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手术期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2021-11-11陈俊霞李亚杰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蠕动住院

陈俊霞,李亚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肠套叠属于普外科一类常见急腹症,据有关资料显示[1],高达80%肠套叠出现在2岁以下的儿童中,尤其是6~10月龄小儿,同时男性患儿占比较女性患儿高。结合肠套叠出现部位能划分成回盲部、小肠及结肠套叠等。主要症状包含呕吐、阵发腹痛、电解质紊乱、腹部包块、果酱状黏液血便等[2]。发病48 h后能引发肠道血运障碍,进而导致肠道坏死,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3]。当前,临床治疗时多采取水灌肠疗法,成功率较高,同时副反应较少。但因肠套叠患儿起病急,且病情变化快,并发症较为严重,因此,需重视患儿的病情评估和有关护理工作。临床护理路径是结合每日的护理计划标准,给一类特殊患者设置的住院期间护理日程计划表,能促进患者康复,避免资源浪费,确保诊治和康复工作可以有序开展,防止遗漏,提升护理质量[4]。本文现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手术的急性肠套叠患儿合计64例开展研究,分析予以该类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开展手术的急性肠套叠患儿合计6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2例归为对照组,余下32例归为观察组,两组男女比例依次为20∶12、21∶11;年龄依次是1~7岁、1~6岁,均值依次为(2.48±0.42)岁、(2.50±0.36)岁;发病时间依次为1~7 h、1~8 h,均值依次为(4.12±0.56)h、 (4.15±0.52)h;疾病类型:小肠型、回结型、并发肠穿孔及肠坏死比例依次为5∶24∶2∶1、4∶25∶2∶1。两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之间可比对分析。本研究得到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同时均取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

纳入标准:(1)均结合病史、体征、症状、腹部B超、X线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肠套叠。(2)年龄1~7岁。(3)符合有关手术指征。(4)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肝肾心等重要脏器有严重病者。(2)凝血功能存在异常者。(3)对麻醉药过敏者。(4)拒绝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完善有关检查,后予以水灌肠复位或者手术复位,其中对照组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即对患儿和其家属开展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予以饮食指导,做好并发症观察和预防等。

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采取制订出的护理路径表,当班护士依据护理路径表开展有关检查、护理、治疗和宣教等工作,同时及时详细做好相应记录。对于因患儿家属或者医务人员原因导致的路径延迟或者终止,需要详细分析原因同时及时处理,第一时间进行记录,出院后护理路径表执行小组进行全面效果评估。护理路径表的具体内容如下:(1)入院当日:开展入院指导,给患儿和其家属介绍主管医师以及责任护士,进行入院评估,并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迅速开放静脉通路,做好胃肠道准备,并完善手术前的各项检查工作。(2)入院当日至手术当日:测定生命体征指标,包含血压、心率、脉搏以及体温等;做好皮肤准备工作,对脐部、腹股沟区域及会阴部开展清洁,同时于手术前将二便排空;做好患儿和其家属的心理支持工作,后护送患儿至手术室内;给患儿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缓解或者消除家属恐惧心理,详细讲解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配合事项;对患儿的神志、腹部体征和生命体征等指标开展严密观察直到平稳,维持呼吸道畅通;予以低流量吸氧,尽快将机体中潴留CO2排尽;做好术后并发症评估、预防及处理;予以饮食、床上活动和注意事项指导;告知术后用药目的,掌握患儿自我感觉。(3)术后2 d内:做好术后有关并发症观察,开展胃肠减压以防出现吻合口瘘;每日对胃管进行清洗,避免胃内容物堵塞;观察引流管量和颜色,存在异常及时通报医师,辅助医师进行处理;维持切口干燥无菌,以防出现感染;遵医嘱开展营养支持,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遵循医嘱开展血浆、白蛋白或者氨基酸输注等。(4)术后3 d到出院前1 d:加强营养,给患儿和其家属说明导致腹内压上升的各类因素,例如过分哭闹、便秘以及感冒咳嗽等;3个月中禁止剧烈活动,存在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果冻样血便或者黑便等情况需及时就诊。(5)出院当日:给家属说明出院手续的具体办理步骤,并留下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确定后续门诊的随访时间。

1.3 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掌握度:采用本院自制小儿肠套叠健康知识调查表对两组家属开展评估,内容包含疾病有关知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监测及并发症观察等,总分100分,分数>90分为完全掌握、60~90分为部分掌握,<60分为未掌握。健康知识掌握度=(完全及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2)生活质量:术后1周采取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开展评定,涉及精力、睡眠、躯体活动、社会活动及舒适度共5个维度,各维度分值均为0~100分,分数高,则生活质量佳[5]。(3)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代表,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代表,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别有17例、13例、2例,对照组家属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别有12例、12例、8例,观察组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3.75%比对照组家属75.00%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N=32,±s )

表1 两组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N=32,±s )

组别 肠蠕动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3.30±2.58 7.18±1.24对照组 15.46±2.78 10.65±1.30 t 3.222 10.926 P 0.002 <0.001

表1 两组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N=32,n(%)]

2.2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观察组精力、睡眠、躯体活动、社会活动及舒适度方面的生活质量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N=32,±s )单位: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N=32,±s )单位:分

组别 精力 睡眠 躯体活动 社会活动 舒适度观察组 69.78±3.45 64.80±3.86 71.15±4.62 72.28±4.30 75.40±4.68对照组 62.82±3.30 57.32±4.35 63.25±4.26 64.26±4.15 66.25±4.76 t 8.247 7.276 7.111 7.592 7.754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3。

3 讨 论

肠套叠属于儿科一类常见病,该病能引起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疾病一经确诊后需及时开展合理治疗。当前,临床多采取手术疗法,而手术期间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对提升其疗效、促进其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住院期间一类常用的护理模式,针对的是特定群体,其将时间作为横轴,将入院宣教、接诊时诊断、临床检查、用药、饮食指导、治疗、护理、教育、活动和出院计划等一系列护理手段作为纵轴,拟定出一个针对性的日程计划表,对于何时应开展何项检查、何时应接受何项治疗、何时应开展何项护理,需控制病情至何种程度,何时能够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说明和记录,促使整个护理工作具备计划性和预见性,转变了以往盲目机械执行医嘱的护理模式[6]。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这和黄碎毕[7]研究所得结果有着良好一致性,同时观察组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家属,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患儿的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间,提升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分析原因是经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能使护士有计划、有序和预见性进行工作,防止个人能力及水平缺乏导致的疏忽和差错,护理期间经健康宣教能提升患儿和其家属疾病有关认知,确定家属知情权,使患儿和其家属可积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工作,确保患儿的疗效[8]。此外,加强对患儿的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和并发症护理等,均能加快其康复进程。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思想,严格规定护理工作流程及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时间,护士更加明确患儿诊治过程和具体的执行时间,转变自身被动服务成主动服务,增加和患儿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时间,营造起良好护患关系,获得了患儿和其家属认可及信任,最终患儿的住院日缩短,生活质量提升,获得良好预后[9]。

综上所述,急性肠套叠患儿围术期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确切,能促进其肠蠕动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提升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和患儿生活质量,值得采用。但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例如选取的样本总数不多,且研究时间不长,未对两组开展深入远期随访统计复发率等指标,还需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得到更为全面、客观的研究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蠕动住院
复发性肠套叠的研究进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27 例临床分析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