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研究

2021-11-10柏佳欣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粮食生产黑龙江省影响因素

摘要: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以高粮食产量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耕地资源的减少,国际粮食市场供需的紧张,作为一个粮食大国,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对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对策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戴维·比斯利近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表示,中国在消除饥饿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值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学习和推广。而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基地,因此其粮食生产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波动不仅关系着本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对东北经济振兴以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当前影响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因素加以研究,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评估,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不仅给黑龙江省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而且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

(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优势(strengths)

1.土地资源。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土地条件居于全国之首,无论是耕地面积还是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是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水平的三倍以上。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格兰;而另一块就是中国东北角德北大荒。

2.气候。黑龙江省的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中温带季风气候。全省四季分明,冬季较长,夏季高温多雨,与同纬度的欧洲和日本等海洋性气候国家相比,春秋短,而且升温降温速度较快,对发展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3.作物品种。黑龙江省盛产大豆、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等作物,还有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黑龙江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哈尔滨、辽源、长春是我国大豆的“三大仓库”,其单产和商品率居于全国首位。从2000年开始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优质品种招标中,黑龙江省共有384个农作物品种投标,145个优质品种中标。这些产品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正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迅速推广。

(二)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劣势(weaknesses)

1.经济发展落后。黑龙江省是一个发展落后的边疆大省,经济发展落后,自然也阻碍先天优势的发展。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东南沿海的发达省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并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使得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

2.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不完善。黑龙江省农业服务体系的框架虽然已经初步的形成了模型,在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不足,良种繁育供应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和农业信息宣传体系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世界范围内粮食价格的上涨。世界范围内粮食价格呈上的的趋势,而稳定粮价是我国一贯的政策,因此我国的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很小,这其中的损失不言而喻。

4.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东北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无霜期短,春季又干旱少雨。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东北人也俗称农民是“靠天吃饭”,因而制约了粮食的稳产和高产。

(三)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机遇(opportunities)

1.黑龙江省自身发展定位明确。全省农业部门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以稳粮、优经、扩饲为目标,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引导广大农民积极的调整种植结构,加快发展蔬菜、鲜食玉米、食用菌等高值、高效的经济作物。

并且黑龙江省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的方向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推广种植高赖氨酸、高淀粉和鲜食玉米等专用型品种。

2.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专家分析认为,财政支农政策将不断创新,制度设计安排更趋规范,并将重点着力于脱贫攻坚、推进乡村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并形成了良好的市场预期。

(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威胁(threats)

1.农民“靠天吃饭”难以扭转。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加重。全球变暖,给黑龙江带来了利益,低温早霜明显减少,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必须预见气候变化下有害生物带来的潜在威胁,防范可能的极端气候和天气对作物的伤害。其次,黑龙江省旱田面积大,又缺少灌溉条件,高温危害和高温加干旱的组合已经成为了黑龙江省农作物的致命灾害。

2.黑土流失严重。多年来对黑土资源的掠夺式经营,导致黑土土壤肥力不断下降,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黑土层逐渐变薄,土壤质量不断恶化,黑土的综合生产能力逐渐降低。人们有没有足够的时间阻止土壤继续流失,很难保障未来的粮食需要。

3.黑龙江省商品粮国际竞争力不强。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品质不优良,相对于国外的进口粮食,黑龙江省的主要的粮食产品的加工品质和商品品质,还存在着差距。黑龙江省由于受到气候,技术、生产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比美国低4.5%,玉米淀粉含量比美国低10%,大米口味不如泰国大米。经济效益差,不具有品牌竞争力。

三、促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一)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保护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首要条件,一切优质高产作物的生产都必须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作为支撑。各级政府机构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土地审批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体系。要倡导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保护耕地肥力和自然环境。

(二)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应明确认识科技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力度。拓展农业科技的资金来源渠道。進一步引导、吸收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企业来黑龙江省投资发展,给予农业科技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发展绿色粮食产品

现如今,人们更加崇尚自然,追求绿色消费,因此,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前提。黑龙江省有很多的国家生态示范区,基本指标都有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家耳机的标准,还有自然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区。可以说,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极具潜力,绿色食品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经济格局中品牌效应显著、发展亲历较大、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

(四)改变传统生产模式,进行规模化生产

传统模式便是以户为单位的小农经营模式,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且资源大量浪费,机械化水平推进受阻而且促进效应难以体现,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推进,小规模生产中投入多而产出少,专业化水平低,规模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将是限制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提高规模化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这也有利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快速推广和效益实现。

作者简介

辽宁大学,政治经济学,柏佳欣。

猜你喜欢

粮食生产黑龙江省影响因素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郑州市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浅论雷州市广垦东西洋米业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基于SFA河南省18地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