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龄动画电影的当下困境与突围路径
2021-11-11陈海燕
陈海燕
全龄动画即针对所有年龄阶层受众群体的动画产品。在美国,皮克斯最早推出了“合家欢”的动画电影路线,1995年《玩具总动员》的大获成功使全龄动画成为院线影片的重要模式,其后的《飞屋环游记》《功夫熊猫》《怪物史瑞克》《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等大片完全超越了年龄限制,不仅吸引了少年儿童,也受到很多成年人的喜爱和追捧。在日本,动画有着十分广泛的受众基础。《龙珠》的作者鸟山明曾明确指出,动画是针对大众的,不是单一只为某一群体服务,其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即将成为日本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可见具有极为广泛的受众基础。从美、日、英、韩等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世界动画产业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年龄界限,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可以成为动画的欣赏者。适度“全龄化”有助于增加动画作品的受众范围,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寻梦环游记》《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超人总动员2》《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等多部全龄动画斩获颇丰,凭借“合家欢”叙事,吸引了很多家庭三代人一起观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观影热潮。从企业来看,为应对国产动画产业的寒冬,阅文、腾讯、掌阅等多家公司将战火转移到了网络文学,将目光盯准了自带流量的爆红网文,IP之争愈加白热化。《全职高手》《斗破苍穹》《择天记》《从前有座灵剑山》等网文改编的动画陆续上市,反响良好。可见,无论是市场上全龄动画电影票房的火爆,还是国内动画与网络文学的亲密联姻,都表明我国动画电影正在摆脱观众单一、低龄化的窠臼,走向全龄动画繁荣的时代。
一、动画电影全龄化的主要手法及应用
1.动画电影全龄化的主要手法
动画全龄化,最通行的做法是沿袭奇、萌、新的动画传统,将最主要的观众设定为儿童群体,在此基础上,增加吸引成年人的元素或话题。其对成人话题的动画设计处理手法,主要有“融入”“隐喻”“借用”等。
“融入”即在动画建构的儿童世界中融入成人话题。《超人总动员2》中的“中年焦虑”,《公牛历险记》中对种族主义的讽喻,《狮子王》对《哈姆雷特》的化用,这些情节无疑都是为成年观众设计的,恰到好处地融入成人世界的重大话题,成为影片票房成功的重要筹码。“隐喻”即先确定一个严肃的主题,再将其做儿童化的故事设计和动画化的剧情处理,以动画来映射现实生活。如《寻梦环游记》贯穿着梦想与家庭、生命与死亡、阴谋与成功三大矛盾冲突,将严酷的现实问题呈现于成人世界,即是以热闹的动画形式映射成人世界严肃的矛盾和冲突。《疯狂动物城》中的“乌托邦”“丛林法则”正是对现实社会的隐喻。“借用”也是动画电影常用的全龄化手法。传记动画《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就“借用”了125名油画家耗时七年绘制的油画,不仅扩大了动画的表现范畴,也拓展了油画的传播方式。
2.国内动画电影的全龄化发展
全龄动画电影的巨大票房价值,早已引起了我国动画界的关注。国外全龄动画采用的融入成人话题、隐喻社会问题、借用其他艺术种类等全龄化手法,在我国动画电影创作中多有尝试者,其中不乏成功案例。
《哪吒》采用了“隐喻”的策略探讨当下重要的社会问题——“成见”。哪吒被排挤是因为他是魔丸转世,申公豹因妖怪出身不受重用,龙族因妖兽而受到不公待遇。这类主题很容易跟当下社会热议的“原生家庭”“阶层固化”“内卷”等话题联系起来,引发成年人的讨论,赢得对影片的认同。作为一部针对低幼儿童的动画片,《熊出没》系列大电影采用了融入成人视角的全龄化手法,表现为剧中人物“反面角色洗白,反面角色的英雄化”,伐木工人光头强被设置成一个为了养家糊口而被迫砍树的打工人,虽然与代表大自然的熊大、熊二相对立,但光头强的行为既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又经常做一些好事,这就摆脱了脸谱化的单一人物形象设计。《熊心归来》虽然是以热闹的场景、明显的冲突讲述动物世界的故事,但主题十分成人化,熊大放弃又拾起责任、小伙伴的偷懒拖沓、黑猩猩的坚持梦想,无疑都是成人世界的映射。影片多处融入了年轻白领和情侣的台词,也赢得不少因“合家欢”而来的加分。
《大鱼海棠》则借用了传统文化中福建土楼的元素,融合了《庄子》《山海经》《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等典籍中的典故。《姜子牙》在“封神宇宙”的设定下呈现了一个动画版的“小萝莉与大叔”的故事,无论是剧中关于弱小个体“阿九”与强大群体之间利益冲突的核心主题探讨,还是“公路片”“反转剧”的剧情借用,都超越了低龄动画的范畴。
