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德寿藏书题跋两则考释

2021-11-11杨艳燕

图书馆界 2021年3期

杨艳燕

(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 临汾 041000)

沈德寿(1862—1925年),字长龄、鹤年,号铁仙,又号仰峰、药庵,别号窳民,浙江慈溪人,晚清著名藏书家。沈德寿祖辈皆从商,尤以药业闻名。少即喜收藏古人书画及历朝名家尺牍。“遇有所获,必详考姓氏,识其真赝,采拾二十年来,属目者以数千计。”后观湖州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即致力于古籍收藏,“薄富贵而厚于书”,没几年,就积书5万卷,于是,在慈溪沈师桥故里筑造了藏书楼——抱经楼。接着,仿范氏天一阁、卢氏抱经楼藏书规则,整理上架,逐一编目。参考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体例,著《抱经楼藏书志》64卷,录书名卷数、著者年代姓名、刊刻年代、版式、书籍序跋题识及藏书印等,叙藏书源流,聚书之艰辛,内容翔实丰富。

沈德寿为印自己所著《抱经楼藏书志》以及《抱经楼丛刊》,生前曾卖出部分藏书。宁波著名藏书家孙氏蜗寄庐、朱鼎煦别宥斋、冯贞群伏跗室等都曾收藏沈氏藏书精品。沈德寿虽愿“子孙继继绳绳,相承弗替”,然其卒后数十年,藏书陆续散佚几尽,大部分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张寿镛、郑振铎亦辗转获得部分抱经楼散出善本。此外,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天一阁、台北“中央图书馆”、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等亦有收藏。

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沈德寿旧藏《灵芬馆诗初集四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一部,上有沈德寿藏书题跋二则。一则有关沈氏藏砚“鸲鹆砚”,一则有关沈氏藏画《碧天秋思图》,现对其题跋考释如下。

1 沈德寿鸲鹆砚铭

《灵芬馆诗二集》卷五《山阴归掉集》页八《鸲鹆研失于越州,故人严四香赎以见归,为作还研图,并系以诗》。天头有沈德寿墨笔题识:

“百幅葊主人所藏鸲鹆研并铭:鸲鸲鹆鹆,不飞不鸣,不饮不啄,守茲片玉将以为养老之粮、树人之木。新吾养翁九十岁铭并书,药葊沈德寿识。末钤印:‘浙东沈德寿珍藏印’。”

按:此题跋辑自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灵芬馆诗初集四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共四册,著者为清代郭麐。版本为清嘉庆九年至十三年(1804—1808年)仁和孙均刻本。行款半叶十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魚尾。因郭麐著作为清代习见之书,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集部别集类并未收录。

郭麐(1767—1831年),字祥伯,号频伽、蘧庵、复庵,因生而右眉全白,亦号白眉生,江苏吴江芦墟镇人,少年时有神童之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补诸生;乾隆六十年(1795年),参加科举考试不第,遂绝意仕途,专研诗文、书画。郭喜交游,与姚鼐、袁枚最为知己。著作主要有《灵芬馆诗集》《金石例补》《诗画》《唐文粹补遗》等。

郭麐的诗歌内容如日记一样,事无巨细,无所不言。《鸲鹆研失于越州,故人严四香赎以见归,为作还研图,并系以诗》作于嘉庆五年(1800年),当时郭麐34岁。诗中提到的严四香为严冠,字四香,浙江仁和人。嘉庆诸生。工于言情,精绘事,善画墨梅。故宫博物院藏有他在嘉庆十七年(1812年)所作《墨梅图》。著有《茶寿盦诗》。郭麐珍所珍藏鸲鹆砚丢失于越州,嘉庆五年(1800年)五月,严四香在古董铺中见到此砚,为郭麐赎回,并归还于郭麐,郭麐感激不尽,遂作《还研诗》谢之,并“属蒋芝生作《还研图》,张渌卿填《台城路》”来记录此事。

郭麐在《宾华还砚图》再次提到严冠还砚一事:

“我昔一研失越州,严叟得之远见投。鲁弓赵璧岂过此,作图妄欲传千秋。”

