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用工:企业里的“一块砖”

2021-11-11麦丰

当代工人 2021年19期
关键词:零工华晨用工

麦丰

零工经济

餐饮与零售是最早携手“共享”的两大行业。受疫情影响,餐饮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批门店停工歇业、员工赋闲在家。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忍不住公开“哭穷”,称公司的账面资金可能挺不过三个月。

另一边,盒马鲜生北京总经理李卫平同样愁眉不展,他是截然相反的情况:由于不能外出,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络购买民生物资,不少零售店订单暴增,面临着巨大的人力缺口。当他看到贾国龙的采访后,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短期借用西贝等餐饮企业的闲置员工呢?双方一拍即合。这种在特殊时期“抱团取暖”的自救行为,碰撞出1+1>2的效应,让“共享员工”模式迅速走红,从零售与餐饮业发展到了物流和制造业,并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顺利化解了一方用工荒,一方复工难的困境,推动了人力资源供给领域的变革。

实际上,共享用工并非新鲜事物,它已经存在多年,只是更多的时候被称为“灵活用工”或“零工经济”。这种用工模式起源于欧美,在我国也早有萌芽。改革开放初期,大批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各地的乡镇政府和企业通过种种关系从大城市的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聘请工程师和技术顾问,利用每周的休息日到乡镇企业里开展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这些周六下乡兼职,周日返城上班的技术人员,被称为“星期日工程师”,他们让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流动起来,孕育了我国早期的“零工经济”雏形。

随着市场经济大门的开启,几千万农民工和城镇富余劳动力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涌向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打工。他们很少在某个城市或者某一行业扎根,哪里工资高就去哪里,追求劳动力价值的最大化。“零工经济”在这一时期,逐渐兴盛起来。企业的用工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到了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共享经济时代,零工经济也衍生出新的模式,逐渐从“公司+员工”趋向于“平台+员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像U盘一样,可以随时接入某个用工组织的接口。过去人们常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现在看来,这句话正随着共享用工的浪潮而成为现实。

搭建平台

后疫情时代,城市里的烟火气日渐升起,餐饮业恢复了勃勃生机,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穿梭在车水马龙间,沈阳共享用工服务平台的负责人郝乐乐也更加忙碌起来,“好多企业都在排队要人,现在谁要是有2000个闲置员工,至少能引来10家企业争抢。”

沈阳共享用工服务平台的前身,是华晨汽车集团(简称华晨汽车)内部的人才市场。2015年。郝乐乐尝试着将零工经济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化企业,建立了一个集团内部的人才池,将所有闲置员工放在池中。“如果下属企业遇到用工高峰期,就可以从中择优录用。这个方法既能快速化解用人单位的燃眉之急,又让闲置员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同时也减轻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负担。”他解释道。

经过不断迭代优化,这种模式逐渐推广到整个汽车行业,劳动力资源也开始在不同的车企间流动起来。

2018年3月,华晨汽车首次借调了千余名员工支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并相继与国内多家主流车企开展了同样的业务合作。这种模式不仅让双方企业在人力成本上取得共赢,更重要的一点是,频繁的人员交流促进了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郝乐乐说,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操作工,在一汽-大众支援了10个月,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班长,提出改善生产线管理的意见,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其说疫情期间餐饮与零售行业开创的“共享用工”合作模式是危机之中的求生之道,也是华晨汽车集团人才共享模式的“跨行业”尝试。

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华晨汽车集团在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和推动下,将人才共享平台推向社会,升级成沈阳共享用工服务平台,方便有用工余缺调剂需求的企业发布信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荒、招工难的问题。

不同于传统的劳务派遣形式,共享用工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出借员工,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达成的互帮互惠合作行为。共享员工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仍保留在原单位,薪资由借用方承担。这一用工模式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护,已然成了新经济形势下的新业态。

在郝乐乐看来,共享用工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在尊重劳动者意愿的基础上,实现需求匹配。通过平台,已成功把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闲置员工共享给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于那些共享员工来说,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更高的薪资收入,也是一个自我提升和重新择业的机会。

小张是华晨汽车共享到三一重工的焊工。由于两个企业的焊接工作有所不同,双方开展了联合培训,对包括小张在内的这批共享员工进行定向培养。共享结束后,他们可以选择回到华晨汽车,也可以选择留在三一重工,与华晨汽车解除劳动合同。“等于一下子捧上了两个‘金饭碗。”

未来可期

像小张一样,通过共享用工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其中一部分员工,在不断共享用工的过程中,成为行业稀缺的通用型人才。“比如我们一个普通的设备维修工,一开始他可能只对华晨汽车的设备比较了解。但是通过共享用工,他去了宝马,又去了通用,再去福特、奔驰,一圈下来,基本什么样的问题他都能解决,价值甚至要高于一个名校出来的博士。”郝乐乐说,除了人才培养,共享用工模式在未来还将更多地承担起创业孵化器的作用,鼓励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员工,成立独立的工作室或者公司,将原本与企业之间的雇佣关系转换为合作关系。

共享用工模式的盛行,打破了用工认知的边界,让人才从为我所有,变成了为我所用。从表面上看,它加快了人力资源的流动,而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则是留住人才的最佳途径。

近年来,关于东北人才流失的报道不绝于耳。鸿雁南飞人南下,这样的现状深深刺痛了郝乐乐的心,“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舍家撇业往南方走呢?”他举了个例子:假如说沈阳的A企业有位工程师,原本的薪资要2万元,当企业效益不好或者处于淡季的时候,工程师无事可做,开始待岗,可能每个月只能拿到3000元。这个时候,外地的B企业如果给出2万元以上的薪资,那么工程师大概率会选择跳槽。

这不仅仅是企业损失了一位工程师,对于整个社会经济而言,工程师的离开,首先是带走了技术、资源和公积金、社会保险等,不再继续为沈阳城市发展创造价值。当他在外地站稳脚跟后,又会将妻儿父母全家迁走,甚至开始动员以往的同事一起离开,意味著更多的青壮年人口、更多的技术、更多的消费都将转移到另外一座城市。

在共享用工模式下,A企业可以选择在淡季的时候,将这位工程师共享到其它企业,去完成某一个项目,由对方来承担工程师每个月的正常薪资。这样一来,工程师既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即便去了外地工作,也只是一次公出,不但在交流中掌握了更多的技术和经验,反过来还促进了A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因此,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共享用工的良性规范发展。

郝乐乐说,共享用工模式正在一点点将他的梦想变为现实,让工作不再难找、让企业之间彼此协作、让人和人的梦想互联互接,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猜你喜欢

零工华晨用工
浅析国有企业多元化用工管理思路
零工经济面临哪些人力资源挑战
华晨尚未跌够 短线只宜博反弹
零工经济
超能零工战队
华晨(中国)向雷诺出售华晨金杯49%股权
2016年劳务用工形势分析
零工经济
华晨命运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