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进展
2021-11-10傅瑜
傅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这也促进了我国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应运而生,能够让食品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切实保证民众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站在可追溯系统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视角,探讨了当前学术界的实际研究进展,旨在为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进展
一、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中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一)消费者对可追溯系统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研究
目前数量众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相继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系统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结果显示因为消费者并未对可追溯系统达成一个统一的认知,加之支付倾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大部分消费者看来,可追溯产品无法带给其应有的安全感,因此支付倾向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年龄、收入、性别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担忧这类因素的影响,赵卫红等通过研究发现民众对于环境、健康状况、可追溯蔬菜价格等方面表示了高度的重视,而这部分因素则是决定民众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部分学者虽然认为男性更热衷于新鲜事物,愿意购买相应的可追溯猪肉,但另一部分学者却对其持反对态度,认为虽然性别这一因素会对可追溯产品的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未经显著性检验后的结果缺乏真实性。
(二)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的溢价支付程度研究
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可追溯产品溢价支付程度方面显著低于国外民众,从相关资料能够得知,国外消费者在可追溯产品的平均溢价支付水平中普遍高于了30%,我国的水平则为10%。从Vickrey学者所开展的追溯性拍卖案例能够得知,美国、日本、英国以及加拿大这四个国家的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有着较高的购买意愿,哪怕是有一定小幅度溢价也愿意自掏腰包购买所需的可追溯产品,并且由于受到疯牛病的限制,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可追溯牛肉在当地消费者群体之中有着更高的受欢迎程度。Dickinson则采取了拍卖实验的手段,在犹他州洛根地区组织消费者分别报价可追溯肉类以及一般肉类,以此来实现对肉类的透明度、额外质量保障以及可追踪性等特增的考察,进而获取消费者了解这类特征后的实际支付倾向,结果显示,消费者在牛肉以及猪肉方面的额外价格达到了1.06美元以及1.14美元。韩杨泽对我国民众进行了調查研究,结果显示愿意进行溢价支付的消费者仅为40%,且当溢价占比超过10%之后,愿意溢价支付的消费者占比则会下降到15%。
二、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中对生产者以及企业行为的研究
可追溯体系主要是由当地政府部门所开发,目的在于让企业将生产资料以及相关产品的信息录入到可追溯系统之中,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达成产品差异化管理,这样一来政府部门也能够有效监测食品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但由于食品企业在出现了食品安全事件之后,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风险,因此提升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中的参与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就当前的现状而言,大多数企业仅仅是受限于政府部门的要求才应用可追溯系统,较为被动地将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之中,当政府部门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时,企业自主应用系统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可追溯系统会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责任归咎于食品企业,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成本与交易风险。Amanor等学者就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服务部门在冷冻牛肉供应商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通过政策将引起食品安全发生的成本分配给企业承担时,预期成本的增加促使大多数企业都倾向于积极应用溯源系统,当成本不分配给企业时,结果则相反。由此能够得知,供应方可追溯系统的积极应用与政策激励和惩罚因素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三、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中政府行为研究
(一)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开发出更为完善可追溯系统
目前额外成本问题严重抑制了相关企业构建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主导作用,开发出更为契合企业发展状况的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并通过行之有效的补贴政策来让供应方有着更低的成本负担。虽然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一定的实力在可追溯体系之中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但在不同供应链阶段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调动足够的资源以及资金来保障可追溯体系的顺利运转,这就导致了其应用可追溯系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政府部门应当重点对这类企业进行相应的补贴支持。David通过调查发现,补贴额对追溯食品的市场占比起到了正向影响作用,并且在可追溯食品市场占比饱和之后,政府部门的补贴额达到了3%。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当在技术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因为可追溯系统的顺利运转离不开专业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以及数据分析人员,但大部分中小食品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相对较少,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还需要政府部门基于强有力的支持。付欣看来,政府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之中,要给用户提供保证产品质量以及生产要求的专业工具,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以此来有效保证中小型企业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顺利运转。
(二)政府部门应当对市场中可追溯体系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
周得翼认为,政府部门在可追溯体系之中充当着宏观监控主体这一角色,应当站在食品质量品质标准以及检测法律体系这两个视角来合理改良与优化食品质量安全,以此来有效约束生产者以及供应者的具体行为。因为产品质量追溯主要是基于不同数据信息之间的传输,所以政府部门还应当构建一个严格的数据传输约束协议,有效避免了在产生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大部分食品供应链上游的企业无法主动承担责任这一问题,强制其承担责任并改善这一问题。唐玉堂认为,在可追溯系统全面应用与普及的的过程之中,政府部门既是支持者也是监督者,并且这两种角色之间并不冲突,每一个角色对于可追溯系统作用的发挥都有着一定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质量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发现当前关于可追溯系统的研究相对较为完善,但依旧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对其进行改良与优化,从而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成彬,王勇,刘刚.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及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8):188-190.
[2]陈雨.基于食品供应链视角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1,4(17):30-31.
[3]李俊.饲料与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动态[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08):2965-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