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2021-11-10李怡
文| 李怡
2021年8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中表示,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为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挑战,培养更多认同中国发展理念、有志于投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优秀来华留学生,是来华留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当前,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成为各地各高校来华留学工作的重点,而作为衡量培养质量重要指标的留学生就业问题,也开始引起各界关注。政策环境是留学生在华就业的外部保障,从根本上规范了就业活动的范围和性质。近年来出台的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创业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吸引着更多优秀外籍青年人才。政策利好对推动来华留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政策的新发展
(一)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政策基调
对于外籍毕业生来说,签证政策、居留政策是引导其毕业去向的风向标。很长一段时期内,留学生毕业后在华就业政策处于空白,留学生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在华就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和国际人才竞争加剧,以更加积极主动、开放自信、灵活务实的态度,解决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在华就业问题,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优先保障本国学生就业与合理吸纳优秀外籍毕业生在华就业本不矛盾,鼓励引进高端国际人才与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可以并行。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提出要“放宽外国优秀留学生在华工作限制,为其毕业后在中国境内工作和申请永久居留提供渠道”。
同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同时提出要对外国人才来华签证、居留,放宽条件,简化程序,落实相关待遇等。可以说,国家已经为外籍毕业生在华就业政策的出台做好了铺垫。
(二)国家层面政策
1.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
2017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交部、教育部《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3号)[1](以下简称《通知》)发布,对于达到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业对口的优秀外籍毕业生,不再有2年相关工作经历要求,允许其直接在华就业。
《通知》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毕业一年以内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在境外知名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毕业一年以内的外籍毕业生,凡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学习成绩优秀,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百分制,其他分制换算成百分制处理)或B+/B(等级制)及以上,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均可申请外国人就业许可证。
2.外籍青年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
据《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外专发〔2017〕40号文)[2]规定,40岁以下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中国境内高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青年人才可认定为“优秀青年人才”,列入“外国高端人才(A类)”,实行“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务,可以先申请人才签证,入境后凭人才签证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通过以上两项政策可以看出,针对外籍毕业生在华就业问题,国家层面较为看重人才是否足够优秀,对学习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学历水平有明确要求。我们认为,对优秀来华留学毕业生的选拔,既能满足国内劳动力市场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能有效控制在华外籍就业者人数,体现出开放性和选拔性的统一。
(三)地区层面政策
对于仅获得学士学位又没有工作经历的来华留学生来说,是否还有机会留华工作呢?北京和上海作为接收来华留学生最多、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程度最高的两个城市,率先回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外籍人才的需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于2016年前后即开始探索外籍人才就业创业新政,开创了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新局面。
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来华留学生招聘会上,国际学生踊跃应聘 摄影|本刊记者 蒙梓
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2020未来人才集市”(Future Talent Fair)吸引了近千名到访者和求职者参与。图为一名尼日利亚籍留学生在咨询 图|风依/IC photo
1.上海地区
2015年7月1日,公安部推出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系列出入境政策措施。按照原规定,留学生须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才可在华工作,新政则允许有在上海创新创业意愿的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创新创业。[3]新政还明确规定,外国留学生凭国内高等院校毕业证书和创新创业计划书或创办企业证明,就可以申请加注“创业”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有效期2年,进行毕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其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可以按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这一措施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就业缓冲期,为来华留学生毕业后仍能以非学生的身份在华合法居留释放出了政策空间,同时也为其由“学习签证”转为“工作签证”提供了可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显示出上海在吸纳优秀国际人才方面采取了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
2017年7月1日,为对接公安部新政,为外籍高校毕业生在上海工作提供便利,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外籍高校毕业生来沪工作办理工作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沪2017”),[4]规定外籍本科生毕业后在上海直接就业限于“双自”地区(上海自贸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而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则没有区域限制。
2020年7月1日,为进一步吸引全球优秀青年人才,强化上海国际人才集聚功能,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做好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来沪工作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沪2020”)。[5]新办法进一步优化升级了支持优秀外籍青年在沪就业的措施,来华留学生在沪就业范围得到大幅拓展,由“双自”地区拓展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以及“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内的用人单位,“毕业一年以内”的时间限制也延长到了两年。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外籍高校毕业生可在浦东、临港等地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直接创业,并办理工作证件,创业经历视同工作经历。这就使来华留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通过创业而获得工作经历的积累,为其日后在华其他地区就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上述系列政策和措施使得上海在吸引优秀外籍青年人才留在本地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凸显了上海加大吸引国际人才的力度与速度。
2.北京地区
