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ET的职业能力测评研究与实践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21-11-09胡方霞刘文晶黄河清
胡方霞,刘文晶,黄河清
(1.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2.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1520)
一、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以及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全面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优劣,促进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输出,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合适的职业能力测评模型选取,有助于职业院校全面掌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层次,便于被测对象所在院校全面了解被测群体的培养现状和问题,进而促进相应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文采用COMET职业能力模型,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双高专业群”核心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为期3年的人才培养质量追踪。通过对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和诊断,定位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方便能够及时闭环修正,旨在促进我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进而提升我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质量。
二、COMET职业能力模型
COMET职业能力模型起源于德国,是“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测评项目”的英文缩写[1],中国的部分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在2008年开始就参与了COMET职业能力测评项目的研究。该模型已经在我国四川、北京、广州多地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目前已成功应用在金砖国家和我国部分国内竞赛中。COMET职业能力模型的应用在引领职业教育方向,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朝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向发展,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快速推进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三维能力模型是COMET职业能力诊断的基础,具体包括能力维度、内容维度和行动维度3个方面,如图1所示[2]。其中,能力要求维度是衡量测评对象职业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定义了测评结果的解释框架,包括名义性能力、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和设计能力。能力内容维度定义了测评内容的范围,按照新手→生手→熟手→能手→专家的层次结构进行定义。行动维度则定义了测评解决方案从制定到实施的完整过程。
为了便于测试题目的开发,明确测试任务解决方案的方向和评价体系,COMET模型提供了8项二级能力指标[3],如图2所示。由于图1中所提及的名义性能力位于能力水平的最低一级,处于这个能力级别的测评对象已经属于风险人群,不具备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因此不再对名义性能力设立二级评价指标。能力级别与能力指标的含义如表1所示[4]。
图1 COMET职业能力模型
图2 职业能力的水平级别与评价指标
表1 能力级别与能力指标的含义
续表
三、职业能力测评过程
(一)测评对象
为了有效衡量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高专业群”核心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测评对象确定为该专业毕业班学生。其中,在2018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班中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为50名,为了使结果更具有一般性,在2019年和2020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班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均为150名。每次测评结束后,我校将根据测评诊断分析结果,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闭环优化。
(二)测评工具
COMET职业能力测评按照专业类别,以笔试形式进行,学生需要完成3套试卷的作答,具体包括:1套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开放式综合测试题目、1套背景问卷和1套学生动机调查问卷。
1.开放式综合测试题目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3次测评所用的开放式综合测试题目由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均源自物联网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需求,与实际工作任务一致,且符合职业院校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能力测评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所以被测对象无需提前准备。被测对象需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任务解决方案,并把最终所选用方案的理由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述出来。在解决方案中可以采用表格、清单、草图等技术语言增加方案的可读性。由于测试题目是开放式的,所以没有固定答案,允许考生给出不同的答案。
2.背景问卷
背景调查问卷作为测试题目的补充,目的在于获取被测对象的背景特征、所在院校实训情况和企业实习情况,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背景问卷还包括用于测量职业认同感的题项,对职业认同感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职业承诺进行评价。
3.学生动机调查问卷
动机调查问卷主要考查学生对测试任务的认识和感兴趣程度,以及了解完成开放综合测评任务的时间和学生对非常重要的目标所付出努力的程度。
(三)评分过程
每次测评结束后,组织15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对测评试卷进行打分,严格按照评分模板给出的40个观测点进行评分,评分模板如表3所示。为了保证评分者间信度,每次评分之前,我们都组织了一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抽取4道练习题目供评分教师进行评分练习,各年评分者间信度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各年的评分者间信度都达到了良好的要求(评分者间信度Finnjust得分0.5以上为及格,0.7以上为良好)。评分者间信度令人满意,且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说明我校在对COMET职业能力测评中评分教师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测评结果
(一)总体情况
2018—2020年参评学生整体职业能力水平分布如图3—图5所示。可以看出,处于名义性能力水平阶段(风险人群,不能满足基本工作要求)的学生人数比例由最初的22%降到了9%,呈逐年递减趋势。处于功能性能力水平(具备岗位基本能力)的人数比例由最初的76%提升到了84%、过程性能力水平(满足企业层面的过程性能力)的人数由最初的2%提升到了4.5%,设计能力水平(最高级别的职业能力)的学生人数由最初的0%提升到了2.5%,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我校通过引入COMET职业能力测评工具,在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图3 2018年参评学生整体职业能力水平分布
图5 2020年参评学生整体职业能力水平分布
(二)能力轮廓
近3年参评对象整体职业能力如图6—图8所示。从参评学生总体的职业能力轮廓图来看,在初次使用COMET职业能力测评工具获取人才培养质量诊改信息的基础上,我校在闭环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20年相较于2019年,学生在各个维度的职业能力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上升趋势减缓。如何突破现有培养形式的限制,找到行之有效的进一步显著提升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参评学生在各个维度的能力上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这也是几乎所有职业院校都面临的问题,即相较而言,功能性能力最优,过程性能力次之,设计能力最低。
图6 2018年参评对象整体职业能力轮廓图
图7 2019年参评对象整体职业能力轮廓图
图8 2020年参评对象整体职业能力轮廓图
从8项二级能力指标来看,参评学生整体在任务结果的直观展示方面、满足任务基本要求的功能性方面和使用价值导向方面表现优异,在经济责任感方面、跨部门/领域合作方面表现平常,在社会接受度、环保性和创造性方面表现较弱,还需进一步提高。上述结果表明,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在对接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培训方面表现较好,所培养学生均能满足专业相关岗位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解决方案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性和全局性方面表现一般,所培养学生在经济责任感上有所欠缺;培养学生在诸如施工安全、事故防范等社会因素以及环保性和创新性方面表现较弱。
本次测评结果为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后续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指明了改进的方向。该专业将继续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互嵌的双元育人模式,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岗位对接职业能力水平的同时融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应急技能以及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的知识,并且不定期邀请企业人员来我校开展与上述内容相关的讲座。在注重创新思维培养的同时,可通过制定课堂奖励策略以激励学生独自或者超额完成实训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可通过压缩学时、精选课程内容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各类技能竞赛中去,积极营造一种以创新为主的学习氛围,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背景问卷
背景问卷结果表明,测评在实习实训中得到反馈,帮助了较多的学生。学生职业技术水平提升效果显著,说明在实习实训环节,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提升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实习实训环节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界定,最大限度地发挥指导教师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方面的效用。
(四)测试动机
测试动机结果表明,参评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在半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之间,并且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与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没有明显关系,这说明测评结果基本反映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有近一半的同学对测试有兴趣,觉得测试任务有用,测试任务与其职业有关。
五、结论
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双高专业群”核心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采用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与物联网企业合作开发测试题目,随机抽取本专业2018—2020年毕业班的学生样本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持续跟踪,并根据测评诊断结果闭环修正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结果表明: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可有效促进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升该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质量。接下来,我校将根据最新一批参评学生的职业能力测评诊断结果,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旨在借助于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促进我校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同时为我校其他专业及同类院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