在“借用”上,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动画对传统艺术手法的借鉴。创作者从水墨画、年画、木偶、剪纸、皮影、雕塑等民间艺术中,找到了适合动画表现形式的素材,推出了不少精品,如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鹬蚌相争》、木偶片《小小英雄》《神笔》、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多个优秀的动画品种及作品,证明中国动画完全具有不逊色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潜力。
总体看来,我国动画电影已有不少“全龄化”的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赢得了“三大国漫电影”之称,《魁拔》《捉妖记》《灵域》与“画江湖”系列等市场反响良好,《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秦时明月》《白蛇》等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追光动画的《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公益产品如江通动画的《四渡赤水》等也有可圈可点之处。2020年,《哪吒》创下了超过50亿的票房,这一业绩使得人们对“国漫崛起”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二、当下我国全龄动画电影的发展困境
虽然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当前我国动画电影产业却一直处于低谷。经历短暂的高光之后,2017年起又遭遇寒冬,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仍然被进口片所主宰。《大圣归来》等“三大”动画电影之后,后继乏力;《哪吒》虽再次吹响了“国漫崛起”的集结号,但其后着力构建“封神宇宙”的《姜子牙》却不及预期。2017全年票房超过3亿元的动画电影只有3部;2018全年票房超过3亿元的只有2部,最高的才6亿元;2019年上映的31部国产动画电影中,《哪吒》票房突破了50亿元,其余的30部总票房才20.95亿元;2020年票房过亿的4部动画电影中,有3部是进口片,备受期待的《姜子牙》并未能延续《哪吒》的辉煌,仅获得16亿元票房,而其后的《木兰:横空出世》《飞奔去月球》《最可爱的人》及《龙神之子》4部动画票房均未达800万元;2021年春节档可谓是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但《熊出没·狂野大陆》也仅获得5.9亿元票房。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当前国产全龄动画电影存在定位不够明确、手法生硬、强行植入、受欧美日韩动画影响导致作品本土化程度不够、叙事风格模糊,以及讲故事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1.定位不明确
与国外较成熟的动画电影产业相比,我国全龄动画的意识仍然不够明晰,导致动画的“低幼化”问题十分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动画仍然将视野限制于低幼龄儿童范围,以14岁以下人群为主要目标受众,推出了一批喜羊羊、灰太狼、熊大熊二等动画卡通形象。虽然在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部分作品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形式简单、主题浅显、注重说教而轻视娱乐等问题。业界有观点认为,鉴于目前国内的动画分级制度尚未建立,我国动画主要还是针对少年儿童甚至是低幼龄儿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全龄动画电影在全龄化的定位上不够明确:要么过于低幼,《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大电影连续推出了七部,却难以达到预期的高度,究其原因,就在于主题浅露、说教意味浓厚,无法激发成年人的共鸣;要么主题过于复杂、深刻,《姜子牙》试图涉及一些复杂论题,诸如集体利益与个人生存孰轻孰重、天下苍生的福祉与弱者的生存权利谁更重要等。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少年儿童无法理解如此深刻的主题,成年人又觉得剧情走向过于仓促,对问题的解答苍白无力、缺少说服力,影片中精美的特效和一流的制作也难以挽救剧情漏洞留下的遗憾。正是因为对观众群体的定位不够明确,我国动画电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全龄作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只会在陪伴儿童时偶尔观看一下,很少能够获得高度的观影享受和深度的审美体验。
事实上,为了最大限度吸引观众群体,成功的全龄动画电影会在形式上针对少年儿童做出新奇萌幼的故事设计,同时用一个(多个)严谨的成人话题兼顾年龄跨度较大观众群体的喜好。因为全龄动画电影的主要目标观众虽然是少年儿童,但家长往往才是拥有观影选择权和支付能力的群体,为了吸引父母做出抉择并陪同观影,兼顾成年人的审美体验是十分必要的。成功的全龄动画电影总是能够吸引儿童的眼光,同时兼顾成年观众的观影感受,这一点,将是我国全龄动画电影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2.手法生硬,强行植入
