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
2021-11-10周应召
摘要:随着中国历史进程的不断加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优势凸显,不仅给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成为传承文化且具有先进价值意识的优秀学生。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内涵,教师应尊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通过思政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在明确的方向中开展学习活动,才能体现教育改革要求的同时,既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也能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行为意识的同时,成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教育;教育目标;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是新时代发展的必要体现,同时也能培育出更有德行操守的优秀人才,使学校人才教育目标得以落实的同时,帮助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应用性与管理性,需要拥有较强职业信念的优秀人才,才能满足新时代中行业的发展要求。所以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既可以使教师有更加明确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专业技能的强化,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四有”人才,又能打破陈旧教育模式的禁锢,使学生在思政素质的不断提升中,为社会主义的更好发展提供动力。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所涉及的学科多样,主要的教育宗旨是培育出具有管理意识、法律修养、人力分配以及经济知识的优秀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育出的学生,往往会受到不同行业领域的欢迎,工作内容主要以绩效考核、人力规划、劳动关系管理、人才培训以及薪酬管理等为主,对企业在多变的经济市场环境下稳步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与管理能力,才能在顺利从业的同时取得理想的工作成绩。不少学校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安排的课程,主要以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为主,既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设计以及绩效管理等必修课程,又应按照教育改革标准,进行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希望培育出的优秀人才,既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又通过专业知识的应用,成长为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因此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对授课内容的价值内涵进行深入探索,不再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为授课重心,而是通过思政知识的引入,使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更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才能明确成长方向并提升思政素养的同时,使有序开展的教育工作培育出信念坚定且有明确发展目标的多元化人才。
2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意义
清晰的发展目标、健全的价值观点与工匠精神的养成,是新时代需求人才的重要标准,同时也为教育改革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既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出思政素养对学生更好发展的积极意义,使教师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教育特点,在丰富教育内涵的同时与思政体系相结合,才能培育出勇于承担社会职责、端正学习态度、坚定理想信念以及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的优秀学生。教师应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教育方向,在以生为本的教育观点中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学习特点,使其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保证道德修养、行为意识以及政治意识的提升,才能使正确的就业观、清晰的发展方向以及积极的创新精神,助力学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始终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既能够为专业课程的开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又能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同时增强价值观点,使教育工作既符合教育改革要求,也能培育出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3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
3.1增加教育实例
教育实例的最大优势,可以很好将一些比较复杂的难点知识,用学生更容易理解的例子进行展示,既符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又可以很好增加课堂的丰富性,鼓励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思辨意识的激发保证学习效果。为了更好体现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意义,教师需要通过教育案例的增加,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挑选有挑战性的管理类案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对企业当前的困境进行分析,并通过背景资料的搜集,在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中,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决策的结果进行思考,使学习效果在教育实例的帮助中快速提升。在这种比较尊重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使学生在信息的搜集中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主动脱离学生视角,积极从企业的角度对当前困境进行解决,使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在快速提升中,往往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使思政知识在渗透中,帮助学生脱离传统学习思想的禁锢,也能使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建立中,成为优秀的多元化人力资源人才。
3.2挖掘教育内涵
清晰的教育目标,可以很好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规律,使教育计划更尊重学生学习要求,既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应用性与内涵性,又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中强化实践意识,使专业素养与实践精神得到有效锻炼。教师应对教育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寻找与课程思政知识紧密联系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增强协作能力、提升责任意识、发展前瞻意识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同时,使教育实效性得以真正凸显。教师需要分析不同授课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教育内涵。例如讲解薪酬管理时,除了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管理原则与制定方法,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摆脱拜金主义的禁锢;讲解绩效考评知识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教学视频,通过动态化教育案例的引入,提升学生竞争意识与综合分析能力;而传授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知识时,则需要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外,树立正确的前瞻意识,并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在思政素养的提升中使学习效果得到保证。这样既能使课程思政体系在快速建立中,更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开展意义,也能通过对授课内容的丰富,既强化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又能在思政素质的养成中增加学习动力,使清晰的学习方向与坚定的责任意识,助力学生在自我反思与积极学习中,保证学习质量的快速上升,使人力资源教育工作取得真正的教学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单纯以专业知识为授课重点的人力资源管理课堂,已经无法与时代要求相符,不仅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也无法与多变的行业发展要求相贴合。教师应重视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内涵的挖掘,使思政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找到更加清晰的发展规划,又能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中,使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得到增强,成为既满足行業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又能在思政素养的提升中,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康海燕,王胜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探讨[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3).92-96.
[2]张雪平.互动式教学在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理论,2018,(18).238-239.
作者简介:姓名:周应召,出生年月:1985.9,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学历:本科,职称:助教,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邮编:6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