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2021-11-10关倩倩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小学音乐有效性

关倩倩

摘要:合唱作为一种多人合作参与的音乐表演形式,虽然从不同声调,不同层次发声,但是却得到了一种音感上的和谐,其和谐统一对感情的抒发,极大地激发起听者情感及心灵上的共鸣。在社会层面上来讲,也被作为一种交流合作,促进和谐的重要方式之一。现在,人们注重于精神的教育培养,并且注重于小学音乐的教学,因而,小学艺术素质培养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变得尤其重要。并且,在小学教学中进行音乐合唱式教学对于音乐素质的培养有着其独有的好处,从而使得教育部门对小学的合唱式音乐教学有了极大的重视。合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切实培养学生合唱的和声意识。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引言

音乐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学习音乐,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激烈的学习中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并且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表达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使音乐合唱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音乐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有效措施,为小学生的合唱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一、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合唱课程将和声和人声进行有利的结合,可以带领小学生在优美的音色和饱满的和声中感受到一种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音乐旋律和符号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因此,音乐教师需要重点研究设计合唱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唱法和形式,让学生在一种艺术不断思考、品味、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品格能力。且小学音乐合唱作品中含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教师在引导学生合唱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多种形式的合唱作品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奠定合唱知识基础,感受作者在音乐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合唱只有在集体合作之中才能进行,才能真正体现团队精神和品质,因此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进行合唱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集体之中相互协调、统一,逐渐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练习,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个人服务于集体的意识,产生个人服从于领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另外,在团队合作之中,学生可以相互进步,彼此监督,增加同伴友谊,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之中感受到合唱教学真正的魅力。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巧妙设置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

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是一种集体行为,不同于独唱。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忽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作用。音乐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合唱教学效率,或者让学生快速掌握合唱技巧,对于合唱技巧和知识的讲解主要是“灌输型”,学生被动地进行合唱,对合唱存在抵触或者厌恶心理,一些学生认为合唱是枯燥、乏味的。兴趣能够成为学生进行合唱的催化剂,在无形中推动学生的音乐学习,使学生产生合唱的动力,从而使合唱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音乐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合唱教学导入环节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学习中,提高合唱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其次,导入环节的设置要与合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避免导入环节出现与音乐合唱教学方向相脱离的现象;最后,音乐教师要避免导入环节过于生涩。导入环节在音乐合唱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因此,导入环节要尽量做到自然,使学生在合唱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在合唱教学中融入乐器教学,提高学生的合唱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对于一些在音乐学习中比较吃力的学生来说,难以准确理解音乐教学中的难点以及重点。音乐教师可以借助乐器的作用,帮助学生判断音乐的旋律和高低音。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乐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音乐合唱教学中的专注力,为音乐合唱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音乐课堂生动、形象起来,提高小学生的合唱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比如学习《苹果丰收》这首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能够感受苹果丰收的景象。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这首乐曲的节奏,音乐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民族打击乐器,如锣、鼓等,让学生跟着乐器进行演奏,还可以让女同学拿着扇子伴舞。这首音乐第一部分的节奏感比较热烈、欢腾,节奏更加明快,尤其是在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加高涨,突出了这首音乐的主题。音乐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直接运用乐器打出这首乐曲的节奏,让学生尝试找准节奏。通过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把握这首音乐的旋律,从而使音乐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和声训练

1.音乐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日常练习当中掌握和声要点。在实际开展和声练习时,音乐教师要认真考虑和声复杂的特点,在日常和声练习当中,教师要通过实际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声的要点。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音乐教师要教授给学生最为科学的发声方式与呼吸技巧。在实际演唱的过程当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和声演唱,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声演唱的关键和要点。

2.音乐教师应重点对待和声训练。小学每节音乐课的时间有限,这需要音乐教师合理地分配合唱训练的教学时间。在班级进行实际训练的过程当中,音乐教师要组织班级进行有序的和声练习。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和声练习的技巧,这也是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音乐教师应当在音乐课程时间安排上,切实地增加和声训练的比重,有效地提高和声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此,音乐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張薇.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9):208,213.

[2]崔飞艳.合作创造,有效教学——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3):178,228.

[3]王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实践探索——以二声部合唱《太阳出来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239-241.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小学音乐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