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第一代室内设计师的思想与启示
——从沃尔夫的《高品位住宅》谈起
2021-11-09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
楚 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
左 琰 (通信作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设计师艾尔西•德•沃尔夫(Elsie de Wolfe),作为美国室内设计界第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女性,开创了室内设计咨询行业,促成了从繁复装饰向简约舒适的室内风格转变[1-2]。《高品位住宅》(The House in Good Taste)作为沃尔夫的设计文集,其表达的简洁舒适的家装设计理念持续了一个世纪,不仅影响了高端住宅设计,也影响了一代大众的审美品味。书中文章最早发表于Good Housekeeping 和Delineator两本女性杂志上,面向女性为主的读者群。作者以其敏锐独到的设计思想和通俗平实的语言,为大众提供现代高雅的设计理念和切实可行的装饰方法,并且面向新兴中产阶级,描绘了一派令人向往的居家生活景象[3]。书中呈现了室内设计的目的等最本质的问题。本文从最经典的室内设计文集入手,探索第一代室内设计师的思想及其对当下的启示。
1 背景
19 世纪中后叶的美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的急速发展,使美国的经济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全球范围内占比高达1/3。工业发展刺激经济的同时,一方面推动了消费文化急剧扩张,另一方面催生出大量中等收入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以此彰显自身社会地位和审美品味,而居家装饰成为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随着建筑美学领域扩展至住宅室内装修,室内设计逐渐演化成为一个独立领域。到二十世纪初,室内设计和装修作为一种职业,逐渐被市场和学术界所接受。
沃尔夫的出现由此被视为历史的必然。市场需求、社会推动以及学科发展与细分,都导致室内设计成为建筑设计领域和时尚文化领域的交叉分支,新思想和新方法呼之欲出。1904 年,沃尔夫完成了第一个委托项目——殖民地俱乐部(现美国戏剧艺术学院)。沃尔夫放弃当时普遍认可的繁复装饰,采用简洁装饰和轻质面料,将艺术性与功能性结合。这项开创式的高端女性沙龙的室内设计,不仅极大推动了设计师的事业发展,也催化了整个室内设计产业的繁荣。1910 年,40 岁的沃尔夫开创了一个新的行业——室内装饰咨询,并从此一举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开创者和领航者。
2 沃尔夫的设计思想
作为“影响美国装饰品味50 年”的标杆人物,沃尔夫在《高品位住宅》一书中,表达了她对室内设计的深刻思考、创新策略以及对社会变革和生活方式转化的预判,本文将其总结为三点。
2.1 恰当、简洁、协调
沃尔夫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设计原则——恰当、简洁、协调。典型作品如图1 所示。受到芝加哥学派“形式追随功能”的影响,在当时繁复装饰风格盛行的室内设计界促成了一次颠覆性的革新,并且影响了大批室内设计师和室内设计项目。
图1 “恰当、简洁、协调”的大厅
(1)恰当。不一味地追求某种风格元素的堆砌。房间内每一元素、色彩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适时适量地出现。相反,不合时宜的装饰品叠加,将会把房间变成收藏品的仓库,空间自身的意义也大打折扣。
(2)简洁。“装饰房间也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1],与近些年日渐兴起的“断舍离”生活理念异曲同工。沃尔夫强调要与繁复的装饰风格决裂,认为这样对环境氛围营造百害而无一利。除了装饰带来美感,“建筑本身也装饰了房间”[1],简洁的空间环境更能体现出装饰的意图。
(3)协调。房间内各要素的尺度、色彩及材料等特征需相适。如若不然,即便是极其高贵绝美的艺术品也会毁掉这个原本可以温馨和谐的小屋。道理看似简单,其实需要设计师理智的宏观把控,需要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除了以上三原则,作者还非常注重物理环境的打造,“充足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和舒适性是我在每个房间里都要追求的三样东西”[1]。不同于19 世纪美国人常见的密闭的家居空间,作者重视人的体验,首先塑造基本的物理环境,对人工照明、供暖系统、通风等给予了充足的考虑,服务于人的舒适体验,成为设计最为基础的要求。
2.2 功能优先