当下,我国不少动画电影已经有了全龄化的自觉意识,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在全龄化的手法上依然较为生硬,存在中国元素镶嵌、主题先行、价值观植入等弊端。就《大鱼海棠》而言,制片人将故事场景选取在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福建土楼,还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庄子·逍遥游》和《女娲补天》,融合《山海经》《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等典籍中的典故,力图使之成为一部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全龄作品。然而,影片在人物形象设计和色彩搭配上,明显带有日漫的痕迹,最终呈现出一部模仿日本动画的“中国风”电影,其中椿为了挽救鲲的性命甚至不惜葬送全族利益,这一行为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悖,也成为该片的一大败笔。《梦回金沙城》中的小龙穿越回到三千年前的金沙古国,片中富丽堂皇的金沙古城、神秘莫测的古蜀森林、盛大庄严的祭祀典礼等,展示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剧情上却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变成了一部“金沙古国游记”。《小悟空》虽借用了孙悟空的故事原型,但“青铜兽”等中国元素也只是其中一闪而过的点缀。《白蛇:缘起》化用民间故事,却依然存在文化符号滥用等问题。《熊出没》系列虽然在全龄化上做出了探索,但融入手法僵硬一直是长期以来被诟病的问题。即使是大获成功的《哪吒》,也存在强行植入主题的弊端。“我命由我不由天”“成见像人们心中的一座大山”这些深刻的主题,作为主人公的台词一遍遍被重复、被喊出来,而不是融入剧情让观众自己领会、体悟。
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动画电影的价值正在于以更多新鲜的社会意识元素或独特角度的个人情感表达来引发成人共鸣。故事隐喻的指向和层次的饱满、文化意识的立体和延展性、价值观内核的包容共通性,这些要素构成了全龄动画的思想核心。儿童化的故事场景之下,成年人的思想体系和价值建构如何以动画的形式来表达,以新、萌、奇的方式来呈现,则是一个难题:表述太深,观众未必能理解或愿意看,毕竟大部分观众看电影的初衷是为了休闲娱乐;而表述太浅,又流于说教、枯燥无趣,很难吸引观众。二者关系的平衡,正是一部全龄动画电影成功的关键要素。
无论是融入、隐喻还是借用,其核心都在于对成人世界的关注,以动画的形式反映现实社会中成年人与自我内心、人与人、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传递出成人世界中精神内核和价值观的“立体多面”。当下国产全龄动画无论是在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在主题表达与成人话题的融入、隐喻等各个方面,仍然与国际优秀作品存在不小的差距。只有达到社会意识层面的相当深度,意蕴无穷又发人深思,才能有效激发成年人的情绪认可和情感共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龄动画。
3.本土化程度不够,叙事风格模糊
长期为国外动画企业来料加工的经历,为我国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准的制作人才。然而对我国动画企业来说,直接模仿的不良后果是自我的迷失。当下国产全龄动画在叙事风格、价值观等定位上都受到西方动画的影响,很多传统的故事设定却要用另一种“西化”的超级英雄体系来表现,最终呈现一副不中不西的面貌。《大圣归来》中的悟空被塑造为类似的漫威英雄,缺少了传统文化中“孙猴子”的灵动与气韵。《小悟空》讲述的明明是金丝猴大森冒险与成长的故事,但场景却被设置在纽约,成为“一个莫名其妙迁移到美国的中国神话故事”。《罗小黑战记》讨论的是人与自然乃至与自身如何相处的主题,国内票房突破3亿,豆瓣评分8分有余,算是一部受众认可度较高的影片,然而剧中为动物设置的各种超能力,却赋予了中国风的造型,二者的混搭呈现出一个类似于日漫的作品,成为该片“破圈”成功的一大障碍。《姜子牙》和《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影片,在声、光、特效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都已达到了公认的高度,制作精良、画面精美。然而,前者在叙事、剪辑上的粗疏,后者试图将西式机械、东方玄幻、传统文化和赛博朋克等多种文化元素融为一体的做法,都造成了作品的严重缺憾。
4.故事乏味,魅力不足
根据豆瓣电影的数据统计,评分排名前十位的动画电影中,四部来自美国、三部来自日本、三部来自中国内地(其中之一是1961年的《大闹天宫》)。值得反思的是,不少以民族伟人为主人公、弘扬民族精神的作品未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难以实现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初衷,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因为讲故事的能力不足。
