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巨著 经典传承

2021-11-10王保星

新阅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育史文集外国

王保星

2019年10月,适逢滕大春先生诞辰110周年,河北教育出版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滕大春文集》以示纪念。

滕大春先生(1909—2002)是我国著名的外国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家,被学界公认为新时期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在70年左右的学术生涯中,滕大春先生创作了數百万字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以其广博的学术知识、深邃的学术观点及其内蕴的治学精神,对一代又一代后辈学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滕大春先生的代表作如《卢梭教育思想述评》《今日美国教育》《美国教育史》及《外国教育通史》等,被誉为相关领域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是众多教育史学界同人的必读书目。

《滕大春文集》共209.2万字,收录了滕大春先生70年学术生涯中出版和发表过的大部分学术成果。文集按照题材共分为六卷,其中第一、二卷为《美国教育史》(上、下),第三卷为《今日美国教育》《卢梭教育思想述评》,第四卷为《德国教育史》《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第五、六卷为学术论文及滕大春先生在《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外国教育通史》等著作中撰写的前言、序言、相关章节和结语等,第六卷末还收录了滕先生撰写的自述以及编者整理的“滕大春先生大事年表”“滕大春先生著述总目”。文集的出版为广大学人研读滕大春先生的学术成果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为权威的渠道。

《滕大春文集》完整承载了滕大春先生毕生耕耘学术的研究成果。滕大春先生从事外国教育史研究数十年,涉猎范围极为广泛:在时间上绵延古今,在空间上跨越东西;研究对象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研究主题既有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也有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这些研究为我国新时期外国教育史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成果支持。如关于古代两河流域学校教育的研究,关于美国教育史的系统研究,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研究等。

作为新时期外国教育史学科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滕大春先生为学科的重建和健康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提出了一系列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深邃观点。如,“东方古国的教育史应和西方古国的教育史同样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由它们共同组成教育史的框架”;“教育史的领域还该在叙述人类教育在阶级斗争中所扮的角色的同时,叙述它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发展史上所扮的角色”;“世界的文化教育都不是绝缘体,当今各国的学校都是混血儿”;“人类不同的文化总是彼此交流而互相促进的”;“教育史能培养人们较为远大的教育眼光和对于教育课题的领悟能力,而这种眼光和能力每每能产生人们意想不到的威力。所以教育史对实际工作的效能常常是迂回的,而不是直线进行的,是须经过较长时期才能显明其伟效的”;等等。

《滕大春文集》展现了滕大春先生宝贵的治学精神。众所周知,滕大春先生的绝大部分论著都是在其晚年完成的,如《今日美国教育》出版于1980年,滕大春先生时年71岁;《美国教育史》出版于1994年,当时滕大春先生已是85岁高龄。在信息渠道相对闭塞、文献检索繁费心力的年代,一位高龄老人仍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如此之多的佳作,这种精神值得继承与弘扬。

滕大春先生离开我们已近20年,但其“经师”“人师”的形象却依然鲜活。就此而言,《滕大春文集》的出版,不仅是对滕大春先生学术成就的深切缅怀与纪念,更将鼓励后辈学人在滕大春先生等前辈学者开辟的学术道路上锐意进取,推动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持续繁荣。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教育史文集外国
日本文化里的《白氏文集》
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教育史课程中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对话”事件
迎“春”冰心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蔡元培构建教育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
寻爱之旅
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的新思考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