作者也明显受到这一时期的建筑学派影响。尤其是19 世纪后半叶兴起的芝加哥学派,倡导“形式追随功能”“立面简洁明确”等新思想,而与之截然相反的古典复兴与折衷主义的主导理论也渐渐落下帷幕[4]。沃尔夫的价值观正是形成于这一思想交替的时代。她把握住了功能主义时代的新风向,甚至早于赖特等众多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以其独特的眼光和经验推动室内设计界的革新。正如沃尔夫所陈述的:“我坚信房子舒适性的所有问题起源于对房子服务性功能的仔细规划。”[1]正是强调“功能优先”和“精细化设计”,将室内设计的重点从家具和装饰转移到建筑层面。打造物理环境同美学塑造同样重要,提升品质的同时,也须改善宜居性和舒适性。
2.3 性别平等
作者跳出时代枷锁,认为女性作为独立的群体也会在居家和室内领域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如沃尔夫一开始在书中阐述的那样,家是女性的舞台。室内设计也因为与女性才华的天然匹配以及与家庭生活紧密联系等特点,成为女性挑战男性主导的设计领域所迈出的第一步。其时,性别平等正是美国社会涌现的重要思潮之一,旨在挑战传统枷锁的沃尔夫以其不卑不亢的姿态,将女性的美学认知天分转变成一种产业[5],并通过文字向世人传递女性的才干和常被忽视的贡献。
作者在书中扮演的并非单一的女性角色,同时也是一个独立职业女性,专业的家装设计师,以及一个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女子。对自己房子装饰的讲述,往往从“写便签”等日常事件出发,毫无距离感的关怀设计,感受女性细致入微的特性,同时又与日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采用这样的多重女性身份,让读者在陌生感与熟悉感之间游离,满足读者对上流社会光鲜生活的幻想,同时也保证触手可及的现实。
3 室内设计的风格特征
书中的文章最早发表于Delineator 杂志,向世人传播室内设计新思想,行文流畅,轻松活泼。作为沃尔夫的文章合集,每个章节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衔接关系,设计理念、经典案例、装饰要素及房间类型无所不有。不管是设计从业者还是对自家装饰有要求的普通民众,都可以从这本书获得从理念到配色,极其全面的认知提升。本文总结了作者对室内设计风格的观点,主要是前卫现代、理性克制、尊崇历史以及向往生活。
3.1 前卫现代
现代性一方面体现在设计思想上。作者一定程度上受到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等现代设计大师的“日常性”“整体性”影响[6-7],并将其理念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强调房间功能的适应性和舒适性。虽未深入到厨房、浴室等功能性房间,但有关起居室和卧室的论述足以反映作者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和对“功能适应性”的追求。现代性的另一方面是对女性地位的认知,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突出作用和设计的特殊才华,指出室内装饰正是一个展现女性才华和魅力的舞台,一定程度上鼓舞了20世纪初美国城市家庭妇女去勇敢追逐理想生活。
3.2 理性克制
坚持“恰当、简洁、协调”的设计原则,与繁复的维多利亚装饰风格决裂。作为一名专业设计师,沃尔夫有着强大的控制力,考虑整体效果,同时对装饰保持理性克制的态度。一张富有质感的印花棉布,一件精美的雕花家具,抑或是一个瞩目的装饰中心,通过家具元素的配合和场景的营造,可以干净利索地完成整个房间的设计。
3.3 尊崇历史
历史痕迹的层层积淀是最自然动人的装饰,不论是古老的中式地毯,古典的四柱床,还是经历过百年历史洗礼的木结构住宅,它们自带宁静的气氛和历史沉积的丰富质感,是房间里最有典雅风范的元素。历经时代变迁而不老,留下的历史遗存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3.4 向往生活
“一点灰绿色的苔藓在黑色的岩石上,一片黄色的蒲公英,粉红色和白色尖头的蜀葵,橙色的蝴蝶悬停在一茎翠雀上。”[1]沃尔夫是艺术家,也是生活中的诗人,她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也有从身边的寻常中发现奇妙场景的才华。沃尔夫试图强调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的升华,更是表达一种生活态度,是让“美好”成为生活主旋律的寄托和希望。
4 结语
作为第一代现代室内设计师,沃尔夫突破了性别、审美观念及传统室内风格的枷锁,开辟出一片装饰领域的新天地。她将“功能主义”的实用理性与女性气质的浪漫舒适相结合,以此作为她的设计哲学。她既实用又浪漫、既高级又切实的创作理念,引导了一个时代的家装设计。其以室内环境的功能性和宜居性为基本要求、以美学价值为提升目标的设计理念,以及全面实现室内设计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设计取向,依旧具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