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惩罚的原则及有效策略
2021-11-10王福存
王福存
在教育中,“惩罚是指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教育惩罚是一种出发点在于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不侮辱学生人格和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能改正过失的教育方式。无论是从教育惩罚的内涵还是从教育惩罚的意义方面来分析 ,我们应该肯定教育惩罚的合理性,但我们无法忽视这一问题,即中小学教师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随意性惩罚,缺乏适当的度的控制,把这种惩罚无度的现象归纳为:体罚现象屡禁不止,有关侵权事件的不断发生;教师惩罚行为的随意性大,在确定采取何种惩罚形式时无固定标准,缺乏科学性;学生的各种权益在惩罚的过程中得不到新生和爱护,常受到教师有益无益的侵害;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时,并未将惩罚的教育性放在第一位,而多是以惩代教,以惩了事,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实现教育惩罚的目的。
(一)教育性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错误,并产生羞愧感,从而重塑其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之情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在现实教育中,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工作热情高,对学生严格要求,一旦学生犯错误,就怒火中烧,对学生的惩罚也是暴风骤雨,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没有起到 教育的作用,反而使学生畏首畏尾或自暴自弃,因此,在实施教育惩罚时,一定把促进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
(二)灵活性原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预料的,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动机等不尽相同,因此,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应根据情况灵活处理,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佳。如一位学生的作文没有及时上交,在下一周的作文课上,教师做出了对该生的惩罚措施;不许该生写本周的作文,刚开始时,该生为不用寫作文而沾沾自喜,无所事事,该生后来看了别人的作文后,深受启发而文思泉涌,又为不能写而抓耳挠腮,该生一再向老师道歉并保证及时上交作文后,才获准写作文。在这一例子中,老师能灵活用惩罚,并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惩罚的适度性原则。费斯廷格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认为:惩罚的强度达到刚能唤起必需的行为和阻止不需要的行为而又会消除不协调时是最理想的,《易经》也认为,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因此教师在做出惩罚规定时可以雷声大,雨点小。惩罚应有分寸,不应使受罚者身心感到痛苦,只要他的心灵受到震动,思想上已有重视就可,更不应有压制和逼迫的行为。惩罚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训导,不一定非得是冷峻的面孔、激烈的言辞,有时一个反唇相讥的幽默,一个严肃的表情暗示,就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一位班主任发现,所带班级的学生迟到的现象有递增的趋势,“报告,”这位学生又迟到了,“怎么迟到了?”教师语气平和,“睡过了。”学生汗涔涔地嗫嚅着,教师示意学生回位坐下,同学们有些失望地骚动。“同学们,”教师真诚而恳切地说,“他没有说假话,很诚实,他尊重老师,报告后经教师同意才进入教室;他努力过,从他脸上的汗可看出,这样有礼,有节的迟到,我不能说什么呢?相信他以后不会这样。”这样的和风细雨,这样的善解人意,怎能不令人心悦诚服。老师从学生的表情里分明读到了内疚与歉意,读到了感动与决心,不知是谁带动鼓起了掌,掌声经久不息。
教育惩罚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再出现要罚的行为为目的,只有教师在教育惩罚中讲究一些策略,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把握以下策略。
一、惩罚的说理性策略
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一般应讲清道理,告诉他错在哪儿,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惩罚,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比单纯的惩罚要好。心理学家帕克等人的研究表明,单独讲清道理比单独使用惩罚更有效,但都不如两者结合使用时的效果好。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愈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愈强烈。说理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受惩罚者进一步体验到认知上的不协调,从而增大态度转变的心理压力。例如:几个学生课间因为踢足球而打碎了教室的玻璃,通过了解发现学生不是故意的,教师不妨换一种惩罚的方式:“踢足球是件好事,它可以锻炼身体,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可是课间不是踢足球的时间啊,再说即使可以踢也不能在教室前面踢,你们说呢?教室前面场面小,踢足球很危险,万一打碎玻璃扎伤了同学怎么办?”这样,被批评的学生会以为教师完全是为自己考虑,自然会主动承认错误,自觉地把玻璃安装好,也不会在教室前踢足球了。说理性的惩罚晓之以理,不仅可以避免生硬的惩罚命令带来的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怨恨,而且不能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的性质、危害、根源,认清为什么受到惩罚的道理,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和努力的方向,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惩罚的间隔,及时性策略
惩罚不宜滥用。泛滥无度的连续惩罚是一种灾难。惩罚的威慑力将随着惩罚的频繁使用而逐渐减弱,而惩罚只有构成一种威慑而存在时,才会保持它的全部力量,因此惩罚只有越少用越好,现实中,一些经常受罚的学生对惩罚变得近乎麻木,他们对教师 惩罚之所以无动于衷,就是因为惩罚在他们身上使用的太频繁了。惩罚之所具有的威慑力在这些学生高度的焦虑,击垮他们的自尊,自爱的心理保护屏障,导致自轻自贱、自暴自弃。因此要采取间隔惩罚,并且罚期要短。每一次惩罚都发必须及时,即教师如果决定惩罚学生的不当行为或过失,最好随时随地予以纠正,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必须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该承担的后果,延迟的惩罚,处理会因时过境迁而使学生忘记,淡化错误行为。惩罚的意义也不大。揭伤疤,算总帐做法易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和对立,不利于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和改正。
三、惩罚的一致性策略
该策略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同一种行为应该持连贯和一致的态度,原来进行惩罚,现在就不应该熟视无睹;学校要管,家长就不应该阻拦。否则那种非连贯性的惩罚或家校双方意见的不统一,必将导致对违纪行为的部分强化。这样的部分强化将巩固这些行为,甚至使这些行为成为习惯,使得教育者认为这些孩子简直是顽固不化,殊不知这其实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所以如果教师或家长一旦做出决定,使用惩罚去终止一种不期望反应,他们就应当行为一致,且在第一次使用时就极有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后,与家长及时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教育惩罚后的抚慰性策略
卢梭曾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教师在实施惩罚前后,必须和学生进行沟通,通过“促膝交谈”、“心理接近”,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惩罚他们,并且让他们理解惩罚的意义,从而有利于实现惩罚的最终目的——为了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对确属自己惩罚有误或惩罚过火,要坦诚表示歉意。如向学生说“其实老师真的不愿意惩罚你,看到你现在这样老师心里甚至比你还难受,可是如果不对你的行为做出惩罚,可能你会越陷越深,希望你能够理解老师。当然如果老师那些地方做的不对你还可以帮老师指出来,如果是老师的错误,我愿意真诚的向你道歉。”或者还可以对学生说“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呀。”这种方式即达到了惩罚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关心,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但是,批评后一般不要立即找学生解释,也不要一边解释,一边否定先前的批评。否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认识错误,还会有损于教师的威信,危机今后的教育效果。
教育不仅要发展智力,开发潜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全面的人格,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社会中生活。教育惩罚作为古老的教育手段沿用至今,期间受到许多大教育家的肯定,必然有其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一中学 2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