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组织如何提升公关力,促进三次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2021-11-09

公关世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非营利公共关系共同富裕

近日,社会对第三次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相关议题十分关注,我国各部门都在研究与这两个主题有关的实施办法,各大媒体也纷纷介绍相关内容。在慈善领域方面,壹群公益也曾邀请过好几位社会治理的专家推出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资深国际公关专家、台湾世新大学公共关系暨广告系教授张依依博士,针对慈善组织如何提升公关能力,以促进第三次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这个话题,谈谈她的想法。

【专家介绍】

张依依,曾任:台湾经济日报《公关人语》、《大中华营销》专栏作家、台湾工商时报《公关人》及中国时报《公关人》等四个专栏的专栏作家,美国AboveCable. com公司公关总监,及台湾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公共传播系」、世新大学「公共关系暨广告系/所」系主任。台湾公关杂志社社长、公关杂志社总编辑,及台湾财团法人「公共关系基金会」创办人暨三任执行长。此外,张教授曾为中国公关协会学术委员会、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获 “公关教育廿年杰出贡献个人奖”(中国公关协会颁发);首届中国公关十位杰出人物奖;获17PR. COM/北京大学公共关系协会/人民大学公共关系协会举办「2009中国公共关系百人奖」;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荣誉学会Kappa Tau Alpha会员。曾至北大、复旦、中山等国内各大学,及芬兰和印度尼西亚的大学做过许多专题讲座。

【专家观点】

张依依认为,一般而言,企业都是利己的,营利是企业最主要的目的。但是一味营利(“单赢”)而枉顾其他的结果,会与社会大众的福祉相抵触,如带来污染、破坏环境等。公共关系这门学问,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运而生,发展出把受众的利益也考虑进去的“双赢”思惟,亦即企业不仅考虑利己的本质,追求合理的利润,也考虑利他。“利己利人”是公关最初始的理想,也是最终的目的,希望组织和所处的环境与社会大众,能达到共存共荣。这样组织/企业不仅会获得好形象,民众和社会也会因而受益。这种独特的“非零和”理念,与习主席此时提出的“共同富裕”、“三次分配”主张,不谋而合。因此当她第一时间注意到大陆报导这个新闻时,非常吃惊,心想这不就是公共关系很久以来在追求的东西吗?

当然,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对共同富裕有很完善的规划,例如腾讯将投入五百亿专项计划,在乡村振兴、增加弱势者收入、基层医疗体系、均衡教育等民生领域,提供帮助。而阿里集团,则打算在2025年前投入一千亿人民币成立专责机构,对高质量就业、关爱弱势群体,和发展基金等方面努力。以上都需要时间、金钱和人力长期投入,最终希望协助政府造就一个纺锤形,即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财富结构,并重点扶植值得拉拔的中小企业,尤其制造业。

张依依认为,除了常设专责机构之外,只要监管得法,“非营利组织”(NGO/NPO)如基金会、协会等,也是可行的方案。因为NGO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进步所衍生许多政府力有未逮,如:环境破坏、教育缺失、贫富不均、老年照护、乡村衰败等问题最好的辅助机构,可以从旁协助政府施政,解决各式问题,让政务更趋完善,达到政通人和。

张依依表示,世界上有许多社会公益,都是透过非营利事业来实现的,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环。而企业的社会责任,正是公共关系这门学问一个主要的功能与目的。正因如此,公关才是举世所艳称、追求双赢的学问与志业。而社会责任的观点,与上述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等理念,在精神和做法上,是完全相通的。尤其三次分配,主要即针对高收入人群,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的方式,对社会的资源和财富,做优化分配。这简直和公关不谋而合,难怪以前就有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公共关系含有社会主义的色彩。

其实这几年中国的政府,已经做了不少符合社会责任精神的工作,如扶贫、支教、振兴乡村等,举凡光彩事业,几乎都属于公益慈善的范围,也都是公共关系社会责任理念的实践。此外,张依依指出,由于非营利事业本身就是公益性質,也有示范作用,因此在做法上,可以带头使用回收再生纸、爱惜食物、使用环保永续材料,绿电等,这些作为也有助机构本身的形象。

至于在实际的操作上,要注意什么呢?为了要能发挥理念,吸引参观者,招募义工,所以非营利机构还是得注意其“新闻性”,也就是所办的活动,还是需要被看见、被知晓、被传播。张依依表示,在新闻报导的操作方面,最重要就是“关连性”,也就是活动本身要有一个简短响亮好记,并且价值拉到很高的名字或口号(例如:和谐、和平、孩子、爱、希望、真善美等等);而所办活动跟所合作的机构,及该机构所从事的行业,也要有所“连结”,这一点非常重要。

其次就是策略性的思考活动主轴,例如和烟草公司合作,就要设计个有助“健康”的活动,“健康”就该是这类产品的永久主轴,因为烟草是破坏健康的。假如要跟矿泉水合作,慢跑或马拉松就十分合适,因为都有益健康。如果跟保险公司合作,就要设计个艺术文化活动(跟美好生活、事物相关),因为保险公司最终在追求一个美好有保障的生活。再不然就是送书到偏乡,帮当地的儿童打开一扇窗,带来希望。如果要和高新科技公司合作,就很适合办教育性质的活动,或提供奖学金等。换言之,所有的策划都是有所本的,是依据研究和企业属性而来的,而非拍脑袋想的。

如果是NGO单独办活动,不与营利企业合作,举例,一个要推销杭州的NGO,就可以发新闻讲个“行在”(南宋杭州旧称)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也许所办的活动只是演绎杭州一条巷子,一栋建筑,或一个习俗,但因为能与南宋扯上关系,就会吸引好奇的人来参加,久了就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风貌。如果一个NGO持续做相类的事,所办的活动彼此相关又个个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主轴,久了就自成品牌,而有了固定的跟随者,最终就能发挥影响力,共构美好生活。

这就是慈善公益事业的公关力,也是NGO最有意义的地方。

猜你喜欢

非营利公共关系共同富裕
Bringing clean water to millions 净水进万家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