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2021-11-11季晨
季 晨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安徽马鞍山 243000)
1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分析
1.1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体育学科受到普遍重视,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鉴于其凸显的关键价值,必须将德育相关内容充分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而体育中最强调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乐观精神,而这些精神的培养往往与思想道德密不可分,只有尽可能地将二者实现融合,才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体育人才,彰显中国精神,不断提升个体的道德水平。基于此,在当前背景下,将德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态、观念、习惯,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品质,成为一名出色的有志青年。
1.2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分析
当今教学的现状过分凸显成绩的价值,导致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更未提及将其融入学科教育过程中。在此背景下,要想实现教学的突破,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角度进行改革创新,进而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体育教育的水平。一方面,职业院校必须采取措施凸显德育的重要性,结合德育自身的特性将其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改变以往只注重成绩而忽视品德的教学现状,真正让教育影响学生、改变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结合先进的教师理念和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语言说教的“满堂灌”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有素质的体育人才。
2 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通过系统分析当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发现在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融合中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一方面,体育教学难以发挥价值。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一直作为边缘学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造成教师和学生很难采取专业的措施和手段进行教学,体育学科的课时难得到优先保障,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提升。这一问题为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带来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与德育融合受限。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体育学科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与德育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忽视德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而且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学生只进行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涉及较少,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路径
3.1 结合体育课程特点及优势设计课程
体育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其课程特点进行有机融合。体育教师必须做到专业过硬,能够根据不同的课程体系选择相对应的教学形式,充分做到课程与形式的双重融合。一方面,从课程出发,结合体育专业学科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另一方面,从技术出发,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选择更加便捷的课程模式,让技术充分融入到课程中,让课程变得更加鲜活、有趣。基于两方面内容,为学生提供一整套适配的体育课程体系。此外,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后续课程中涉及相关的德育知识。如在讲解体育团队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通过事例感受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体育课本中具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教师必须根据这一知识衍生出其中的德育知识,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容易理解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消化和理解,从老师的讲解中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二者可以进行有效的渗透与融合,当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时,体育教学的价值方能充分得以凸显。
3.2 充分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作用
教师是育人之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行动、言语、习惯等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尽可能地运用自身的示范作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从学校角度出发,制定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约束教师的日常行为,让教师做学生的引导者,从日常行为中学习教师的优秀品质,进而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愿意跟随老师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时刻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校行为准则的依托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有道德的人民教师,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跟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转化。优秀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可以借助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影响周围的学生,做到以身作则。所以,要想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语行动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影响学生,让学生向老师看齐,更愿意成为一名思想道德修养高的优秀青年。
3.3 合理利用体育运动竞技的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的关键在于竞技,通过竞技才能够充分检验学习成果,考察学生或者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尽可能地借助竞技活动,激发学生对这一教学活动的重视度。在此基础上,更有利于将德育渗透其中,在竞技的过程中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此同时,竞技比赛涉及很多优秀品质以及精神理念,可以利用这一突出特点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新突破。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定期开展体育竞技比赛,在考验学生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坚强、勇敢、拼搏以及合作的精神,进而将其转化为自我力量,不断激励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竞技体育中,教师可以设置奖惩机制,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懂得竞技体育的规则,感受竞技的魅力,进而锻炼自己的心智,树立起良好的得失观,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
3.4 精心策划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素质
体育运动因其多样性、趣味性的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并未能充分发挥其中的价值,仅仅作为学生课余放松的时间。伴随着其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体育教学也必须进行改版升级,尽可能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把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学科进行学习,提升自我的身体素质。而在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设计时,应该注意从多角度进行考察,结合体育学科知识,融入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从中体会到更多看不见的文化知识,进而领悟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懂得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精神气质。
3.5 规范教学行为以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德育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只有经过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才能发挥功效。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将德育教学融入其中,必须将其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步将其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从教师入手、从学生入手、从学科入手,形成一整套适合体育教学的课堂体系。就教师这一角色而言,作为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尽可能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德行修养,从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基于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选择与教师职业相匹配的服饰妆容,为学生展现一位落落大方的教师形象。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运用合理的教学词汇和手势动作,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的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尽力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