一部好的全龄动画电影,除制作精良之外,还需要巧妙的剧情设计、深刻的人物形象和宏大的世界观架构。当下我国的动画企业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完全具备与国际一流竞争的能力,但整个产业发展的短板却在于“故事型人才”即动画故事剧本创作人才的短缺。“我国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即国内开设动画相关专业的高校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制作技术而轻故事创作能力,这导致我国动画人才结构以单纯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而故事创意型人才极度缺乏。”
备受期待的《姜子牙》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票房不及预期,被观众吐槽,尽善尽美的特效背后,是与之不相符的老套设定及剧情逻辑,“画面不错,剧情牵强”“基本是国产动画工业化水准的集中体现,1600人团队四年时间打磨,画面、视效、中国元素都没得说”“剧本崩了,靠视觉效果也救不回来”。溯其本源,在于国产动画电影讲故事能力的欠缺,即使再出彩的特效也无法弥补故事内容方面的弱势。可见,专业型动画故事创作人才的短缺,讲故事能力的不足,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国产全龄动画的发展,成为制约其“腾飞”的关键。
三、我国全龄动画电影的突围路径
1.关注市场需求,明确全龄化定位
与供不应求的数量和差强人意的质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我国成年人中活跃着大批动画爱好者,产生了巨大的全龄动画市场需求,这一“御宅族”的主体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20世纪80年代,大量日本动画被引进中国,在央视等媒体上播出,日本动画《铁臂阿童木》《美少女战士》《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中国动画《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都是他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作为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代人,许多“80后”“90后”没有兄弟姐妹,缺乏玩伴,当他们步入社会时,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较之前辈们更大。对于他们来说,动画和网络世界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个暂时忘记压力的避风港和转移情绪的自我空间,同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二次元文化的功能和目的从一开始便不是干预现实生活,而是给人们提供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书写自我的空间,和弱势者发声的舞台。当这个伴随着动画长大的群体走向成年,进入社会,开始自食其力并展现自己的审美情趣时,“二次元”文化随之而火爆并逐渐“出圈”。所以说,伴随动画成长起来的“御宅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动画电影的兴衰与方向;同时,中国要发展全龄动画,应该从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入手。
同时,在校大学生也是动画的消费主体。根据相关调研,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有看动画的爱好和习惯,有近20%的为深度动画迷。不少大学生普遍认为国产动画比较低龄化,没有适合他们看的动画作品,他们渴望看到深刻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作品。在一项针对浙江省高校为主的18岁以上成人所做的调查中,强烈希望中国创造优秀原创成人动画的比例高达87.9%。
我国现有的动漫上星频道大多面临缺乏优秀片源的问题,尤其是上海炫动,自开播之初,就将目标受众定位于成年人,却长期遭遇片荒,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业界重视的严重问题。“成人受众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动漫群体,放弃成人受众则意味着流失了动漫产业的消费主体。当前在改变儿童化单一创作模式的同时,应积极开拓、培育具有中国特质的原创成人动漫,并加大成人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使成人动漫成为动漫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最初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狮子王》《风中奇缘》《玩具总动员》,动画的影响力经久不衰,伴随了很多“80后”“90后”的成长时光。可以说,这批“动画迷”的需求和审美决定了动画的票房和市场。《寻梦环游记》单日票房过亿元,《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吸引了大批梵高的崇拜者和动画的爱好者,《奇幻森林》《超人总动员》系列在我国爆红,都充分证明了国内市场对全龄动画潜在的巨大需求。
