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造境”
——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2021-11-10尹白玲

大众文艺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小鸟美术情境

尹白玲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江苏南京 211200)

《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谋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根据教学环节设置相适应的情境,能够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理解教材、明确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显得顺利、课堂氛围活跃。

那么,如何巧妙创设情境呢?怎样的情境才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优化教学质量?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自然生情,引生入境

本人通常认为每一节课的导入部分尤为重要,是一节课中最能凸显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抓住重难点的洞察力、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阶段。导入要因景而生情,既要追根溯源,又要顺其自然,否则会让学生感觉到突兀,缺乏重点。

案例1 《鸟的纹样》

上课伊始,老师播放一段鸟的声音:“同学们,你们听听,是谁在歌唱?”学生们静心聆听,齐说:“是小鸟在歌唱!”教师继续说道:“鸟儿们唱着欢快的歌声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呢,”走向摆放好的“窗户”,“它们叽叽喳喳,迫不及待地想要从窗户里飞出来了,谁来帮忙打开窗户,让大家看看它们的样子?”学生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举着手说:“我来!我来!”

本节课前,教师用废纸盒制作了一扇“窗户”,并且把小鸟的外形通过彩印等大的方式剪下来,配合弹簧和超轻黏土固定在“窗户”里面,分层粘贴好,当学生打开窗户的时候,由于弹力,小鸟们被弹射出来,就像真的飞出来一样;而外部的教室环境中则通过多媒体播放小鸟的叫声,声、形结合,学生在这样惟妙惟肖的情境设置中情感被调动,情绪被激发,好奇感爆棚,由此开启了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教师声情并茂地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感觉到被尊重,因此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入的图片源自大自然中真实的鸟类形象,这样的鸟儿更自然、更有说服力,学生会被老师用心、用情的情景设置而感动,也更愿意到前来细细观察,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很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之中,为接下来的高质量学习埋下伏笔。

二、巧妙运情,谋思设境

《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又指出:“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当学生对某一概念不很确定、易与其他概念混淆的时候,根据美术学科“视觉性、实践性”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设置教具创设情境让学生小组探究、操作体验。

案例2 《鸟的纹样》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不同鸟的纹样作品,同学们似乎能够得出变形和夸张的不同概念,但是否只能这样变形,还可不可以变成其他的样子?夸张有限制么,一只鸟的外形最大能够夸张到怎样的地步呢?”学生被老师更进一步的提问怔住了,意识到原先得出的结论看起来并不深入,似乎还有可探索余地。这时,教师说:“请同学们打开信封里弹力纸折的鸟儿,四人小组体验、探究,你们能把它变成什么样?”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相互协助,一会儿张开小鸟的翅膀;一会儿伸长小鸟的脖子,并作弯曲的状态;一会儿扭转小鸟的双腿,摆出适合圆形的样子。摆完这个造型之后,又重新来过,不断尝试研究摆出另一个造型。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协助摆动教具,得出生动的、丰富多彩的答案。由于美术知识的广博、宽泛,学生的学习所得不应局限于某一既定的概念,教师应该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精心设计教学、教具,巧妙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探究中来,转移学生对概念的既定认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所获知识更加牢固,也会滋生创新意识的可能。

三、迁教移情,转景化境

“迁移”作为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学术成果,常常被引用在美术教学中。从迁移教学到移情创作,再转化展示区的情境,是教师们要为之做深入的思考。近年来,平面的展示情境逐渐向立体的情境转化,甚至生成一种“环境育人”的导向。

案例3 《有生命的石头》

教师在引导学生将石头进行模拟、添画之后,一枚枚普通的石头被学生演变成一小尊佛像、一只埋头的小猫、一只漂亮的瓢虫、一座座奇形怪状的房子……如何把这些变化了的石头作品展示呢?这时教师掀开布帘,一座1.5米高、底部直径1米左右的“小山”映现在眼前,小山里若干个小洞窟,刚好可以摆放学生的石头作品……

案例4 《蚕文化工坊》

营造蚕桑氛围的实践、展演场所,配以白墙黛瓦、葱郁的桑树为环境场所,根据蚕的一生和学生艺术创作的阶段,设置“春生、夏荣、秋韵、冬语”区域,给学生代入感,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移步换景”的环境中创作作品、展示自己,培养自信、积淀能力,孕育美好心灵,润化美好品格,提升审美品位。

在案例3中,教师成功地教授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赋予石头“生命”,并且将生命的概念移情到作品的展示——石窟洞穴中来,使得学习与展示融为一体,这种情境的展现调动学生争相展示自己的积极性,学生为将作品展示在洞窟中来而自豪,因此培养了自信心。在案例4中,将展示作品的情境扩大至创作环境,使得学生、作品、展示、背景融为一体,使学生身在其中、身临其境,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主角”的扮演中,学习的质量自然会提升。

四、拓展抒情,点解升境

每一节课的最后拓展环节,可以理解为课的升华部分,也是课堂的“点睛”部分,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巧妙设置情境,让学生自由、放松地表达情感,则不仅会使整节课前后呼应、完整而贯通,也能充分地愉悦学生心情,润化心灵。

案例5 《动物面具》

本节课学生制作了动物面具之后,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森林里动物聚会”的音乐和图片背景,对学生说:“动物森林聚会开始了,请同学们戴上你做的动物面具,表演出合适的动作,围绕教室,来参加舞会吧!大家Happy起来!”同学们兴高采烈,有的模仿狮子张牙舞爪,有的模仿老虎发出吼叫声,还有的模仿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整个教室变成欢乐的海洋!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有效利用拓展的一两分钟时间,仅仅通过音频、语言营造的情境,就能够点明本节课主题,使学生充分释放情感,愉悦身心,升华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天外来客》,当教学目标达成后,仅剩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天外来客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样和它们相处?”学生说:“我会带它去超市!”“我会送它毛绒玩具!”“我会和它们一起玩!”学生充分认识到外星人是我们的客人,我们要和它们友好相处,这样的点拨拓展不仅点题,让学生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且也在孩子们心中培植了良好的价值观,提升情感态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范围广、运用环节多,是美术教师优化教学质量的常用手法、重要手段。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在每一处教学环节中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那么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效提升,会在孩子们心中根植美术核心素养,使美术真正走入儿童的心灵,成为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小鸟美术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美术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感悟三角形的高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