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田间试验研究

2021-11-11王建敏邹军民洪承昊汪勇孙亚军刘斌陈亮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防治效果

王建敏 邹军民 洪承昊 汪勇 孙亚军 刘斌 陈亮

摘 要: 花绒寄甲是寄生天牛的重要林木天敌昆虫,为了解花绒寄甲在林间的寄生防治效果,通过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卡)来寄生松褐天牛,根据松褐天牛被寄生率和虫口减退率,研究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019年校正虫口减退率平均值为46.20%,寄生率高于50%的占66.7%;2020年防治效果为33.18%,寄生率为34.91%,由此可见,释放花绒寄甲对松林松褐天牛防治效果较明显,寄生情况良好,治理区域内松褐天牛数量有所減少,对松褐天牛危害区具有较好的种群抑制效果。

关键词: 花绒寄甲;松褐天牛;防治效果;寄生率

中图分类号:S7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1)05-0028-04

Dastarcus helophoroidess Control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in Case of Chongyang County in Hubei

Wang Jianmin(1) Zou Junming(1) Hong Chenghao(2) Wang Yong(1) Sun Yajun(1) Liu Bin(1) Chen Liang(3)

(1.Chongya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 Xianning 437599;

2.Hubei Academy of Forestry Wuhan 430075;

3.Hubei Forestry Pse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General Station Wuhan 430079)

Abstract: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enemy of longicorn.In order to know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parasitism of D.helophoroides,we breeded  D.helophoroides when they were babies,which are advantageous to monochamus alternatus parasitism.According to the parasitism rate and the rate of degeneration of M.alternatus,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D.helophoroides on M.alternatus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population reduction rate in 2019 was 46.20%,and 66.7% had a parasitic rate higher than 50%;in 2020,the control effect was 33.18%,and the parasitism rate was 34.91%.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lease of D.helophoroides has obvious control effect on M.alternatus in the pine forest,the parasitism is good,the number of M.alternatus in the treatment area has been reduced,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M.alternatus is generally better.

Key words: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Monochamus alternatus;control effect;parasitism rate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Coleoptera寄甲科Bothrideridae,又称花绒坚甲、花绒穴甲、木蜂寄甲、溢翅寄甲等,是松褐天牛、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栗山天牛等天牛类蛀干害虫的有效寄生性天敌之一[1],分布于东经105°~135°,北纬30°~40°,为我国和日本所特有[2]。花绒寄甲幼虫依靠发达的胸足迅速爬行寻找寄主,当找到寄主后,在天牛幼虫的节间咬食,待咬破寄主表皮后将头部插入体内,取食体内物质,直至食成空壳幼虫群居寄生取食,偶尔有互相残杀的习性[3-4]。它可以通过探测害虫在树皮下的活动频率,咬破树皮钻入害虫坑道内寄生害虫,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5],虽然我国寄生多种天牛的花绒寄甲同属一个种,但它们表现为对其自身寄主具有强烈的嗜好性和专化性[6]。

松树是松科松属植物的通称,在世界上分布最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森林资源[7]。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松材线虫主要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日本黑松P.thunbergii[8],松材线虫是靠媒介昆虫从罹病木中携带而出,再经由媒介昆虫补充营养或产卵时侵染接种到健康树木中去的[5]。松褐天牛是松林病害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9],也是危害松林的重要害虫,大大加重了对松树的危害[10]。携带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在3~4龄时会蛀入木质部,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导致树势衰弱,致使树木整枝或整株枯死;羽化后的成虫在补充营养取食过程中,其体上携带的松材线虫通过其啃食的松树嫩枝伤口而传播到健康松树中,造成大量松树迅速死亡[11]。松材线虫病病原线虫近距离由松褐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则随调运带有松材线虫的苗木、枝丫、木材及松木制品等传播[12]。

