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阿姨”用法的不同
2021-11-11王树仁
中外文摘 2021年24期
□ 王树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一句诗,其中的“阿姨”,是歌妓对其所居坊曲之主的称呼,即把“坊曲之主”看成了“自己母亲的姐妹”。把“阿姨”翻译为“姐姐”或“姊妹”是不妥的,因为古文中的“阿姨”是没有这两个义项的。《辞海》对“阿姨”的注释是:(1)称母亲的姐妹,即“姨母”。如金代元好问《姨母陇西君讳日作三首》:“竹马青衫小小郎,阿姨怀袖阿娘香。”(2)称妻子的姊妹。如唐代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秦国夫人)曰:‘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耶?’遂出三百万为一局焉。”(3)谓庶母(旧时嫡出的子女称父亲的妾。郑玄,“庶母,父之妾也。”)。如《南史·齐史·晋安王子懋传》:“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齐不萎。”(按:这里是南齐晋安王萧子懋称其庶母阮淑媛。)
现在通用的“阿姨”有以下两个义项:一是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为“阿姨”。如“张阿姨”“售票员阿姨”。二是称呼保育员或保姆为“阿姨”。是没有“母亲的姐妹”“妻子的姊妹”“庶母”的义项的。综上所述,古代的“阿姨”和现代的“阿姨”所指的是截然不同的妇女。因此,如在古文中见到“阿姨”一词,是绝对不能将其同现在的“阿姨”画等号的,而是要结合上下文认真比较,最后确定是指“姨母”“妻子的姊妹”“庶母”三种义项的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