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中国抽象绘画流派的问道者
2021-11-11
文|本刊记者 张 霄
徐冬冬
“画画不是目的,问道是根本。”
这是开中国抽象绘画流派之先河的画家徐冬冬的追求。
年少成名
从小与外祖父,著名教育家、中国病理学奠基人徐诵明先生生活在一起的徐冬冬年少时的理想是当一名水利工程师,年少气盛的他还曾因为实验装置未能获得满意的奖项而赌气“我不干了”。彼时外公的教导至今让他记忆深刻:“水利、水利,疏比堵好,任何事看远些。”
而外公的第二个“疏比堵好”,则是说在他萌生从事丹青创作理想之时。“我们家的传统是男孩上清华、交大学理工,女孩则上北医。”可谓家学渊源的徐冬冬突然宣布要“转行”,又是外公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我们都不懂,让冬冬自己去试试,疏比堵好。”也正是这样的“一试”,就试出了一个少年成名的绘画大家。
23岁在北京举办画展,其画得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评价:“如照此路走下去,定为有大成”;28岁在中国美术馆主大厅举办个人作品展,刘开渠老馆长主持,宋任穷、艾青为其画展剪彩;29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国家一级美术师;31岁成为第一个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为其主办大型个人作品巡回画展的艺术家;42岁成为第一个由联合国出资主办个人画展并收藏其作品的中国画家。
如果以世俗的“成功”为评判标准,徐冬冬或许早已达成了许多人梦寐追求的成就,然而他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过往的荣誉中。
或许从年少时一次又一次到故宫临摹古画、仿佛与从画中走出的古人进行雅集的畅快中感悟古人如何看待宇宙与世界时开始,或许从坐在黄山之巅写景却突遇大雨、偶得雨水将画中墨色晕到了极妙之处的“伸手一乞天匠意,大笑朱墨胜秋山”时开始,徐冬冬便已经开始了中国抽象绘画流派的思考。
走向世界
1997年,徐冬冬开始在全球举行名为《阳光与和谐的梦想》的行为艺术来宣扬中华文化,亚、欧、美各洲的1700多家知名文化机构参与收藏《徐冬冬画集》。
“在这1700多个知名文化机构中,我收到的收藏回执有1070份。”在徐冬冬的画室里,众多收藏回执被整齐收纳在文件袋内:“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的回信,这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回信,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回信,这是伦敦大学图书馆的回信……”通过将画集送到一个个图书馆、博物馆,徐冬冬也在完成着中华文化与世界对话的一件盛事。
从此,徐冬冬被中外媒体誉为“中外文化的架桥人”。美国布什图书馆收藏《徐冬冬画集》后,前总统老布什亲笔致函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这是一个特殊的礼物,我和我的太太芭芭拉都很喜欢。”
而这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行为,被认为与联合国所提出的“文明对话”相吻合,于是在2001年,联合国为徐冬冬主办了《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画家徐冬冬回顾展》。画展在联合国欧洲总部万国宫举行,徐冬冬的作品《听闻残雪化春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此时的徐冬冬才不过四十岁,却已经开始不断在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与碰撞中寻源问道,以宏大的宇宙观进行思考贯通。
正如徐冬冬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演时坦言:“二十一世纪中国进入世界是人类文明的现象,也是人类文化变化的规律。世界上许多问题表面看是意识形态和经济贸易产生的冲突,其实最后还是落在文化的认同上。”
然而如何达成文化的认同,却让徐冬冬思考了整整二十年,在国际画坛十分活跃的徐冬冬突然“消失”了。
丁酉年八月初五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局部)
归于《四季》
关于他远走欧洲或是隐居田园的消息终在《四季》系列第一套组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横空出世中不攻自破。
在这一组自成体系的中国抽象逻辑思维的画作中,徐冬冬将自己对中国最为古老历法节气的天地感受通过古老的宣纸、毛笔,用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用春朝的甘露、夏日的新雨、秋天的风沙、冬时的瑞雪入画,将自己的灵魂置于大自然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又以“年轻”的西方丙烯颜料碰撞“古老”的东方宣纸,层层晕染使每一幅画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纹路与肌理,他笔下的二十四节气展现着气象万千的独特气韵与生命气息。
这是一种新文化的创举,不同以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总结了徐冬冬在意象、印象、抽象绘画三阶段近四十多年对“象”的认识,特别是这二十年对中国抽象绘画探索过程的思考。
已经不需要再用语言表达徐冬冬二十年“归隐”的所思所想,这样一组震撼人心的画作便道尽了画家不断求索问道的千言万语。
这套组画的完成意味着中国抽象绘画的探索与认识将进入新的阶段,产生新的审美形式。“从中国哲学里寻找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我的绘画语言,建立中国抽象绘画流派。而中国抽象逻辑思维是中国新型文化的要旨。”在徐冬冬看来,中国进入世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建立中国自有的城市化、工业化需要产生东方特色的科学体系,它建立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的西方文化基础上,而建立中国抽象逻辑思维是重中之重,在这点上中国绘画先行一步。
作为中国抽象绘画流派的问道者,徐冬冬坦言:“正逢这千年不遇之世界大变局,建立一个画种并不是最终理想,而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让中国文化自信地进入世界产生新型文化,才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这对中国文化是一种考验,对中国知识分子更是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