2.立足本土,展现中国气韵、中国精神
作为一个消费大国却不是产业强国,我国动画始终面临着尴尬局面,这也唤起了有识之士的反思与奋进,振兴民族动画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国产动画要做大做强,必须立足本土,实现创新与超越,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融合“中国元素”,更要能展现中国气韵、中国精神。
从《大闹天宫》《铁扇公主》开始,我国动画就已经在艺术风格上建立起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以中华文化为国产动画制作的底蕴,以传统艺术形式和风格为国产动画的鲜明标识”,创作出了众多高水准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我国31部动画影片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共计获奖46次,给国产动画带来了很高的国际声誉,“而且也为世界动画发展贡献了新的风格样式和动画制作工艺,丰富了动画表现语汇与形式”,也为彰显中国气韵和中国精神树立了典范。
展现中国气韵,首先要求作品不能一味简单地借鉴、模仿国外作品,要求作品立足本土,符合中国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合乎国人特有的审美风格,体现国人的思维模式。早在80年前,以万籁鸣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学派”就为“中国气韵”树立了优秀典范,《铁扇公主》中玉面狐狸的造型,“倒挂八字眉,高鼻梁,樱桃小嘴”,“具有国画写意画的风格韵味”。而影片中的打斗场景则大量吸收借鉴京剧和杂技的表演形式与风格,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行为迎头痛击的决心和勇气,传递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2019年上映的《哪吒》中,混元珠从正邪对立,又相生相克,发展到互相依存,最后转化成为哪吒与敖丙,两人从联合到斗争最终携手,共同成长,这种叙事手法与其中蕴含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生两仪,混沌分阴阳”的思想是完全契合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主题,正源于道家文化,表达的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人定胜天的伟大奋斗精神。而“把最硬的龙鳞给你”这一句台词,则成为全国人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私驰援武汉等地、共同赢得抗疫胜利这一行为的最好注解,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精神、团结精神。可以说,成功的全龄动画电影,无疑都是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展现民族气概、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
展现中国气韵,就要求作品立足本土,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早期的中国动画坚持民族性,一度创作出不少精品。中国动画起步之初的代表性人物万籁鸣,在《闲话卡通》里表达了这一观点:“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这一全新的认识表明万氏兄弟不仅在技术上给中国动画片开了个好头,还指明了“扎根于民族土壤”的发展方向。《大闹天宫》与《铁扇公主》曾风靡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受到广泛好评,将中国动画推向那个时代的巅峰,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世界美术片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越是具有民族特点的影片,就越是具有世界意义,越能赢得外国的观众。”从动画电影的市场反响来看,越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元素,就越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观众。在《寻梦环游记》中,色彩斑斓的拉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引人瞩目,墨西哥传统的“亡灵节”被借用来讨论生命与死亡这一重大主题,其成功之处正在于善于捕捉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创造性地植入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共通的情感。