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在洱海生态廊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021-11-09吴正桥李有起郭英卓
吴正桥 李有起 郭英卓
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具有供水、发电、农灌、渔业、航运、旅游和调节气候七大功能。洱海作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孕育了大理地区近4 000 年的文明历史,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洱海生态廊道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标志性工作,是新时期国家对于洱海保护提出的新举措、新要求。洱海生态廊道工程的建设正是从提升洱海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出发,通过恢复和改善洱海湖滨缓冲带生态系统,进一步削减入湖污染物,改善洱海水质,促进大理市社会经济及洱海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范,该项目建设对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大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实现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洱海水生态存在问题及治理现状
洱海地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洱海流域位于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境内有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西洱河及苍山十八溪等大小河溪117 条。洱海流域面积2 565 km2,湖面面积252 km2,湖岸线长129 km2。洱海属大理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
洱海所在大理市曾经是南诏国、大理国等国都城,历唐、宋两朝达500 余年,目前为云南省滇西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休闲度假胜地、滇西中心城市的生态文化绿心、滇西中心城市的旅游核心区以及面向东南亚的旅游集散中心。大理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十三五”期间,洱海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水环境问题:流域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与调整,农村面源、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尚需完善,流域低污染水净化系统还未构建,主要入湖河流清水产流机制急待建立,洱海湖滨生态系统亟需修复和改善,流域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为了保护洱海生态环境,2017 年起大理州政府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七大行动”,并在整个洱海流域逐步构建起了截污治污五大体系(见表1)。洱海的湖滨缓冲带作为整个洱海保护体系的最后一道污染物拦截防线,也是洱海最重要的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表1 环洱海截污治污五大体系
2 规划设计理念及治理思路探究
洱海生态廊道规划设计以“人退湖进、分区分类、多层修复”等理念为主,突出湖滨缓冲带治理对环洱海生态治理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包括:
(1)坚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立足于洱海自身特征,将保护好洱海的生态环境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营造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共生的洱海生态圈。
(2)坚持大理洱海共生体系理念,按照洱海“三线”划定,梳理好洱海区域空间格局,从洱海整体生态系统出发,统筹整合各个子系统进行协同设计,最终实现以洱海的生态价值带动大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坚持洱海流域系统保护理念,以流域生态系统为整体,将洱海湖滨缓冲带作为洱海最后一道屏障,重点实施湖滨生态修复,将洱海打造成为全流域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水城相融协调发展的典范。
(4)坚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工程处于生态敏感性极强区域,工程设计基于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采取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的工程设计,实现洱海湖岸生态复苏和水体净化目标。
主要工程措施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环洱海生态廊道工程措施体系
2.1 生态修复工程
湖滨缓冲带生态系统恢复,设计采用恢复生态学中的演替理论进行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措施布置,包括植物群落恢复方案、现有植被提升改造、外来入侵物种清除、实验性沉水植被恢复工程、鸟类栖息地营建方案、鱼类生境保护与恢复措施等。其中植物群落恢复以完全演替系列设计为主,从水域至陆域依据不同功能用地分类进行植物种类和多样性的恢复建设;鸟类的保护以当地优势种为目标,依据项目区鸟类栖息地特征总结,对水域、沙滩、植被等重要生境单元进行布置和设计;鱼类以土著珍稀鱼类的保护为主,主要有鱼类增殖放养点布置、鱼类产卵场和索饵场的保护与构建、封湖禁渔范围等措施。洱海植被群落修复设计主要包括绿化隔离带、乔草防护带、灌草湿生带、挺水植物带和浮叶、沉水植物带5 个部分的建设。如图2 所示。
图2 环洱海生态廊道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意图
2.2 管网完善工程
管网完善工程主要服务于生态搬迁区,对原有洱海岸线部分居民点收集管网破除,统一以重力流形式截流村落污水进入一期截污管道,并最大化以重力流形式将沿海居民点污水接入环湖截污管道。
2.3 生态监测廊道工程
生态监测廊道工程范围为洱海西岸、北岸和东岸,主线道路主要利用生态搬迁腾退区域、部分S221 段、环海东路、机场路部分段、滨海大道和洱海北路,兼具生态保护、健康游憩、资源文化、智慧管理、绿色出行以及绿色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廊道沿线根据需要建设了木栈桥、生态步道、驿站以及桥梁、码头等。通过在生态低敏感区域开展特色观光、滨水景观、亲水休闲等多种性质的生态旅游,将游客引导入生态低敏感区域,避免过多人流对洱海生态高敏感区域造成影响。
2.4 湿地建设工程
湿地净化工程主要包括河口湿地、沟渠湿地、生态净化区及其他湿地节点。本工程共新建湿地197.02 hm2,改造湿地169 hm2。生态净化区工程通过改造现有农田、坑塘等地形,对上游规划调蓄带及现状沟渠汇水进行整合,对开挖凹地内栽植水生、地被植物,在凹地周边栽植乔灌木,形成高低错落物种搭配的植物缓冲带,利用植物的自然作用对上游面源来水进行消纳和净化,从而改善洱海水质。河口湿地主要位于入湖河流的河口处,与湖滨带相衔接共同构建湖滨湿地系统。沟渠湿地处理工艺按照污染源的不同,主要分为“沉淀塘-多级芦苇塘-加强型表流湿地”、“沉淀塘-多级芦苇塘-表流湿地”、“沉淀塘-多级芦苇塘-生态砾石床-表流湿地”等类型。
2.5 湖滨基底修复工程
工程对绿线以内的房屋基础及环海路进行清除及改造,恢复成生态岸坡,变墙为坡、变直为曲、变硬质防护为生态透水,清除面源污染隐患,采取消浪措施及固坡措施保证岸坡的稳定性。根据生态恢复目标要求,在不同区域、不同高程之间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恢复模式,为陆生系统及水生系统创造基底条件。
2.6 科研试验地工程