松材线虫病为国家重点检疫对象,崇阳县2016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首次发现该疫情,2017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确认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崇阳县境内松林总面积达17 513 hm2,主要分布在桂花泉镇、天城镇、石城镇、白霓镇等地,其中不乏被挂牌保护的古树。为有效切断松材线虫传播途径,确保崇阳县松林生态安全,除了对松材线虫病加强检疫执法进行控制外,崇阳县林业局2019年、2020年持续两年采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等方法严控松褐天牛基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试验区概况

2019年6月和2020年9月连续两年在崇阳县桂花泉镇、天城镇、石城镇、白霓镇、肖岭乡、沙坪镇、铜钟乡、港口乡、青山镇、金塘镇、古市林场、路口镇等地投放花绒寄甲,总投放面积2 284 hm2,其中,2019年投放面积为2 000 hm2,2020年投放面积为284 hm2(表1)。分别采用设置诱木堆和投放花绒寄甲两种方式寄生防控松褐天牛基数,以此防治松材线虫病。

2 材料与方法

2.1 天敌昆虫来源

本试验中野外所用花绒寄甲虫源来自湖南省林科达农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2 试验方法

2.2.1 诱木堆设置

选择林间的间伐对象树或衰弱木,树干上砍一道刀口,砍入木质部1~2 cm,往开口处倒入引诱液,钉设标识牌。20 d后将所有诱木伐倒锯成断木,在附近松林内扎成诱木堆,在设置的诱木堆区域投放花绒寄甲卵卡及成虫。

2.2.2 花绒寄甲投放

将花绒寄甲指形管倾斜10°,管口朝下用线卡将指形管固定在松树树干上,打开管口,让花绒寄甲成虫自行爬出。

2.2.3 调查点设置

在投放区选择10株胸径10 cm左右松树作为调查样株,调查样株须有明显天牛蛀屑,用黄色胶带定点标记,编号、定位。作为对照,在非投放区同样定点调查10株胸径10 cm左右松树作为调查样株,设置方法同投放区。

2.2.4 调查时间及次数

天牛虫口减退率调查2次,投放前调查1次,投放后45 d调查1次。天牛寄生率调查2次,投放后45 d调查1次,投放次年春季天牛羽化前再调查1次。

2.2.5 调查内容及方法

①天牛虫口减退率:调查样株主干部分新鲜排粪孔数,排粪孔数相当于虫口数,每个排粪孔用记号笔画圈标记。天牛虫口减退率调查2次,投放前调查1次,投放后45 d调查1次。用调查虫口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投放前虫口数-投放后虫口数投放前虫口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②天牛寄生率:投放45 d后,在投放区选取病死松树,将样株锯倒分段,逐段解剖,检查天牛总数量及被寄生数量,计算寄生率。天牛寄生率调查2次,投放后45 d调查1次,投放次年春季天牛羽化前再调查1次。

天牛寄生率=寄生虫口数天牛虫口总数×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花绒寄甲防效分析

由表2、表3可以看出,2019年各点位引诱木中松褐天牛活虫4龄居多,高达96.5%,符合自然规律。总活虫数量是对照区的28.61%,防治区松褐天牛被寄生数量为总数一半左右,寄生效果良好。除被花绒寄甲寄生外,防治区有1.57%、对照区有1.94%的松褐天牛因白僵菌等其它原因死亡。花绒寄甲投放区林中虫口减退率在42.11%~67.57%,平均值为50.38%,校正虫口减退率在37.61%~66.45%之间,平均值为46.20%。防治效果较为良好,能有效的控制松褐天牛数量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的。

由表4可知,2020年第一次调查投放区新鲜排粪孔数412个,对照区发现新鲜排粪孔数378个,第二次调查投放区发现新鲜排粪孔数193个,对照区发现新鲜排粪孔数265个。投放区虫口数减少219个,虫口减退率为53.16%,对照区虫口数减少113个。虫口减退率为29.89%,防治有效率达33.18%。

3.2 寄生情况分析

2019年在崇阳县天城镇、白霓镇的松林区进行花绒寄甲投放工作。调查结果(图1)显示,引诱木中松褐天牛被寄生率低于40%的约占16.7%,被寄生率在40%~50%的约占16.7%,被寄生率在50%~60%的约占37.5%,被寄生率高于60%的约占29.2%,松褐天牛被寄生率在50%~60%区间的最高,大于60%的次之。总体来看,花绒寄甲寄生松褐天牛情况良好。

