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高温天气对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影响

2021-11-09马龙山东省淄博市太河水库管理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淡水鱼鱼群鱼塘

文│马龙(山东省淄博市太河水库管理中心)

近年来,受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全球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区域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021年夏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了长达数月的干旱高温天气,对北方区域的淡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时间较早,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增长点,但受区域经济与技术方面的限制,目前多以散户养殖为主,存在对突发性环境风险应对能力不足的问题,亟须总结极端天气下的养殖经验,为后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因此,本文内容及应对策略对提高北方淡水养殖业环境适应力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提升北方淡水养殖业生产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持续高温天气对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影响

1.缩短鱼类成长周期。持续性高温天气可使水体温度升高,对北方淡水养殖业影响突出。水体作为淡水鱼类生长的惟一环境,其温度层面的变动将直接作用于淡水鱼本身。淡水鱼属于冷血变温动物,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必然会导致其本身体温的增高。北方淡水养殖业所养殖的鱼类以肉食鱼居多,此类淡水鱼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对于温度变动较为敏感。持续的高水温环境变化会在淡水鱼生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起到催熟作用,能够帮助淡水鱼类快速过渡到性成熟阶段,此时淡水鱼的生长幅度明显,而且肉质紧密,味道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2.改变鱼类营养环境。受纬度及地形因素的影响,北方区域高温天气常伴有长日照时间以及高热能辐射率。在日光持续性地照射下,养殖鱼塘水体内部的养分及生物将出现大幅变动。一方面,水体温度升高对淡水鱼类的催熟效应将会增加单位时间内鱼类新陈代谢的效率,进而在水体表面形成浓稠的漂浮杂质,降低水体的氧气含量。同时,受我国北方区域所处的地理纬度影响,持续性高温天气还将出现较高的昼夜温差,会使得白昼高强度日光照射的鱼塘水体在夜间出现冷却不完全的分层现象。在该现象影响下,养殖目标鱼群的排泄垃圾将长期处于漂浮状态存在于鱼类的生存环境中,大幅降低淡水鱼类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强光的照射为水体内浮游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繁殖条件,从而导致了养殖鱼塘内水生植物及微生物对淡水鱼类水体氧气的抢夺。氧气是生物体生存重要的营养成分,北方区域养殖的淡水鱼品种主要依赖水体内的溶解氧存活,持续高温时,水中氧气含量受天气情况及昼夜变动的影响将大幅增强,在夏季闷热且阴天的黎明水体中氧气含量会降至最低,一旦其单位数值小于0.3毫克,鱼塘内的淡水鱼类将会面临缺氧,从而导致批量死亡。

3.增加鱼类疾病风险。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夏季,该季节水体中各类原生动植物均处于发育阶段,整体水质富氧量高且生物活力旺盛,为水体中有害病原体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此基础上,夏季持续的高温环境也将加速病原体的繁殖。受北方淡水鱼养殖业经济条件的限制与整体水体分布局限的影响,为保证区域水体面积养殖效益最大化,北方淡水鱼养殖密度较大,在这种条件下一旦养殖鱼群受到病原体感染,区域间易发生大规模鱼类传染性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季度整个养殖区域的鱼类死亡。在持续高温环境影响下,暴发性败血症是北方淡水鱼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群体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水体持续高温所诱发的喜温菌群暴发,被感染鱼群的鱼皮及内脏出现渗血。随着病情的发展,鱼类体表大面积充血,而且出现进食、排泄障碍及活动轨迹异常现象,最终在鱼塘内死亡。

二、北方淡水养殖业应对持续高温环境的对策

1.调节水质。在北方淡水鱼养殖过程中,为提高鱼类生存质量以及降低外界因素对鱼类生长过程的影响,一般7天左右养殖户应加水或者换水一次,水位更换量在15厘米左右,整体水位保持在1.8米左右。在换水或加注新水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水底平静,采取小流量换水,避免将底质冲起。对于深度超过2米的养殖环境可以安装耕水机,提高增氧机使用频率,促进上下水层的交换或水体循环。

