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伦理观

2021-11-10

大众文艺 2021年20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共生洪水

王 献 袁 来

(1.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2.绿地集团安徽房地产事业部,安徽合肥 230000)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水青山”指的是自然生态,“金山银山”指的是利益,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类长远的利益。景观设计师作为“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践行者,要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做到尊重自然、节约自然资源,首先就要建立正确的设计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

一、生态伦理观的定义

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生态伦理观”的定义是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协调发展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对自然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生态伦理观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升到伦理道德的层面,从而起到约束的作用,避免人类发展破坏自然生态。生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以道德的方式反映生态存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优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整体、和谐、互利,从而建立整体人文生态的价值观,有利于驱动全社会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二、建立生态伦理观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早期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导致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形势严峻,雾霾、内涝频发,2018年全国有83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直接经济损失1615.47亿元。要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就要呼吁在全社会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设计师通过设计成果作用于社会,要高度重视设计的社会意义,发挥引导、教育的作用。景观设计师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肩负社会责任,率先建立生态伦理观,才能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践行生态设计、适度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景观设计师建立生态伦理观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本科教育中,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开始就要引起高度重视。贯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0 年工作要点》,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是在培养理念和技能同时,更讲求塑造良好的设计师品格,肩负社会责任,强化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在做设计时,忽视场地现状研究的重要性,对于场地原生资源视若无睹,“大开大凿”;二是沉迷于造型、色彩、材质,盲目堆砌元素。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生态伦理观的缺失。要想建立生态伦理观,简单的学习几种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文化根基、国家政策、专业理论、设计实践等层面出发,构建完整的学习系统。

三、生态伦理观的文化根基

探寻我国文化根基,传统文化极具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消除了主、客体,是人与自然理想关系的高度概括。道家的生态智慧在于对自然万物、相互关系、自然变化的重视。《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指出自然万物能够整体循环、生生不息是遵循于“德”,即自然中的伦理。“自然无为”讲求人类建设文明、谋求发展时应遵循“德”,顺应自然规律、自然发展,不强求、不干扰。

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参赞化育”,从内在德性出发,强调提高人的内在修养,最终建立人类生态责任的思想,既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天人合德;又强调要重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裁成”“辅佐”,做到并育而不相害,即和谐共生。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对于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具有“德行兼备”的指导性意义。

四、生态伦理观的实践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充分贯彻落实生态伦理观,其中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法,极具现实借鉴意义。例如宏村的人工水系规划,强调天人合一、因地制宜。设计结合场地原有竖向高差,引村外水系入村中,从各家各户门前流淌而过,方面村民生活,最后再流出村外汇入自然水系中,实现水系循环。更值得学习的是,水口控制流量、南湖调蓄自净,做到“取用有节”。巧妙的水系规划起到调节村落气候、防洪减灾、蓄水抗旱等作用,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利用水资源时的智慧,实现了人与水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自然灾害影响城市建设发展,面对不合理开发导致的灾害,要从源头着手解决,修复生态系统循环,发挥自然调蓄的功能。例如城市内涝,一方面是因为极端降雨天气频发,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建设缺乏对水文循环的重视,自然水系被缩窄、阻断甚至填埋,失去调蓄雨洪的功能。大面积不透水的硬质铺装破坏水文循环,大雨时主要依靠“灰色”基础设施来排水,导致逢雨必涝、旱涝急转。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优在着眼全局,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保护、修复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重在提升城市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适应力,塑造良好的弹性与韧性。这要求城市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立足均衡开发与环境保护,以保护生态循环和以人为本为原则,做到低干预、低影响,充分发挥景观绿色基础设施机制。“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展开,大幅缓解城市内涝现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图1 八咏桥(图片来源:土人设计)

而在面对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灾害时,不能与之抗衡,要以自然的方式解决,提高耐受力。我国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教授提出“与洪水为友”的理念。他带领“土人”设计的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实现场地生态弹性,取得良好成效,以实践证明海绵城市极端措施——城市与洪水为友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金华燕尾洲公园处于义乌江与武义江交口,雨季常年受到洪水侵袭,设计师基于保护河漫滩生境,连接城市人文脉络,匠心独运的采用以下策略:一是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场地原生地形和植被资源,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塑造多样化生境。植物群落设计采用抗性强的乡土植物。另外,补充能够优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完善生态系统,提高质量和稳定性。二是设计与洪水适应的步行桥。设计师设计连接城市两个片区和公园的步行桥“八咏桥”。以金华当地民俗文化中的“板凳龙”为原型,造型飘逸、极具特色。主要桥体在2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之上,保障在洪水时的通行(如图1)。三是构建梯田种植带(如图3)。场地原有的硬质防洪堤(如图2)破坏生态系统,设计师将其改造为多级可淹没梯田种植带。洪水袭来,增加了河道的行洪断面,减缓了水流的速度,缓解了对岸城市一侧的防洪压力。洪水退去,给乡土植物留下了丰富营养。同时,蜿蜒的挡土墙又可作为人行步道,市民们在此能够更好地亲水、近水,欣赏野趣盎然的景致。如此设计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适应洪水,以“变”应“变”,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弹性。四是活动区、步行区、车行区采用透水铺装,保障雨水下渗,避免大片不透水硬质对水系统循环的破坏。金华燕尾洲公园体现了设计师的生态伦理观,景观规划设计实现生态保护、文脉传承、场地弹性。

图2 硬质防洪堤(图片来源:土人设计)

图3 梯田种植带(图片来源:土人设计)

2021年7月河南特大暴雨引发深思,面对极端强降雨天气,提高城市水弹性刻不容缓。“海绵城市”正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展现了现代人的生态智慧,建立大生态格局,充分发挥景观绿色基础设施机制,提高城市暴雨时绿地系统蓄洪能力,为应对超标准的特大自然灾害寻求有效、长远的解决方案。

生态伦理观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道德领域加以规范约束,景观设计师要肩负社会使命,只有建立生态伦理观,才能从系统理论学习到实际景观规划设计落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谋求参赞天地之化育。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共生洪水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又见洪水(外二首)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猛兽威力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