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10周萌萌
周萌萌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能够运用先进、高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对审计对象进行分析,对审计中出现的各类数据进行筛选和研判,降低由于数据量大和分析困难所产生的资源消耗,快速、精准地发现问题并加以攻破。如何减少审计中的风险,有效处理审计工作的不确定因素,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保护企业资金链安全等,已成为国企精益管理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审计;统计分析;问题;对策
1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
(一)制约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内部存在的违规现象,优化内部各部门的内部管理,完善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二)导向作用内部审计结果可以为管理层实施管理提供导向作用,实现促进国企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三)保护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国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保障国企健康发展。
2审计统计工作的环境影响因素
2.1微观环境因素统计分析
微观审计环境涉及审计对象环境与会计师事务所环境等层面。不同審计对象的相关指标之间会存在差异,但审计人员会借助大数据的“记忆功能”更好的适用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对审计统计数据进行判断,而这势必会影响对审计统计工作的实效。
2.2 中观环境因素统计分析
中观环境一般涉及审计行业内出现的普遍现象,比如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审计行业的管理和监督等。当相关行业内出现了违规竞争,审计合同金额就会受到挤压。此时,审计人员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其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考量。这可以防止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对象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乃至信息失真的情况,还会让审计机构能够对审计对象的信息形成全面了解,提升审计判断的准确性。
2.3宏观环境因素统计分析
这类环境一般涉及社会环境、科学技术和文化习俗等。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统计工作能够针对纷繁复杂的会计和审计业务做出准确预判,审计人员能够在改变其数字化思维的同时免受海量数据的冲击。同时,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等虽然会影响到审计统计工作,但也能够规避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3审计统计分析对策
3.1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随着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协同机制的不断推进,势必要对二者之间的资源数据共建共享。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机构的数据信息对接,能够有效筛选过滤掉重复过时的数据,极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比如,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审计机关可以全面审视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及时发现工作程序、细节上的不足并改进纠正;根据审计对象的历史数据信息评估审计项目的难易程度,有效确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合适的审计人员,从而合理分配任务、缩短审计周期。
3.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从业门槛,重点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工作内容,选择不同的考核侧重点,从而了解从业者的真实水平,选择合适的员工。二是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内部审计人员入职后需要坚持学习。部门应鼓励员工参与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员工参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最新的财务、审计政策。三是打造知识结构丰富的内部审计团队。依据审计工作需求选择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审计人员,通过合理搭配审计人员组建高效的审计团队,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3.3强化内控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内部审计则是监督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加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内部审计作用发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前普遍存在事业单位内控意识薄弱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二者协同受到阻碍。要想从根本上转变这一局面,需要事业单位管理层重视加强内部控制,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重视程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组织调配及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与此同时,在内部控制中,要基于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促使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从以往单一的纠错管理向服务管理的方向转变,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内部控制审计和组织治理审计上,持续不断优化内控体系,并充分结合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不断提高单位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当然,内部控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基础,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支持,应根据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核算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支出管理等内控细则,积极落实集体决策、信息公开及财务审批等制度,强化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并在明确划分内部控制岗位职责及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保证内部控制流程合理规范化的同时,促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有效协同。
3.4强化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与监督
国家审计的职责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权力规范运行和反腐倡廉。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外部审计,能够有效规范内部审计的行为操守、职业道德,及时监督其审计质量,帮助内部审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行业道德水准。近年来,各地陆续成立审计委员会,这不仅充分彰显了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审计行业有序高效开展产生的功效作用,也有效避免了现有审计行政管理体制对国家审计的限制与约束,既发挥了对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又给予其一定的空间,使其自身进行合理调整,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3.5促进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的优势互补
我国的行政型审计制度先天决定了审计机关是事后审计,发挥辅助作用,而内部审计紧密围绕单位实际,其专业性、针对性则更优于审计机关。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应严格遵守审计质量规范,确保审计结果更具独立性、客观性;国家审计机关应以内部审计单位的结论为基础,查漏补缺,并据此高效编制审计报告。需要强调的是,新时代应该赋予内部审计更多权限,将其审计范围从传统的财务收支扩大到包含管理、经济责任等在内的综合型审计,使内部审计机构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结束语
国企发展中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从多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同时,企业需要创新审计工作模式,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一系列风险,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审计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控制审计风险,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创新审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从而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颜琦. 审计质量、产权性质对公司投资效率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0.
[2]董培玉.探究大数据时代会计和审计受到的影响[J].当代会计,2019(23):83-84.
[3]倪善良. 审计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 中国审计报,200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