2020年调查到松褐天牛幼虫1 587头,其中活虫有1 033头,有寄生情况的554头,被寄生率为34.91%。据调查发现,天牛寄生情况主要发生在树干内2~5 cm左右松褐天牛羽化孔,被寄生松褐天牛幼虫多为4龄、5龄幼虫(9月份调查),树皮部分有少量花绒寄甲幼虫和松褐天牛2龄、3龄幼虫活动,但寄生情况不多。

4 讨论

花绒寄甲是林木害虫松褐天牛的寄生性天敌,对松褐天牛的幼虫等虫态有较高的致死作用[13],寄生率最高可达到90%以上,其在蛀干害虫的防治中拥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松褐天牛及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14]。雷琼[15]等人在对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发现,花绒寄甲的寿命可长达3 a以上,繁殖能力强,对防治松材线虫病具有重要意义[16]。

为了有效控制崇阳县松林松褐天牛基数,在崇阳县天城镇、白霓镇等地的松林区进行投放花绒寄甲。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在防治区释放花绒寄甲寄生松褐天牛,寄生率高于50%的占66.7%,寄生情况良好,虫口减退率平均值达到50.38%,校正虫口减退率平均值為46.20%,防治效果明显。松褐天牛数量也远低于对照区,可见人工释放花绒寄甲对于林间松褐天牛数量有显著控制作用。2020年花绒寄甲投放区虫口减退率为53.16%,对照区虫口减退率为29.89%,防治有效率达33.18%,其中2019年、2020年持续投放区域的防治效果优于2019年和2020年只释放一次花绒寄甲的投放区域,可见持续投放花绒寄甲更有利于林间花绒寄甲种群的建立,防治效果更好。

花绒寄甲是一种自然分布的生物天敌昆虫,但种群密度较低,通过大量施放花绒寄甲,随着花绒寄甲的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会越来越高[17],有效减少松褐天牛基数,进而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病发生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王志华,于静亚,沈锦,等.花绒寄甲人工繁育及应用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8,34(2):226-233.

[2]魏建荣,杨忠岐,马建海,等.花绒寄甲研究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7(3):23-25.

[3]雷琼,李孟楼,杨忠歧.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66.

[4]张志刚,杨衡,蔡东章,等.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試验[J].现代艺,2017(17):11-12.

[5]路纪芳,蔡静芸,展茂魁,等.花绒寄甲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贵州林业科技,2016,44(4):43-48.

[6]高尚坤,张彦龙,唐艳龙,等.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的越冬特性及耐寒性[J].林业科学,2016,52(3):68-74.

[7]王曦茁;曹业凡;汪来发,等.松材线虫病发生及防控现状[J].环境昆虫学报,2018(2):256-267.

[8]颜学武.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9]温小遂,宋墩福,杨忠岐,等.天敌花绒寄甲与寄主松褐天牛成虫出现期的关系[J].林业科学,2020,56(9):193-200.

[10]高尚坤.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生物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研究[C].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

[11]于丽颖.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搜寻选择行为的研究[D].青岛:山东农业大学,2014.

[12]赵栩潇,杨丽元.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生物灾害学,2019,42(3):186-190.

[13]张治民.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试验[J].林业勘察设计,2019,39(1):42-45.

[14]李子坤.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适应性的研究[D].青岛:山东农业大学,2020.

[15]雷琼,李孟楼,杨忠歧.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66.

[16]温小遂,廖三腊,孙计拓,等.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防效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8(3):505-510.

[17]张志刚,杨衡,蔡东章,等.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试验[J].现代艺,2017(17):11-12.

(责任编辑:郑京津)

猜你喜欢

防治效果
拜耳等8种农药对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几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乙螨唑对温室草莓红蜘蛛的防治试验
二化螟性诱剂对二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不同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研究
“稻之道”防治水稻病虫害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