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好解读的自由与限度

2021-11-10肖青青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讀者文本

摘要:文学解读如何处理好文本、作者与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问题,笔者从孙绍振的《文学文本解读学》中受到思考,即文本是阅读对话的基础,教学要即不能脱离文本,又要能动地重建作者的原意,所以文本是基础,作者原意是解读要达到的目标,在解读过程中读者可发挥能动作用,把握好解读的自由与限度。

关键词:文学解读;文本;作者;讀者

其实东吴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的话与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主题的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是一致的意思,鲁迅先生此句话是从读者多重性身份角度来谈《红楼梦》的,同样,东吴弄珠客的序言中表达的也是此意,即读者的身份、学识修养、思想情操会影响其解读文本的感受。克罗齐“要了解但丁,我们就必须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平”此句话对读者的阅读水平有了要求,意为阅读但丁的作品是具有门槛的,如果读者不具有但丁般的水平,那么但丁的作品于读者而言是无法解读的,至少是解读不准确的。我赞同鲁迅先生的观点,不认同克罗齐的观点,我认为他的观点有失偏颇。

对于文学解读中如何处理文本、作者与读者这三者的关系问题,西方文艺界经过了以作者创作为依据的“作者中心”范式、以文本的语言结构为依据的“文本中心”范式和以读者接受为依据的“读者中心”范式三个过程。在文学批评发展过程中,某一批评家或某一批评流派会特别强调其中的某一个要素,但其实文本、作者、读者这三个要素并无轻重之分、先后之分,而是我们在进行文学解读时应综合运用,在文本、作者、读者三者之间合理游走,否则就会出现如上述克罗齐那样过分夸大作者创作的现象,从而走向作品不可知论,或者形成“唯文本”或者“脱离文本过度解读”的现象。

如何在文本、作者、读者之间合理游走,把握好阐释的自由与限制这个“度”,本文将要引入接受美学的概念,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主体地位,倡导理解的基本模式是“对话”。故本文将站在读者的角度,提出“与文本、作者对话”的阅读方法,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的有效路径。

一、文本是阅读对话的基础

读者要了解作家的思想情感,生活意趣,必须通过作品这个要素,文学解读的合理游走必须建立在以作品为核心这一基点上。所以文本是阅读对话的基础,没有文本,解读就无从谈起。当然,重视文本不应仅仅只是关注作品本身,如果那样,就又回到了“文本中心”批评范式的老路上去了。

文本是阅读对话的基础,意为读者能够通过文本,了解到文本所传达的特定主题、摹写的人情世态。我们不能脱离文本进行过度解读,过度衍伸,一味地以自己的经验、学识进行感性地推演,这样的结果很有可能剑走偏锋,走向错误的方向。例如对于《荷塘月色》的主题,历来有“映射时代背景、对白色恐怖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苦闷和哀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的孤独”的解说,但是教师由文章最后采莲的《西洲曲》而解读主题为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许继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说朱自清与她妻子感情不和,由采莲想到美好的爱情,这就是过度解读的表现。过度解读比解读不全的危害更大,过度就是曲解了文本传达的原意,虽然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不能脱离原文而另起炉灶。

二、能动地重建作者的原意是阅读对话的目标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颠覆了传统文学话语体系中作者的主宰地位,以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读者获得了完全的解放和自由。解构主义认为作者写完了一部作品,作品就与他毫无关系了,至于读者如何解读其文本,解读的程度如何,则与作者毫无关系。此种观点也有失偏颇,“作者之死”之后,读者享有的绝对自由使阅读纯粹成为一种游戏,切断了文学与作者、与社会的联系,实际上同时也消解了文学的伟大崇高﹑理性象征和审美价值。

同样的针对克罗齐对但丁作品的阅读要求而言,因为时空的限制,使得读者并不能真正地还原到但丁的历史语境当中,故读者并不能完全了解但丁的原意,但这是否意味着但丁的作品不可读呢?并不是的。“作者已死”过分地夸大了读者的能动性,而“受历史语境的局限”只能被动地还原作者本意,这两方面都不是进行文学解读的理想状态,最佳的理想状态是能动地重建作者的原意。所谓“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方法之一,“以意逆志”则体现了读者从自身的经验感悟出发,去理解作者的原意。“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结合起来,能动地重建作者的原意,强调读者适当创造性解读。

举个例子,对《红楼梦》中故事的原型解读历来众说纷坛,很多人揣测有三种解读:一是纳兰成德家事说,二是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三是康熙朝政治状态说,还有人认为书中的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这些揣测都是对作者原意的探寻,而要对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衷的理解,读者则可在戚本第一回中找到:“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女子……又何妨用俚语村言,敷衍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照传,复可説世之目”。前面三种解读并不能说是错误的,是读者对作品原意能动地揣测,这种能动地重建作者原意在中学语文阅读中也是很重要的。学生能否理解原文中的意思是基础,能否把握作者的意图就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了,而能否对文本进行批判性解读则是鉴赏性批评性的阅读了。

有时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想到自己在文本中表达了另一层含义,而是在自己的作品受到读者阅读后,经过读者的评论,使文本重构出另一重含义,这就是读者能动地重构作者原意的体现。比如曹禺在发表《雷雨》话剧时,受到广泛好评,周恩来总理评价此话剧是“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而曹禺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可见曹禺当初并没有想好明确的主题,而是经过读者的阅读感悟之后,才确定了《雷雨》的主题。可见,读者在还原作者本意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主动地参与到文本当中。

从以上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解读时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在阅读时若能以文本为基础,能动地重构作者原意,那么能把握解读的自由与限度。

作者简介:

肖青青(1996.01),女,汉族,籍贯:江西省泰和县,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许继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猜你喜欢

讀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读者反馈卡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读者反馈
读者调查表
读者问卷调查表
读者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