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治理历程
2021-11-10王飞飞
摘要:乡村社会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位,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国家的行政机构并未渗透到乡村一级,“自封建制度建立以来,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即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撇弃了以往的乡村绅士治理体系,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治理模式,为建国初期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恢复生产力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任何一种治理模式,如果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相符合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矛盾,显现出其弊端。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治理;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治理的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要大力发展工业,二是要逐步发展城市,恢复城市在战争中被破坏的地方,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因而逐步确立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优先发展工业并不是要抛弃农村,必须使二者结合起来发展。但是,由于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农村的支持。因而必须加强对于农村社会的治理,使农村和农业更好的配合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治理,主要包括:
(一)废除历史遗留的乡村治理制度
“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政府,随后区乡数量逐渐增加”②;设立土地改革工作队,使政权接触到基层的人民大众,加强政治动员,使基层群众参与到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活动中去;主要实行民主建政政策,实行一种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现在代表会议职能明确为民主选举,撤换原有乡镇干部,干部由民主选举产生;发动基层民众参与到中国共产党所策动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当中去,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去;镇压反革命运动,肃清反动势力,纯洁政权组织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推翻了固有的落后统治,为乡村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乡村治理网络的逐渐建立与完善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农村建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乡村基层组织,使乡村社会更趋向准行政化,形成了农村社会的有效控制,体现了政党下乡、政权下乡,效果显著,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广大乡村社会的组织网络逐渐建立和健全起来。并且,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整合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政权力量控制、整合社会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这使得乡村治理体制中的社会自治力量的作用逐渐被边缘化。
(三)加强乡村社会党、团组织建设
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团组织的建设,采取了乡设党、团的委员会,村设党、团支部及小组的方式。一般先设立青年团组织系统,然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系统,通过吸收经过考验的农村中的农民骨干,加强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中的领导力量,而这种党、团系统在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更进一步的得到了发展和巩固。
二、对于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几点思考
(一)乡村治理应当将内外因相结合,统筹兼顾进行治理
由于研究背景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国内资源匮乏,国内国际局势相对不稳定,支前委员会相应成立,农村社会需要支援解放军。再者,临时权力性质的支前委员会开始进入农村社会的最底层,这为中共重组农村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设乡建政,乡的细分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使党和政府能够更为直接接触到农村基层,加强了对农村各方面的控制,使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更为有力,控制了农村社会也就控制了中国社会;中央政權的介入加强了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监督,使基层政权的建设更加规范化,逐步走向中国共产党所希望的方向。
(二)乡村治理应打破封建落后的意识形态封锁
中国小农经济持续时间久远,久而久之形成的小农思想短期内难以根除,此时的小农自私狭隘的封建落后思想相当严重;再者,过渡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较为低下,生产关系方面发展也较为迟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在农村社会的调整过于注重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未使生产力大幅提升,从而使其二者不相匹配;再次,改造农村社会,重构农村社会关系,要与农民的思想贴近,深入了解农民的思想实际,从根源下手,改造农民思想以促使其行动,激发农民自我改造的积极性,而并非是行政权力的直接介入。
(三)乡村治理发挥乡村成员的主体性作用
农村社会的发展,其主体在于农民,重组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形式,其主体还是农民,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形式上将农民联合起来,而应注重解决农村社会存在的基本问题,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调整妥当,使农民真正的走向社会主义,而不是背离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对待现当代的农村问题,村民自治已然处于规范化。但是,以往的问题就不复存在了吗?农村社会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农村社会的治理需要新的手段和措施来解决,农村社会的自治体系与国家政权的发展密不可分,需要用更为合理的方式来调整。
参考文献
[1]程歗.晚清乡土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4]贺雪峰.村级组织制度安排与创新[M].红旗出版社,1999年.
[5]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8]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9]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0]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12]王先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及展望[J].近代史研究,2002年.
[13]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
[14]杨国英.建国以来中国的乡村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5]赵潞.明代农本思想究要[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16]朱余斌.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7年.
注释
①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②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作者简介
王飞飞(1995—),男,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在读,单位: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单位所在省市邮编:甘肃兰州邮编: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