《包宝宝》的华人女导演将镜头对准加拿大的华人移民社区,展示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中国元素“福”字日历、青花碗碟、太极拳、中国服饰,川味美食中的麻婆豆腐、水煮鱼、炸酱面等都成为影片的取胜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动画电影取之不尽的宝库,日本人的《一骑当千》《封神演义》,美国人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收获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巨大潜力。当前动画创作者需要做的是从民族文化中寻找动画手法、动画形象、创作灵感,注重立足本土文化,放眼全球文化产业,将资源转化为资本,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将动画创作立足于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掘,有利于推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产品。
立足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满足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撷取元素,不能单纯地采取镶嵌、点缀的手法,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发展中华文化,找到中华文化精神国际化、现代化表达的语言方式。当下国产动画电影通常采用“神话原型故事+陌生化处理+新时代表达”的生产模式,创造出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白蛇:缘起》等一批作品。同时,要充分重视挖掘中华文化元素的创造性与创新性,适当回避诸如太极、武术、熊猫、孙悟空等经典传统文化元素,防止一窝蜂地挤在“悟空”“三国”等几种题材之中,形成对题材的过度挖掘。创作者要将目光转移到当下,那些充满生活气息、民俗气息的元素,一样可以引发受众广泛的民族认同和共鸣,如民宿、美食、非遗等,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注入故事核心与人物设定之中,通过陌生化处理,让中国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带给受众更好的审美体验。此外,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还要注意将目光从古代迁移到当下,从神话转移到现实,并不拘泥于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古代”“神话宇宙”。《哪吒》票房成功突破50亿,其最为人称道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民间叙事资源加以深度美学挖掘和现代转换,注重传统人物形象与现代理念的融合。可以预见,那些既包含中国文化特色、又展示时代精神,坚持走民族化道路的,同时又能体现时代气韵,精神上立足于民族文化,形式上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动画产品,将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开拓国际动画这个庞大的市场。
3.他者凝视,开拓创作的灵感思路
国产全龄动画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讲故事的能力不足,而当下因擅长讲故事而被寄予“讲好中国故事”厚望的,莫过于以网络文学、短视频、网络游戏为代表的网络文艺了。全龄动画借助他者凝视,从中借鉴创作思路和灵感,实行“IP+动画”产业联动,不仅有望解决当下讲故事的难题,还能有助于推动IP成功“破圈”,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第一,重视网络文学的巨大资源优势。
与动画产业遭遇寒冬的境遇不同,二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高速发展,被誉为“史无前例、世所仅有”的中国奇迹。动画产业借力于近年来人气高涨的网络文学,无疑将有效解决当前本土动画剧本短缺和编剧能力严重不足的发展瓶颈,推动我国全龄动画发展、实现产业飞跃。
事实上,随着泛娱乐产业链上游资源库价值的全面彰显,网络文学的IP战火早已蔓延到了动画领域。拥有1000万部以上网文储备的阅文集团于2017年9月举行了“心·悦动阅文动漫新品发布会”,多部人气网络文学作品的动画改编被提上议程,《全职高手》《斗破苍穹》《择天记》《武动乾坤》《星辰变》《崩坏星河》等续作、新番陆续推出。阅文、腾讯、掌阅等国内数字阅读和文学IP培育平台,纷纷聚焦国内巨大的全龄动画市场,全力推动网络文学IP的动画开发。根据艾瑞咨询2018年所做的调查,在网络文学用户中,期待原著改编动画的比例高达85.5%,改编连载动画片占比为75.3%,这充分证明了网络文学对动画产业的巨大影响力。
