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变文》主旨探微
2021-11-10谭诗瑶
摘要:史籍中有关王昭君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和《汉书·匈奴传》,但情节内容都较简单。在历经《后汉书》以及《琴操》等唐代前期的诗文、民间传说的逐渐加工演变之后,关于王昭君故事的主题亦愈加丰富。本文拟将《王昭君变文》的思想主旨作为研究重点,从《变文》中三个人物:昭君、汉王、单于的形象塑造出发,从而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深刻的历史文化心理。
关键词:王昭君变文;主旨
在现存的敦煌文献中,有关王昭君故事的有《王昭君变文》、《王昭君(安雅词)》、《王昭君怨诸词人连句》、《昭君怨》。后三篇作品表达的内容一为出塞之怨,二是怀乡之情,三是爱恋之情。相比之下《王昭君变文》则将这三种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关于《王昭君变文》的思想主旨,其范围从大到小可分为三个层面:乡情、恩情、爱情,但不论哪一层面皆是围绕着王昭君这一核心人物形象而确立。
(一)“昭君怨”
《王昭君变文》以昭君“思归”这一线索贯穿始终,自从出塞至定居匈奴,乃至临终之前,每时每刻她都在思念着故国家乡。《变文》中几乎所有昭君兴叹的诗篇都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归乡之意。王昭君作为和亲的妃子,她身上自然是承担着维系两国交好的重要使命,在家国大义之下,个人的情感似乎变得微不足道,但也正是这种矛盾又无奈的心理感情使得昭君故事拥有了无比动人的悲壮魅力。出塞前往匈奴,本该是王昭君人生中一个新的开始,她即将去往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地方,迎接她的也将是与曾在紫禁城一隅天地里全然不同的新生活,然而她的心中毫无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而是始终充满了悲戚与愁怨。“纵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断根。”出塞途中的她,悲叹自己欲化为蓬草随风飘回故乡的愿望被无情的流沙给湮灭了。“贱妾傥期蕃里死,远恨家人招取魂。”狐死尚且首丘,落叶也当归根,昭君明白自己这一走,千里迢迢难归,但就算肉体无法安葬故乡,还请亲人们能将自己的魂魄招回汉地。回到匈奴后,昭君受到单于的礼遇厚待,而再多的富贵荣华也无法抚慰其思念故土的伤心欲绝。“边云忽然闻此曲,令妾愁肠每意归。”听见来自故乡的熟悉乐曲,昭君心中忽然升起一丝希望,但这希望转瞬即逝,更大的失望扑面而来。无边无际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这般边塞风光自是壮阔且动人,昭君却无心欣赏,“烟?山上愁今日,红粉楼前念昔年。八水三川如掌内,大道青楼若眼前”。虽身处边塞异域之地,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的却是高楼琼玉、八水三川。“今果怜其病,荣华渐渐衰。”终日郁郁寡欢的昭君身体也逐渐衰弱,一病不起。“此间本无草,何处觅良师。”方知心病还需心药医,她也心知肚明自己的病定是好不了了。
《变文》可谓是一曲怀乡恋阙而终究不得归的哀歌,王昭君的渴望回归故土的心声实际上也是以作者为代表的河西民众的心声。据历史记载,唐代敦煌地区多受战乱纷扰,“吐蕃管辖沙洲后,敦煌民众多次起义,是年驿户氾国忠等六人,持械攻入州城杀吐蕃节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于远离中原,生活在敦煌边塞的民众来说,地理位置上的边缘化必然带来心理上的边缘化,故他们对于中原地区有着更加强烈的情感需求。因此,《王昭君变文》实际上是作者借昭君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故土情节,同时更表现出对于汉唐王朝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汉王恩”
高国藩先生的《敦煌本王昭君故事研究》一文中提出,《变文》的内容中有三大要点,其中一点即“恩爱说”,与《安雅词》、《连句诗》强调恩爱相对照,《变文》中也一再地强调了汉王的恩情。全文共有五处描写有所提及:“昔日还承汉帝恩”,“终归不及汉王怜”,“临死请报汉王知”,“君王不见追来”,“万里飞书奏汉王”。故在《变文》中昭君入胡后思念汉帝与汉王的情节大大地丰富了,几乎所有篇幅都在表达昭君对故土与君王的思念。古代中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伦理等级社会,氏族血缘与社会阶级政治紧密结合。在儒家思想中,家国一体,个人、家庭、家族、国家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序列,故对家人的思念可以被认为是对国家君主的忠诚,对王朝的归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汉王这一人物形象可以看做是王昭君寄托乡情的一个具象化的存在。再加之《变文》的最后,还有哀帝派遣使者来吊唁昭君这一艺术想象,因此,在赋予汉王形象更多人情味的同时,也使得故事更加凄婉动人。
(三)“单于痴”
传世诗文中有关单于的情节几乎都是一带而过,谈不上形象塑造。而《王昭君变文》则塑造出了一个重情重义的蕃王形象,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单于的形象。“呼名更号胭脂氏,犹恐他嫌礼度微。”在昭君入胡后,他体贴周到。“若道可汗倾国葬,焉知死者绝妨生。”昭君愁极而死后,他悉心按照蕃法为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此外,文中除了间接叙述,还运用对话形式,通过单于之口直接表达了对昭君的一片深情。如昭君临死前留下一番遗言后,单于答道:
“忆昔㖞銮殿,相将出雁门。同行复同寝,双马复双奔。
度岭看悬瓮,临行望覆盆。到家蕃里重,长愧汉家恩。
饮食盈帔桉,蒲桃满颉樽。元来不向口,交命若何存。
凤管长休息,龙城永绝闻。画眉无若择,泪眼有新痕。
愿为宝马连长带,莫学孤蓬剪断根。公主时亡仆亦死,谁能在后哭孤魂。”
通过大段场景描写与细节叙述,单于已不仅仅是一位民族首领,更是一位体贴入微、温情脉脉的丈夫形象。《变文》对于单于角色的塑造,可以看出是以塞外人的眼光来讲述昭君塞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文中无论是对于汉王还是单于形象的刻画都是偏向正面的,这也体现了吐蕃统治时期民众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
三、结语
《王昭君变文》自创作流传以来,因为其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历史内涵,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民间艺人和普通大众,成为敦煌变文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作品。有学者高度评价了《王昭君变文》的价值意义,其不仅于昭君故事之流传中,颇具枢纽价值以及分水岭地位,对后世昭君故事的主体内容提供了新的角度与创作空间。更重要的是,其中体现出对于国家命运及自身命运的辩证思考,都使其远超于纠缠在爱情、恩情、个人哀叹的格局视野,达到了新的文学境界。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赵望秦.千古一现的痴情汉单于——论《王昭君变文》中的单于形象[J].敦煌研究,2014(04):109-113.
[2]馬春芳.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中的王昭君故事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6):107+166.
[3]敖依昌,谭小华.《王昭君变文》原型及主题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0(01):72-76.
[4]金文京. 王昭君變文考[A].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第三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项楚教授七十华诞学术讨论会论文集[5].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2009:5.
[6]高国藩.敦煌本王昭君故事研究[J].敦煌学辑刊,1989(02):49-59.
作者简介:
谭诗瑶,女,1996-,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古典文献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