2016年1月12日,继发布支持上海的政策之后,公安部又发布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简称“中关村新政20条”),[6]为外籍青年学生在中关村兼职创业打通了申办渠道。新政支持在京外国留学生到中关村创新创业。在京高校外籍学生有在中关村兼职创业需求的,在提交中关村管委会或分园管委会出具的创业意向证明,所在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同意并出具推荐函后,可以申请在学习类居留许可上加注“创业”,在中关村实施兼职创业活动。新政还鼓励京外留学生来京创新创业。具有在北京创新创业意愿,并在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凭高等院校毕业证书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创新创业相关证明等材料,可以申请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在京创新创业期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应当按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
上述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激发外籍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发挥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极大促进了北京吸引聚集更多海外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中关村新政20条”被认为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出入境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2017年5月2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外籍人才出入境改革“新十条”正式启动实施,[7]将“中关村新政20条”政策覆盖范围由中关村扩展至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
“新十条”与“中关村新政20条”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就业领域看,前者囊括了服务业重点领域,除了科技,还包括互联网信息、金融、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专业服务、商业服务等领域,这将大大拓展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的行业选择范围。
2019年12月21日,伴随着北京市扩大服务业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家移民局批复同意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外籍人才出入境政策措施拓展至全市范围。[8]
二、落实政策的代表性举措
从中央文件的出台到上海、北京等地政策的颁布,伴随着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实习渠道的不断畅通,部分地区和高校通过举办招聘会、成立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具体举措,鼓励、促进优秀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推动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
2016年4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大学举办了“首届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招聘会取得圆满成功,得到来华留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积极响应,20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和来自首都12所高校的1700余名来华留学生参加了招聘会。之后的4年时间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又先后举办六届(7场)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前来应聘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说明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外国学生学习和工作的重要目的地。
(二)中关村“藤蔓计划”
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计划,又称“藤蔓计划”,是中国首个服务国际青年的创新创业服务项目,由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策划实施,旨在通过实习对接、精准派送、考察培训、创业孵化、国际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等方式,为在华留学生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机构的对接搭建平台,让中国科技创新的火种通过国际青年创新创业的努力,如藤蔓一样在“一带一路”沿线、沿岸国家蔓延。[9]
自2017年起,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陆续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来华留学生规模较大的高校合作,举办“藤蔓计划”宣讲会和实习对接会。通过“藤蔓计划”搭建起来的平台,学生们获得了与企业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也可以申请创新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实习岗位,为今后就业积累宝贵的在华实习经验。高校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主体,也积极见证科技创新产业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共商共绘校企合作蓝图。
(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始于1954年,是新中国最早接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在学历留学生的培养和留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方面走在了前列。学校于2012年4月成立了“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成为国内首个专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心。[10]2014年,留学生就业指导纳入了全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学校组织多场来华留学生人才专场招聘会,增加学生在华就业机会。
三、来华留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
将来华留学生引进来并培养成才,培养成对“一带一路”建设有用的优秀人才,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题中应有之义。就业水平是检验高校育人成效的重要标尺。同样,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水平也代表着高校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的成效,体现着国际化水平。
(二)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全闭环
如今,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正在加速深度融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应势而变。
将以往未得到充分重视的留学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来华留学生工作总体规划,形成留学生招生、培养、管理与就业一体化联动,打通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避免学生就业与新的产业结构之间出现错位。
(三)设置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对接人才市场供需信息
高校面向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则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建立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机制,完善工作队伍,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系统化和常态化的服务支持。这其中,当务之急是与企业建立沟通机制,对接人才供需信息,让企业和来华留学生互相接触、增信释疑。
(四)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就业创业教育力度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技能、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提升课程等设置为来华留学生必修课,提出学分要求。这些课程尽早开设,全员覆盖,能够帮助本科生在夯实学业基础的同时,还能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技能。
推动来华留学生高质量就业,是高校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重要内容,是在培养知华友华人士基础上培养爱华建华人才的有效途径。各地各高校作为来华留学生育人主体,应积极响应新时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需求,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帮助来华留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构建起从育才到用才的有机连接,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留学中国”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