2019年,网络文学改编的多部动画产品在收获高播放量的同时也收获了好口碑。《全职高手》《灵剑尊》《斗破苍穹》《魔道祖师》《大主宰》等多部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动画保持了原著小说同级别的号召力。《全职高手》从周边手办、线下主题餐厅,到与美年达、舒耐、上海邮政、微软小冰、中国银行等品牌跨界合作,为网文IP精品的多业态价值开发树立了标杆,虚拟偶像叶修甚至成为麦当劳和美妆品牌旁氏等多个品牌的产品代言人。《魔道祖师》则借助动画纪念版邮册、可爱多主题餐厅、画展、周边售卖等成功将虚拟IP变现,吸引大批粉丝转变为消费人群。可爱多“魔道祖师”动画IP系列定制产品销量破2.4亿,通过授权定制的《魔道祖师》动画魏无羡和蓝忘机的BJD人偶首日销售额高达1300万。优秀的销售业绩,充分展示了网文+动画的强大影响力。这足以证明网络文学拥有强大的故事魅力和IP号召力,配合日益精进的国产动画制作技术,可望实现多赢局面。
从网文+动画的爆红不难看出,我国动画产业缺乏的是“编故事”“讲故事”的能力。人才和创意的匮乏,迫使我国动画产业转向网络文学寻找故事、素材、改编故事的人才,这使得动画产业与网络文学的结合日渐紧密、相互衍生、不断丰富。对文学而言,动画可以使文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多方式的深度开发及多领域的呈现形式将会促进IP价值的最大化,实现精品化开发,提升品牌效应,最终使文学的资源转变形成更大的市场空间,促进其价值转变的最大化。而中国网络文学拥有超过四亿的读者规模、1400万左右的驻站创造者和总量累计超过1600万部(种)作品的庞大体量,完全可以弥补剧本和编剧方面的不足,成为我国动画产业尤其是全龄动画发展的最大优势。因此,可以预见网络文学改编将作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推动我国动画产业尤其是全龄动画电影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借鉴短视频、网游等多种网络文艺形式。
在讲故事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文艺,如短视频、网络游戏等也可为动画电影提供更多的创意思路。动画创作者从网络文艺中寻找灵感,有利于更好地展现中国气韵、中国精神,既可以避开“老气”“无聊”“沉闷”“说教”的印象,也不会因为“低幼”失去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以短视频为主要活动平台的李子柒、丁真等“网络红人”,或在带有诗意的田园背景中制作各种美食,或在繁杂的世间展示家乡的纯真与美好。他们以艺术的手段记录生活,展示了人类在现代文明背景下“诗意化栖息”的多种方式与现实可能,收获了海内外数以亿计的拥趸。与之殊途同归的,还有袁桂花、华农兄弟等,他们以直播的方式展示现代乡村生活,传播科技致富的理念,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
网络游戏也有望为影视注入更多的创意元素,游戏IP动画化也成为当下文艺“破圈”的热点之一。韩国游戏《地下城与勇士》被日本池添隆博改编成动画,根据同名爆款游戏改编的电影《真·三国无双》也于2021年5月上映。改编自网易游戏《阴阳师》《梦幻西游》的动画《百鬼幼儿园第三季》《梦幻书院第二季》和腾讯游戏《王者荣耀》的动画《王者?别闹!》也相继上线,表现不俗,人气火爆。
“破圈”是某种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在不同网络群体之间流动分享的现象,也可以看作是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其重要意义在于将原本小众“圈子”的爱好拓展为普罗大众的日常文化消费,在更大范围的圈子中形成影响,这与全龄动画电影的创作初衷完全契合。因此,国产动画电影可以主动尝试,寻找“破圈”的跨界机会,汲取短视频、网络游戏等网络文艺的灵感与创意,突破自身在讲故事上的短板,走出困境。
四、结语
综观近年来的动画电影市场,《超人总动员2》的家庭生活和中年焦虑场景、《寻梦环游记》的家庭题材、《至爱梵高》的油画表现手法、《哪吒》中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资源的有机融合,这些都成为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些热播影片对于我国动画电影的意义在于反思和探索,认真借鉴其中的成功元素。动画电影在满足儿童观众需求的同时,应积极摆脱单一低幼化的窠臼,推出更多的全龄作品。全龄动画电影的全面繁荣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同时也是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必经之途。
只有放眼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推动全龄动画的发展,才能突破当前我国动画电影坐守巨大观众需求和丰富资源库却仍落入低谷的困境。只有扎扎实实立足本土,融入“中国元素”、展现“中国气韵”、彰显“中国精神”,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力以网络文学、短视频、网游等为代表的网络文艺这个体量巨大的资源宝库,我国全龄动画电影才有望走出当前困境,重现“中国学派”的辉煌成就,实现民族动画产业的再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