2.合理喂养。在北方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喂养方式的改变可以成为调节鱼群生活习惯、改善单位区域内鱼群生长环境的重要渠道。在实际喂养中,养殖人员以少量多次的喂食方法降低投食单位密度,可避免鱼群在饵料吸引力作用下出现大规模聚集,从而影响区域氧气含量,还可以有效规避鱼类争抢饵料导致鱼鳞损伤。此外,根据养殖户间不同的鱼塘水位差异和投饵时机,养殖人员在投喂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控制具体的投食时长与总量,必要时还可以在投喂完成后向塘内投放杀菌消毒类的预防性药物,以防止高温状态下饵料变质。

3.调节养殖密度。北方淡水鱼养殖户养殖过程中,对养殖密度往往缺乏规划,大多数养殖户均采用鱼塘承载的最大极限进行淡水鱼饲养。因此,持续性高温时,养殖户对养殖密度的调整是应对高温养殖的首要策略。一方面,养殖人员需要及时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对接,参照具体养殖鱼类品种与养殖区域容积对鱼塘内鱼苗密度进行重新评估,对于超出承载限额的鱼类及时进行分塘处理。另一方面,养殖人员应当在夏季来临前预先对养殖区域池塘进行清淤处理,避免底部环境恶化或大量淤泥对池塘有效容积的侵占。

4.规避事故发生。在北方淡水鱼养殖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养殖户减产或绝收,尤其在持续性高温环境下,需要重点规避。第一,养殖户在夏季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大对鱼塘的监控力度,尽可能详尽地记录鱼苗生长过程中的行动表现及包括鱼塘水质、温度在内的基本信息,一旦鱼群出现异常现象或水温、水质出现高危恶化预警,养殖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前往养殖现场进行有效干预,以将病害事故的影响降至最低。第二,养殖户在夏季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大养殖技术的投入,尤其在对鱼群药物施用方面,养殖人员需要额外加强与区域技术人员的联系,审慎选用所使用的药物种类以及用量,防范由于技术失误导致的鱼群伤害。第三,对于已经出现的鱼群规模性感染,养殖户应当第一时间对病鱼进行打捞,同时向鱼塘内撒漂白粉以控制细菌进一步增殖。对于病死或病重鱼苗,养殖人员应当在远离养殖区域的地方进行焚烧与深埋。

5.强化消毒防疫。在北方淡水鱼养殖过程中,为提高杀菌、除菌效果,降低外界菌群对鱼类营养物质的抢夺,养殖人员可以向水体撒生石灰改善水质,一般用量为每15天1立方米水体撒25克生石灰。同时,为了改善水体的微生物环境,还可以采用增加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方式提高水体微循环能力。

6.加强鱼类抵抗力。在北方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夏季是鱼群致病病原体暴发的高峰时期,除了采用药物投放的方式抑制病毒性病原体的规模化暴发外,还需要充分发挥鱼类本身的抵抗能力,降低过量药物对水体及鱼肉质量的影响。一方面,养殖户应在鱼苗投放阶段选用存活率高、耐菌性好的优质鱼苗,并根据时节特点选择水温水质品质较好的时段投放。另一方面,养殖户在鱼苗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夏季鱼类生长的不同时期阶段,对鱼粮进行科学配比,为鱼类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以应对持续高温下水体环境中各类病原体的侵害。

三、结束语

研究在持续高温天气环境下淡水鱼类所受的影响,能够提高北方淡水养殖业对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可以在极端天气下稳定产量,增加本地养殖户经济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淡水鱼鱼群鱼塘
鱼塘的面积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携手院士剑指淡水鱼育种业!渔美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达成合作意向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鱼群漩涡
巧建鱼塘
植树
基于改进鱼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光伏阵列多峰MPPT控制策略
好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