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效果

2021-11-10何信英

康颐 2021年13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何信英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分析,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1 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出现脱针、跌倒、出血、感染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84

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危急患者生命,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防范和减少护理风险[1]。护理安全管理是以不伤害患者身体和心理为前提展开的一项护理措施,针对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护理的相关要求等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2]。在血液透析护理中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应当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推广[3]。为证实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本文特此展开以下分析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11 月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组,每组20例。在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9-62岁,患者平均年龄数:(45.23±3.26)岁。在对照组中,男性为12例,女性为8例,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63岁,患者平均年龄数:(45.69±3.68)岁。比对患者各项基线资料,(P>0.05)。

纳入标准:(1)所选研究对象参与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均>6个月;(2)患者自愿接受此次研究且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且配合度低;(2)患者存在心脏病史、恶性肿瘤等其他病变。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措施和内容如下:(1)进行血液透析护理要点分析总结,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出护理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对其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进行检查和细化,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工作。(2)实施并发症预防管理,在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时,要明确透析穿刺点、机器运转状态、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下机时压迫止血的相关流程,对患者加强内瘘护理,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并采取有效的固定法方进行固定,避免穿刺针滑脱。严格落实和加强透析中病情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测,遇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有效处理,早期识别透析中各种急性并发症。遵医嘱对患者透析时抗凝剂的使用进行严格把控。患者透析结束后,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弹力绷带正确包扎,详细交代松解压迫时间和注意事项。对导管制定相关的维护措施和细化查检,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执行无菌操作。(3)强化科学管理,采取分组管理原则,每个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透析机使用,对分管患者实行责任制护理,并对重点时段患者情况进行把控,做好病情观察与处置。(4)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相关措施。组员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相关规范及标准操作规程执行,进行严格的消毒,佩戴帽子、手套及口罩等,对血液透析室也要进行定期消毒清洁。

1.3效果判定

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计算(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总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脱针、跌倒、出血、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資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偏高,(P<0.05)。

2.2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对比

表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需要通过专业设备开展,将血液引至体外,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都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措施。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可行性较高,能够有效组织护理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安全管理,首先对安全护理小组的意识进行强化,并针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其次是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进行监督,提升患者血透治疗的效果,减少透析不良事件发生几率[5]。

本次研究针对护理安全管理展开分析对比,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更高,且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娟萍.标识化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97-99.

[2]单体妹.采用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对降低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7):96-98.

[3]饶龙华,周红英.分组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5):147-148.

[4]戴茹雯.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人员进行零缺陷护理管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8):250-251.

[5]王艳.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9):164,186.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