郭麐的弟弟郭凤作《题伯子还砚图》诗,朋友黄凯钧作《题频伽还砚图》诗,其中“跦跦鸲鹆双眼活,人不择渠渠择人”“题诗不足更图画,乞与千秋作佳话”分别记述了严四香还砚一事。

沈德寿由郭麐的诗想到了自己收藏的鸲鹆砚,并将其铭文记述于侧。郭麐也曾在自己的鸲鹆砚上刻铭,“鸲鹆砚铭(鸲鹆公羊作鸲鹆,何休以为权臣欲阙)。鸲鹆鸲鹆,聚文之权,亦吾所欲。”而他在《樗园销夏录》曾写道:时人“顾秋田耕性爱古砚,弆藏甚夥,后皆散云,有一绝云‘一回指拭一回看,石有前盟也自寒。最是一双鸲鹆眼,向人流泪不曾干’”。

鸲鹆,鸟名,南唐李后主讳煜,把“鸲鹆”改名“八哥”。鸲鹆眼,指端溪出产的砚石上的圆形斑点,其状很像鸲鹆的眼睛,外有晕。鸲鹆砚是端研中的上品,最为士人贵重,历来文人多有记载。最早记载鸲鹆眼的是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其贮水处有白赤黄色点者,世谓之鸲鹆眼。”以鸲鹆眼为贵者最早见于北宋唐恂的《砚录》:“大抵以石中有眼者最为贵,谓鸲鹆眼,盖石纹精美者。”欧阳修《砚谱》:“端石出端溪……有鸲鹆眼为贵。”明代文震亨《长物志》:“砚以端溪为上,出广东肇庆府,有新旧坑、上下岩之辨,石色深紫,衬手而润,扣之清远,有重晕、青绿、小鸲鹆眼为贵。”

英国艺术史家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说过:“提起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我们可能都想知道它是何时,何处,何人所作。”从沈德寿题跋中可知,其鸲鹆砚原藏者为新吾养翁,铭文为新吾养翁90岁时所作,然此翁为何人?铭文为何年所作?沈氏鸲鹆砚今藏何处?我们却不得而知。

2 沈德寿题《碧天秋思图》

《灵芬馆诗二集》卷六末有沈德寿墨笔题识:

“四明陈萧楼《碧天秋思图诸人题咏》吴江郭明经频伽居士诗曰:迢迢碧罗天,澹澹江枫树,能感志士怀,莫作侯虫语。琴声本无攫醳,鸥梦随人浅深,分我图中秋色,知君江上愁心。骚人终古为秋悲,一段秋光一首诗,临水登山看总好,不须更到远行时。图凡五幅。题应萧楼先生属,丙寅立夏后一日吴江郭麐稿。丙子夏日余往过甬上偶见萧楼先生《碧天秋思图》并洪亮吉编修题咏,藏于慈北,百幅盦中长物也。药葊沈德寿草。末钤印:‘浙东沈德寿珍藏印’。”

按:丙寅为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是年郭麐40岁。这年立夏日,郭麐与友人陈延庆、王学云、释与宏等友集蕺山讲舍,作诗联句,有《立夏日集蕺山讲舍联句》。从《灵芬馆诗三集》卷三尚知丙寅夏日郭麐为吴修所赠奚冈画卷题诗,有《思亭以奚铁生画卷见赠题句其上》。然郭麐文集中并未收入其为陈萧楼《碧天秋思图》所作题诗。

题跋中的四明陈萧楼指宁波著名画家陈权,陈权(1771—1831年),字允升、羿占,号萧楼。浙江鄞县人。道光、同治间在世,诸生,学问沈潜,知识渊博,教授乡里,人称良师。晚清著名女作家沈善宝是其关门弟子。又善绘事,传世作品有《溪山读诗图》轴、《鱼隐图》轴等。工书法,尤精篆刻。著有《箫楼诗稿》二十卷。光绪《鄞县志》有传。

