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中国的全面小康”

2021-11-11杨双双

今日中国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

文| 本刊记者 杨双双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全面小康社会是关乎提升人民福祉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大计。2021年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

江苏淮安一小学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宣传活动

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吴军表示,全面小康,重在全面。覆盖的领域全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全面小康体现了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

“经济发展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几十美元增至2020年的超过1万美元,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除此之外,全面小康还表现在科技实力跨越式发展、文化更加繁荣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和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彰显等。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人民币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20年的29.2%、32.7%,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江宇表示,全面小康不仅体现在覆盖各个领域、惠及全体人民上,也体现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方法论上,即统筹兼顾、系统的方法论。他认为,中国擅长整体的把握、利益的调整,在各个领域之间也有统筹协调的机制。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针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完善布局,集中全党全国的力量扶贫攻坚,在各方面互相协调一致,产生联动作用。

全面小康是奋斗出来的小康

中国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出来的小康。白皮书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现实情况,从城市到农村,从工业农业战线到科技战线,中国人民在物质技术极其匮乏的条件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得新中国从废墟上迅速站起。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胆魄和勇气,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一砖一瓦建造起中国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攻克一个个难关,战胜一个个困难,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4多亿人的国家摆脱绝对贫困,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导航、高速铁路、5G移动通信等一大批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小康社会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制定正确路线和战略策略、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发展的结果,离不开几代人苦干实干与接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创造的。

江宇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具有的几大优势:第一是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9000多万党员大多来自普通的老百姓,与人民群众有天然的感情。因此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始终有正确的政治立场,遇到困难,能持续地去克服。第二是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一届接着一届干,能持续地关注长期目标。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小康目标开始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体现了工作的连续性。第三,中国共产党有高度的历史主动性,善于把握历史规律,也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知道怎么样实现现代化,避免掉入各种陷阱。第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回顾过去,中国实现全面小康遇到的困难,是超过大多数国家的。”江宇表示,从自然条件的约束来讲,中国人口多、土地少、底子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亩多,因此必须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否则更容易比其他国家掉入陷阱。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全球是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把发展中国家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但中国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方面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牢牢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经过很多博弈,很好地处理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很好地处理了各种不平衡。”

全面小康贡献中国智慧

世界好,中国才能更好;中国好,世界才会更好。全面建成小康是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世界交出的一份彪炳史册的答卷。

吴军向记者介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承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消除绝对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的今日中国,在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解决了这一难题,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如期实现了中共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安徽淮南,文化小康助力精神脱贫。图为民间艺人在村农民文化乐园舞龙,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信心信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积累的强大物质基础和精神感召力的作用,使之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了中国智慧。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地理版图。摆脱贫困是困扰全世界各国发展与治理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同时,占世界近20%人口的14亿多中国人民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事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困境。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法,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现全面小康不仅改善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增进了人民的团结,也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道路是正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江宇表示,对国际社会而言,这证明了中国是可以对人类作出贡献的,打消了西方对于中国人能不能够养活自己,会不会对世界造成威胁的顾虑。可以说,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完全依靠国内的自我积累实现了全面小康,未来会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迈进。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县城建设蕴藏巨大潜力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