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的本质

2021-11-10王晓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本质误区教育

摘要: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教育和如何教。但是,人们对后者的关注往往模糊了前者,导致在教育本质的探讨中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如教育即教学、教育即“行为”教育、教育即“沟通”、教育即未来教育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发展要求提升,因此对教育的本质产生了新的认识: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学校教育和教师不会消亡。

关键词:教育;本质;误区

在传统的教学中,是教师占据权威地位。1919年,杜威把“以儿童为中心,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概念带到中国,是对于为升学做准备的教育的一种矫正,它使西方教育由传统进入了现代。很显然,如果教育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后果便是许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自己将来想要干什么,他们就是为了一个目标——考高分、上名校。一味追求分数的教育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本质的误区

1、教育即教学

现实中,很多人混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将教育等同于教学。这会产生一个很残酷的社会矛盾:家校关系不和谐,家长将学生的教育完全托付给学校。所以,我们必须区分教育与教学。首先,教育是一个领域,而教学是教育的途径之一,其他途径有科技馆、家庭环境、社会氛围等。如果把教育局限为教学,总是从教学中去寻找、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所以连带着教育也变得很刚硬。其次从功能作用来讲,教学像是在完成社会的任务,带有压制性和功利性,教育则是是本着对人发展负责,更倾向于“育”,贯穿人的一生,是充满情感与理想的。赫尔巴特曾提出教育性教学的原则,他从揭示智育与德育的内在联系入手,对教育性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论述,明确了教学是实现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掌握知识只是为了形成道德观念,知识越多品德才越好。这一原则不仅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是正确的,真正的教育是跳出教学范围的。从很多古今中外学者关于教育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们侧重于描述理想的教育状态,甚至定义中都没有提到学校教育,甚至没有提到当今主流学校教育所主要传授的知识。

2、教育即“行为”教育

教育起源的理论有生物起源、心理起源、劳动起源,虽然有各自的主张,但是都涉及到行为的学习。从人类的进化历程来看,教育最初也仅仅是行为的机械模仿,源于对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古文中,“教”字的原型,便是一人手持棍棒,一人在学习内容,所谓上所施下所效也。《学记》中也记载玉不琢,不成器;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從这些古老原始的印记中都可以看出这把教育当成外部行为的塑造,此后慢慢演化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重视教师权威,在知识上灌输相同的思路,强调学习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这是实际上反应一种以社会为本的教育观,忽略个体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处于知识爆炸时期,我们被迫接受填鸭式教育,教育的品质慢慢被泯灭。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举行发布会,首次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这份报告吸纳了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并搭建框架,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这5项素养的首字母均为C,这些素养简称为5C素养。因此,教育不是“行为”(包括身体行为和心理思想模式)的机械塑造,教育必然要传授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但这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教育是在此基础上把人的创造性、情感、交往能力等本能激发出来。

3、教育即“沟通”教育

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真理是探索的过程,不是最终呈现的结果。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只有那些不会使学习者变得机械呆板的知识才能够进入教育的领域”。我们就可以思考:什么样的知识是不机械呆板的?怎么让机械呆板的知识变得不机械呆板?普通教育学生就业难就源于此,只懂机械的理论不懂实际的操作。教育的起源说中有教育即交往的说法,而且教育过程确实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因此沟通是必要的手段,沟通才使得信息变得有意义。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找到符合自己的思维逻辑。雅斯贝尔斯同样提倡这种对话的方式。他认为真理在对话中呈现,真理不能简单传达。他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可见与学生进行对话,更能发挥教育中“育”的作用,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意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现在有一种矛盾的现象:教师用讲授的方式教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抛出若干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总结观点,这实际还是侧重于教师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启发,与上述的“对话”相差甚远,对话的实质是学会批判、思考。因此真正的教育是以师生平等为前提,共同亲身融入教育环境、反复体悟思考的过程。

4、教育即“未来”教育

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真正的教育最终是要面向未来的。跨学科、创造性和数字和技术技能、全球意识是未来教育的重点,可见教育素养的内涵结构由静态知识转变为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构建学习化社会,实现终身学习目的就是让教育由静态变为动态,让人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此未来非“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中的未来,斯宾塞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思想(也称作“教育预备说”)。在斯宾塞看来,教育应当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完满的生活做好准备。根据人类活动的重要程度,斯宾塞把教育排列成以下的次序: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做父母的教育,准备做公民的教育,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但是,现代社会强调的未来教育指的是教育整体的未来发展趋向,而斯宾塞的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更多的是功利观:快速学习学科知识,为后期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

二、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1、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

面对世界新的挑战,教育应负的责任和教育的变革,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中提到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报告提出未来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报告强调经济发展必须遵从环境管理的指导,必须服从人们对于和平、包容与社会正义的关注。报告认为,人文主义方法可以让教育辩论超越经济发展中的功利主义作用,应对全球学习格局的变化。教育和学习要超越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要将通常受到歧视的那些人包容进来,包括妇女和女童、土著人、残疾人、移民、老年人以及受冲突影响国家的民众。

2、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

面临当前的社会挑战,学习方式需要改变,要重新定义学习的概念。学习可以理解为获得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学习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学习是由环境决定的多方面的现实存在。报告批评当前国际教育讨论张口闭口谈学习,但“主要关注的是教育过程的结果,而往往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关注结果,主要是指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面对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教育要帮助人们改变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同时,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需要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过去,把教育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都是制度化的。但是人的许多学习是非正式的。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并非有意为之。这种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會化经验的必然体验。所以要重视非正式学习,要反思课程编排,强调人文主义课程和多元化课程,反对一切文化霸权、定型观念和偏见。把课程建立在跨文化的基础上。当今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消息和知识的途径、交流方式。

3、学校教育和教师不会消亡

现在有些人认为,由于电子学习、移动学习和其他数字技术提供了大量学习机会,学校教育没有前途。我们必须意识到虽然知识的来源改变了,人们与知识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改变了,但正规教育系统变化缓慢。因此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削弱,学校教育仍然是制度化学习和在家庭之外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是社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以及通过与同伴和老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当然,数字化、互联网大大拓宽了学习空间,给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带来挑战,例如慕课(MOOC)和移动学习的方式和特点。但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实现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延续终生。

参考文献

[1]徐梦影,陈兴中,向晏平.未来教育的本质、目的、任务与发展趋势[J].教育科学论坛,2020,{4}(34):5-15.

[2]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 2016,37(06):8-10.

[3]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9):85.

[4]赵红卫.“教育是什么”的哲学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08):56 -60.

[5]李吉芳,陈新宇.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1,{4}(02):5-7.

[6]魏锐,刘坚,白新文,马晓英,刘妍,马利红,甘秋玲,康翠萍,徐冠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 (02):20-28.

[7]蔡清田.核心素养的学理基础与教育培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1):42-54+161.

[8]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11):8-18.

作者简介

王晓静(1996—),女,山东潍坊,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单位:青岛大学。

猜你喜欢

本质误区教育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