本工程建设带有湿地修复功能科研试验地共5个,分别为洱海水生植物繁育研究试验地、洱海入湖河口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试验地、洱海水生态系统综合研究试验地、洱海土著水生动物繁育恢复试验场、洱海流域水生态环境研究试验地。
2.7 智慧管理服务系统
依托于生态监测廊道建设智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为政府提供生态监测监督、生态保护及运维管理,服务生态廊道管理,兼顾公众康养休闲需求,为社会大众提供环保科普等,实现对洱海生态廊道各项指标的监测、保护与管理,最终实现对洱海生态廊道运行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
2.8 生态搬迁和安置
本项目生态搬迁和安置涉及居民1 806 户、7 676 人。规划主要采取异地搬迁安置,同时生产安置居民合理配置适量的土地资源,积极扶持引导居民从事二、三产业安置恢复生产生活。沿线村庄结合生态廊道建设整体风格进行了风貌整治、外围交通衔接等补充工程。
通过构建环洱海湖滨缓冲带核心区域生态屏障,有效发挥拦截、净化、缓冲功能,保障洱海水生态安全,打造集生态、风貌、人文、智慧于一体,联接苍山、洱海的世界级高原湖泊特色生态廊道,重建洱海健康湖泊生态体系。同时,积极创新和拓展生态体验、“生态+”、“绿色经济、休闲康养、智慧产业”等新兴环保智慧新经济,打造一种“洱海生态新经济模式”。项目建成后将建设生态廊道129 hm2,植被覆盖率75%以上,湖滨缓冲带修复面积763 hm2;削减污染物总量为:COD 930 t/a,总磷121 t/a,总氮12 t/a;恢复湖滨岸线长度55 km,恢复原有房屋侵占的湖区面积17 hm2,扩大湖区面积10 hm2。
3 洱海治理模式分析与理念创新研究
3.1 治理模式分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在新时期营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的有力思想指引。绿色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2]。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未来一段时期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主要抓手[3]。
大理及洱海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生态环境,以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为抓手,推进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湖滨带社会系统功能的提升,并通过治水、治产、治城的联动优化国土空间功能[4]。结合大理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需求统筹规划,按照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梳理好洱海水生态核心保护区空间格局,把水环境、垃圾、能源、建筑、交通、公共空间、城市功能协同整合,构建一个共生的生态城市,实现大理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洱海治理在发展趋势上契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总体布局。洱海作为湖泊与城市在融合中共生的典范,湖泊生态保护与地区发展建设形成高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保护与开发的天平上达到平衡。通过在洱海治理中遵循“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系统治理”的原则,以“生态+”策略来打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生命共同体。
3.2 核心理念及技术研究
(1)通过采用完整、系统的污染拦截技术,从湖滨缓冲带的生态功能出发,结合现状基底和用地条件,构建了沟渠湿地、河口湿地、生态净化区和雨水花园等梯级净化系统,从农田面源污染净化、河道来水净化、地表径流拦截净化、村庄雨污水净化等方面,对进入洱海的各类面源污染进行拦截处理,充分发挥湖滨缓冲带的缓冲净化功能。
(2)环湖岸线创新性的以“生态材料+生态工法”方式,构建了具有保持土壤、防冲刷防掏蚀、防风浪稳定的纯生态岸线,利用块石、级配碎石、砂砾石、细沙等不同材料的组合,建设适应洱海强风浪条件、频繁水位变化的生态岸线,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工程建设的生态岸线稳定性强,抵御了高水位风浪冲刷掏蚀的考验,净化了入湖面源污染,生态效果显著。
(3)为了实现对洱海生态廊道水质、生态指标的监测,辅助洱海保护管理,兼顾公众康养休闲需求,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GIS 等技术手段为基础,建立洱海生态廊道智慧管理系统,实现洱海生态廊道运行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以及与“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文化旅游平台的有机衔接。
(4)通过充分吸收大理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特色元素,将洱海周边的历史人文及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充分释放生态资源价值,建立与外围交通、城乡发展、环境保护、循环生态之间的有机联系,建设生态隔离、文化特色、充满活力的高品质生态廊道,以洱海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提升促进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及生态融合模式创新理念探索
通过以环洱海“生态+”及生态融合模式创新理念引导行动,结合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洱海保护、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坚持生态优先,遵从自然演替规律,采取“人退湖进”,划定环洱海圈层保护系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采用先进理念和生态融合技术,制定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洱海健康湖滨生态系统;以拦截净化入湖河流沟渠和地表径流污染为重点,建设环洱海区域大海绵系统,构建水环境安全体系;充分释放生态资源价值,建立与外围交通、城乡发展、环境保护、循环生态之间的有机联系,建设生态隔离、文化特色、充满活力的高品质生态廊道;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基础构建智慧运维管理系统,保障洱海生态及水质安全,最终以洱海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提升促进大理的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本文以洱海环湖生态廊道工程规划设计创新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习总书记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及治水新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系统治理”的原则,以湖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确立水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综合统筹湖泊流域开发、治理与保护的关系,使湖泊保护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形成极具云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模式。通过洱海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创新理念与实践,统筹考虑云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从顶层规划引领推动湖泊保护治理与流域绿色转型发展,为我国河湖综合治理及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