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法律缺陷及其完善

2021-11-10高宇幔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

高宇幔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金融机构也在这一市场环境中逐渐兴起,其中,商业银行作为最普遍存在的金融机构,却被许多学者认为是金融体系当中相对脆弱的环节,因而如何处理商业银行所产生的不良资产便成为广大业内人士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政府也在这一范围当中不断的去探索、创新及完善,但是在实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缺陷完善当中还是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漏洞,对此则需从法律角度将其缺陷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发展。文章首先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及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当中的法律缺陷作出阐述,其次对商业银行资本证券化法律机制的完善措施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缺陷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指的是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也就是银行无法按时并足额的将资金充足,当商业银行發放贷款以后其中的信贷资产存在着不符合安全、流动及效益的情况,这样连带着资金也会面临着风险,如果银行无法收回贷款,就会被定义为不良的运营状态,而且从正常的利息上来看也会出现负面效果。非良好经营状态的银行资产主要还是因为银行不良贷款的资产和无法及时收回的贷款利息与本金,就像贷款逾期、呆滞贷款等。而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属于证券化当中的一种,它的原理与资产证券化相同,但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性,与其它的证券相比而言有四个特点:一是现金流动不稳定,风险比较大。二是现金重组相当困难,成本非常高。三是对于信誉的评估要求很高。四是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会影响到证券的评审和最终的回收。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我国的商业银行种类很多,而其中的不良资产自然也会很繁杂,无论是银行的内部还是外部因素都能够给不良资产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虽然有相关政策的支持,但是大部分问题还是无法针对性的解决。从稳定金融市场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改革与完善是必然的,只有解决其负面问题才能保证商业银行各方面业务的可行性。从降低风险和提高公信力的角度上来看商业银行的资金基本上都是流动的,而存款主要是依赖大众,如果发生了信贷问题就会影响到大众对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信任,从而导致资金流通困难。在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负载率不断上升的基础上,只有将流动资金加强才能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存在。从节约执行成本并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来看,对于诉讼和压缩贷款等问题的不良资产处理能够降低证券化的成本,这样在执行的时候也相对容易,而且也能够帮助企业克服各种经营上的困难,并有能力解决贷款压力。最后从商业银行转型上来看,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也是其发展的必然需求,利用市场分析功能将不良资产的价值评估出来,这样就能为信贷的配置提供有力的借鉴,然后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从而实现良性的转型。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现如今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稳定,而金融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当中也是不断的完善,这样就能够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保证证券交易市场的良性运作。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等机构现如今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金融管理和监督能力,对于那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管理重建能力也有所提升,从投资基金法的建立就能够看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已经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一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都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以及完善当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向国外的资本市场借鉴,并对于资产的证券化开始研究,到了2005年,试点的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而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也根据政策相继的推出了法律法规,这也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奠定了可行的路径。再之后为了进一步的完善证券市场并减小风险,银监会与国务院制定了一些条例,为证券化市场的合理化提供有效行径。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当中的法律缺陷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当中立法有所缺失

根据相关的实践证明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重要推进,但是它自身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就需要有严格的法律作为担保才能保证其规范化。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很多操作并不规范,金融法律当中并没有设立能够调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内容,仅在一些法律规范当中小范围的体现,如此对于我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性和规范性是存在着制约效果的,而且也阻碍国内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有相关的研究学者表示,如何在市场中处置不良的信贷资产是目前比较紧要的事情,但现下我国对于市场的监管和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善,并且存在着诸多漏洞,这些负面因素的产生使得很多交易行为无法保证其安全稳定,所以这些也是不良资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金融风暴的经历当中,能够深刻的体会到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没有法律依据将面临很大的危险,那么这些教训都需要有关部门的严格重视,不断的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进行完善,并提高监督与管理的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发展。

(二)法律规范当中没有明确证券化的形式

证券在现实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从基本的性质上做出分析,它属于一种融资行为,而且是建立在资产基础上的现金流动赔偿行为,如果以固定资产对未来的现金流动进行偿付的话,那么资产是很难支撑其中的各部分结构与业务的。我国现在已经推行的证券法当中对于证券的范围也有一定的规定,是仅限于发证券企业自身信用作为有效保证的,而证券的持有者在投资的收益时数量多少和企业的营业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说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证券的运营商利用了证券法,这也代表着一些法律上的漏洞会随之出现。

猜你喜欢

不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一年
债转股的法理分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探析
烂尾楼资产证券化及定价方法的探讨
不良资产证券化研讨会编者按
20省国资证券化目标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