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的有效对策
2021-11-10农善媚
农善媚
摘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利用各种资源和科技手段平衡生态环境,达到循环和可持续使用森林资源的目的,使社会、环境、资源三者共同协调发展。对于陆地生态来说森林是其主体,森林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得以生存的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现阶段我国开展的天保工程工作并没有覆盖所有的天然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相对较为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和构建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能急功近利。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有效策略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爆发式发展,经济水平得以迅速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构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随着工业行业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各种自然灾害屡屡爆发。基于这样的背景,各国都越来越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构建生态文明,我国为了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不仅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条例,还对林业产业结构大力了的进行调整。在林业管理中引入适合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能够对林业生态资源利用率有效的提升,能够为林业生态资源的可再生提供保障,能够提升林业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林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林业工作人员要树立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的意识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这样能够实现林业生态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一、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
要想把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体系真正构建起来,首先就要相关企业和工作人员真正的树立起保护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才能积极主动的采取科学措施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而树立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意识的第一步就是对林业资源的实际作用充分的、正确的认知。林业资源最大的作用是固沙防风,这也是森林资源最显著的作用之一。我国近十几年来大量林业资源被破坏或砍伐,导致风沙大范围的蔓延,很多的城市都会出现黄土色天空现象,对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风沙还会导致人们呼吸道出现炎性反应,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要充分认识到林业资源在防风固沙方面的重大作用。林业资源遭到破坏,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如黄河水质的泥沙化转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黄河两岸缺乏树木资源,因此,人们要重视林业资源对人类自身生活环境所带来的重大影响[1]。
(二)加大保护天然林的力度
天然林和人工种植的人工林相对比,具有特殊的、重大的作用,具有原始性、区位性,不能进行弥补,因此,要想保护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建设好、维护好天然林。天然林被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因此要限制人类破坏天然林的生活生产方式。如:开发矿山的过程中,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忽略掉了对天然林的保护,导致天然林的自然生长受到开采操作的直接影响,特别是露天开采矿山,会大量砍伐天然林。因此,保护林业资源生态环境的相关监管部门要严格的针对破坏天然林的工程,制定操作规范,采用合理化的措施改变人们破坏天然林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样才能真正降低破坏天然林的程度。
(三)保护森林资源的力度进一步增加
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保证是森林资源释放出来的氧气,另外,森林资源还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的呼吸环境。森林中还存在大量的动物和植物资源,有利于人类改善生存环境;种类多样的原料资源不仅给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还拓宽了人们的眼界;开发旅游资源,能够促使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因此,保护森林资源也就是为人类自身的生存提供保障。我国相关部门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加大了建设和宣传森林资源的力度。《环境资源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破坏森林资源需要担负的法律后果。另外,利用传播能力强的新媒体,加大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2]。
(四)国土生态空间合理规划
规划国土资源的基础是把区位林业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划分林业生态的不同情况。合理规划国土生态空间不仅能够提高利用林业资源的效率和生态作用,还能提高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针对性,促使相关制度不断完善。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规划国土生态空间的意识,生态空间的规划需要使用专业性的手段,在保证整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对每个区位不同林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
二、 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大建设力度并完善建设体系
构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要修缮和恢复被破坏的原有林业生态资源,在保证林业生态资源把自身的生态能力已经恢复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恢复林业生态系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林地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和记录遭受破坏林地的面积、性质等信息,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科学性的恢复生态计划,按部就班的修复生态系统。
(二)生态文化综合体系的完善
建设生态文化,离不开人们保护林地意识的提升,为了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以及促使生态文化的发展,可以实施综合发展策略如建立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村庄、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等,这样能够为人们营造建设生态文化的良好氛围。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工程、制度的建设都要具有全局观念,要和时代的发展相呼应,要引导人们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样才能构建起综合型的林业资源生态文明体系[3]。
(三)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具有长远性、针对性,需要对生态文明战略体系在建设中不断的优化,并树立创新意识,结合以往的经验,对基础设施不断强化,从而达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目的。另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性能够通过相应场馆体现出来,场馆建设是推动生態文明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生态问题也就是发展问题,因此,需要在建设生态文化场馆的过程中,重视场馆的质量和规模,使其具备长远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结束语: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能够促使社会的发展,良好生态文明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首先就要保护天然林、树立保护森林资源和规划国土生态空间的意识、加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完善生态安全法律体系和生态文化综合体系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真正的实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目的,才能真正的建立生态文明,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志文,刘志畅.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探讨[J].农家科技:中旬刊,2019,(6):98-98.
[2]张永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No.153(11):52-53.
[3]李继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核心思路分析[J].现代园艺,2019,No.388(1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