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有标准
2021-11-11伍羽书
中外文摘 2021年16期
□ 伍羽书
美国学者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了名著的六条标准:读者最多、通俗易懂、永远不落后时代、隽永耐读、最有影响力、探索人类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名著是具有较高水准、艺术价值且经得起时代检验与考验的优秀著作。名著的魅力取决于作者呕心沥血地精心构思,倾力撰写。马克思写《资本论》,从1843年到1883年去世历时40年,查阅有关书刊达1500余种,仅1850年到1851年两年间就做笔记18本。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为塑造玛丝洛娃这一艺术形象,将《复活》反复修改了20次。明代李时珍为著《本草纲目》,遍访名医宿儒,广搜民间验方,参考古代文献800余种,历时27年,三易其稿。当然,也有些名著成书时间很短。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只用了三天三夜等,看似“急就篇”的作品却是作者长期治学、厚积薄发的结晶。
一些名著在问世之初,不一定立即成为畅销书,但它们却会成为永远的畅销书,而且突破国界,成为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据30年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79~1985年间5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翻译作品中,马列著作406版次;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复活》144版次;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78版次;雨果的《悲惨世界》41版次。《红楼梦》等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也以不同版次在世界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