30年后的丙子年(光绪二年,1876年),沈德寿在宁波偶遇陈权《碧天秋思图》并洪亮吉题咏,遂藏于百幅庵中。

“百幅庵”是沈德寿的书斋名,斋藏古人字画百幅上下,故自谦地称为“百幅庵”,谓字画藏品不多,配之以庵,极言其小也。“百幅”透露出沈德寿对书画的喜爱。长物,本乃身外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典出《世说新语》中王恭语。沈德寿在《抱经楼藏书志自序》中写道:“余弱冠时,好古人书画及历朝诸家尺牍,遇有所获,必详其姓氏,识其真赝,乃以采拾,二十年来属目者以数千计”,可见其书画收藏之富。沈德寿“少时工篆刻,长能辨别书画真赝,远近有骨董待贸者,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咸服其赏鉴之精”。他还著有书稿《百幅庵书画记》,惜未刊。

按其收藏品位和“惟载旧椠旧钞之流传罕见者”,可以想见这些字画必然都是稀世之珍宝。至今拍卖市场上仍见其藏品流出,如清钱杜《竹清荷香图》、清程东《湖楼清夏图》、清任薰《四时花鸟》《瑞禽图》等。

题跋中的《碧天秋思图诸人题咏》,据《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年鉴2003(下)》,博古斋在2003年以人民币 3 520 元拍卖的清写本册页1册《碧天秋思图咏》内有清嘉庆间人张直方题“碧天秋思图”,有陈权、郭麐、高第、王衍梅、刘肇绅、延庆、朱文翰、李方湛、洪亮吉等诸多名家为“碧天秋思图”所题诗,惜图下落不明。

《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年鉴2003(下)》所收图录恰有郭麐题诗,诗文内容与沈德寿所记相同,末钤印:“郭麐私印”。除了郭麐的题诗,还可看到清人高第题诗,其诗曰:“碧天愁思倩谁传,云净长空月自圆。一片秋心无觅处,请君为鼓七条弦。凭栏俯视众山青,百尺高台接杳冥。许我同来登绝顶,朗吟诗占素娥听。”末题:“题奉萧楼先生雅正颖楼高第。”末钤印:“高第私印”“颖楼居士”。

高第,字云士,号颖楼,浙江萧山诸生。善书、画,工诗。阮元、洪亮吉并激赏之。妻孙苕玉,亦能诗,第尝自绘联吟图。著有《额粉盫集》。传详《两浙辑轩续录》《清画家诗史》。

从郭麐与高第题诗中的“迢迢碧罗天”“琴声本无攫醳”“分我图中秋色,知君江上愁心”“碧天愁思倩谁传”“一片秋心无觅处,请君为鼓七琴弦”可知,陈权所画《碧天秋思图》正是古琴曲《碧天秋思》的意境。

琴曲《碧天秋思》又名《天风环佩》《听秋吟》,相传为蔡邕所作,“此曲凌云霄汉,意味之意”。写碧天无际,“游心于四海之外。寄傲于岩穴之间。胸襟宽阔。有飞鹏万里之思”。“西风凛冽,景物萧条,我独悠然遁世无闷也。”思秋而有超然凌云之意。该琴曲共4段。明代《古音正宗》琴谱及《松风阁琴谱》《春草堂琴谱》《自远堂琴谱》《二香琴谱》《蕉庵琴谱》《天闻阁琴谱》《琴学初津》等皆有收录。

由沈德寿题跋知其所藏陈权《碧天秋思图》上有洪亮吉题咏。洪亮吉素喜与琴人交往,所与往来者有收藏唐宋元十六床古琴的积善,拥有三十妙指法的山西灵石人何道生,为吴灴《自远堂琴谱》审音定调的李廷敬等。且其琴友不只限于读书人之间,他与方外之人亦有琴艺交流,留下《听秋泉僧弹琴即送归全椒》《月波听天台僧悟清弹琴歌》《红梅阁听成都道士驭霞弹琴》等作品。惜其诗集中并未收入为陈权《碧天秋思图》所作题咏,《碧天秋思图咏》册页拍卖后,藏家亦未影印出版,而沈德寿所藏陈权《碧天秋思图》更不知流落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