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原因及有效控制措施
2021-11-10洪石高淑玲
洪石 高淑玲
随着社会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众对肉、蛋、奶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这也直接带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畜牧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畜牧养殖方向日益集约化、专业化,但是与此同时,畜牧疫病的发生率也日益提高。因此,必须对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原因加强掌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降低畜牧疫病的发生率,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畜牧养殖主要就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禽畜进行喂养,之后在其长大之后获取其肉蛋制作畜产品的具体过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畜牧养殖业的支持,在畜牧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和养殖数量不断增多的状况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发生畜牧养殖疫病的概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从畜牧養殖疫病多发原因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对疫病进行严格管控进行深入探讨。
一、畜牧养殖业疫病多发原因
1、养殖管理人员的防疫意识不强
由于大部分养殖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疫病防控培训,很难具备较强的疫病防控意识。畜牧养殖管理人员对疫病预防的意识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牲畜圈舍清理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甚至几天才清理一次圈舍,大量的牲畜粪便堆积容易滋生细菌。②为减少牲畜生长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养殖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消毒,但很多管理人员的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③没有基本的疫病防控常识,部分牲畜出现症状后,但由于养殖人员意识不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疫病诊治效果不佳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疫病诊治效果不佳也是导致畜禽疫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疫病诊治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疫病诊断不及时,由于养殖人员对疫病缺乏重视,只有等疫病严重时才进行就医,从而导致疫病治疗难度加大,极易造成疫病蔓延扩散;二是着重短期效益,在对畜禽疫病诊治时,只从畜禽的临床表现出发,却并未其发病的根源进行深究,从而导致畜禽疫病极易卷土重来。
3、畜牧养殖方式落后
造成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畜牧养殖方式落后。目前,国内畜牧养殖仍以散户养殖为主。养殖户的收入极为有限,无法为家畜建造宽大、通风的养殖场,只能在通风不畅、简陋、黑暗的小屋里大量养殖牲畜,导致牲畜密度过大,粪便大量堆积,老鼠、蚊蝇大量繁殖;加之养殖户在引进外来的猪、牛、羊时懒得进行40d隔离,极易造成疫病的爆发。
二、畜牧养殖疫病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防疫员专业素质培养
首先,在招聘防疫人员时,应招聘相应专业的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培训,提高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培训中应鼓励防疫人员多交流经验,或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防疫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防疫人员应加强疫病知识的学习,了解各种疫病的特点、高发季节、发病区域、常用药品使用等。对于防疫员应设立考核制度,考验防疫员的专业知识,增强防疫员对该畜种疫病的了解。同时,防疫员应积极与养殖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提高防疫意识,普及防疫知识,从源头处阻止疫病的产生。
2、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
人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主体,发展畜牧养殖业,控制畜牧疫病,关键在于“人”这个主体。因此,在当前的客观情况下,必须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要让他们知晓自己肩上的责任,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畜牧疫病对社会、对公众、对国家造成的危害,要组织他们学习疫病检疫知识,引导他们主动加强卫生管理,主动防范畜牧疫病,及时报告畜牧疫病。
3、提升疫病诊治效果
疫病诊治是疫病防控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诊治效果的高低,会对疫病防控的最终成果产生直接影响。在对畜禽疫病防控时,必须做到及时有效,一旦发现畜禽出现患病症状或疑似患病症状,要立即对其隔离,通过病理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方式,确定畜禽所患疫病类型,并追根溯源的方式找出致病原因,以此来进行有效治疗应对。
4、开展疫病知识学习活动,提升疫病防控知识传播效率
无论是对于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而言,还是对于其他产业,在经营与管理期间都离不开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支持。为了能够降低产生疫病问题的概率,各大畜牧养殖场就要组织饲养人员学习疫病防控方面的知识内容,在明确掌握疫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前做好防控工作,这样即便后期发生疫病,也能精准诊断和治疗。通过对疫病防控知识高效传播,防止疫病大范围扩散,降低经济损失。在实际落实畜牧养殖工作期间,要做好各个阶段的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对于引种过程而言,要加大检疫力度。
综上所述,畜牧业在国家战略规划下蓬勃发展,但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畜牧养殖疫病的多发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应从多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防疫程序,全方面做好防疫工作,尽可能降低疫病发生率,保证畜牧业安全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