APP下载

基于TRIZ理论的ASD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2021-11-11刘静兰缪佳桂张丙

工业设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理论儿童

刘静兰 缪佳桂 张丙

关键词:TRIZ 理论;ASD 儿童;玩具设计;干预训练

1 ASD 儿童的特征及治疗方法

1.1 ASD 儿童的特征

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发展障碍性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期,障碍个体主要表现为言语沟通和社会交往缺陷,并伴有某些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自1943 年首次报道以来,ASD 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注意[1]。到目前为止,ASD 的病因不明,可能是先天也可能是后天引起,一般是无法通过药物治愈的。此外,ASD 的威胁性较高,如果放任不管、不进行干预治疗,会导致ASD 儿童发生自残、自伤等危险的行为,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痛苦经历。

1.2 治疗方法

ASD 的传统治疗方法有行为训练和药物治疗,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行为训练效果不佳,药物治疗虽可改善 ASD 的多动和重复等行为,但尚无药物有效改善ASD 的核心症状[2]。对于ASD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根治,只有通过干预训练来减轻病症,从而引导ASD儿童融入社会。患有ASD 的儿童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愿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心思,也不愿与别人进行互动交流。因此,需要通过干预治疗来减轻他们的症状,打开他们封闭的内心。

2 TRIZ 理论概述

TRIZ 理论体系是由科学家阿奇舒勒等人提出的一套有关发明问题的基本理论,基于一些创新性思维的方法或方案,创造性解决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3]。在引用TRIZ 理论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因果分析的过程,常常还要用克服惯性思维的工具,如鱼骨图[4]。因果分析法亦称鱼刺图、石川图、树枝图、特性要因图,是用来表明原因和后果的综合表象,图形直观清晰,能较为客观地对事件发展进行评估[5]。在设计ASD 儿童玩具的过程中,采用因果分析法能够为设计提供思路和方向,有助于从问题产生的结果出发,进而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进行分析,把其中的相关因素详细罗列,以图形的形式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最终取得最佳的设计方案。

3 基于TRIZ 理论的ASD 儿童玩具设计流程

3.1 对ASD 儿童玩具进行设计分析

3.1.1 因果分析

因果分析法是运用鱼骨图进行分析,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运用鱼骨图,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因果分析。ASD 儿童玩具是作为干预训练的一种辅助工具,采用因果分析法,针对这一点可以分析ASD 儿童需通过ASD 玩具获得干预的各方面原因,再进一步查找每个原因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不难发现,ASD 儿童需要通过ASD 玩具获得干预训练的原因有如下几点: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刻板重复的行为、情绪和行为异常、智力障碍以及能力障碍。如图1 所示。

3.1.2 玩具类别分析

通过搜索网上的资料、收集市场上的玩具信息,并亲自走访ASD 康复机构和ASD 患者的个别家庭,结合网络上所查询的资料,文章将ASD 儿童目前所拥有的玩具从功能角度上分为六类:感知类、语言发展类、情感认知类、运动操作类、社交互动类、学习发展类,具体见表1 :

3.2 提出ASD 儿童玩具的设计建议

3.2.1 社交层面设计

通过因果分析,可以发现ASD 儿童的核心障碍为社交层面的障碍。在社交层面上,如表2 所示,文章结合具体症状提出了社会交往障碍和交流障碍相对应的玩具设计建议。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社会交往障碍和交流障碍都存在着相同的情感认知方面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在整体内部状态语言的使用上,ASD 儿童存在缺陷,他们的语言较少含有认知和情绪情感状态的词[6]。ASD 儿童存在的情感认知发展障碍,将会导致其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存在障碍。因此在社交层面上的设计,可以更多的考虑情感认知类玩具的设计。

目前玩具市场上对于儿童情感认知方面大多设计成图卡的形式,玩法较为单一枯燥。可多考虑拼图或积木的形式,鼓励儿童识别他们所创建的情绪或者创建一种情感让他们来匹配。

3.2.2 行为层面设计

在因果分析中可以发现,在行为层面上,ASD 儿童存在刻板重复行为、情绪与行为异常的问题。因此,结合这两方面的问题的具体症状,提出了其相对应的玩具设计建议,如表3 所示。

ASD 儿童个体对不同玩具的反应具有差异性,有意识地使用交互反馈大的玩具,可诱导其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增加更多的接触性交互行为[7]。所以,基于ASD 儿童这一特性,可以考虑增加玩具的互动反馈,并结合ASD 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情绪躁动、自伤或自残等行为层面上的问题进行设计。

可考虑将运动操作类和感知类的玩具相结合,设计多样性的玩法与增加更多的接触性感知行为。如玩具可自由组装出各种有趣的玩法,同时,玩具表面可设计各种不同的纹理,提供触觉上的多样性体验。

3.2.3 发展层面设计

從发展层面上看,基于鱼骨图分析和网上调查的玩具分类提出设计建议,如表4 所示,能力障碍和智力障碍可对应设计学习发展类玩具。多数家长和社会教育机构将康复重心放在认知发展和社会交往等核心症状上,而忽视了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研究表明,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在ASD 群体中普遍存在,其会严重影响儿童未来的工作、生活[8]。因此,在发展层面上,设计师进行玩具设计时应对ASD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加以重视,设计学习发展方面的玩具,提高ASD 儿童的自理能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用于学习和发展的玩具不应仅仅局限于故事书或拼图游戏,还要更具教育性和趣味性。因此,电子科技玩具将是ASD 儿童的最佳选择。

4 结语

通过使用TRIZ 理论中的因果分析法,基于其思维工具鱼骨图,以逐渐增强的形式客观的梳理ASD 儿童的症状,分析ASD儿童需通过玩具获得干预的因果。同时,通过调研市场上的各种玩具,结合ASD 儿童的症状,从功能角度将玩具分成六种类别,并分析这六种玩具对应的干预训练。根据因果分析法得出的结论,结合ASD 儿童的特征及其六种玩具分类,从社会、行为、发展等方面对ASD 儿童玩具设计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ASD 儿童玩具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为ASD 儿童的干预训练提供有益的帮助。

猜你喜欢

理论儿童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