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 “从游” *
2021-11-09李成晴
李成晴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中心,北京100084)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曰: “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围形势景色,各自写下。”[1]113其时为1919年,钱穆正任后宅初级小学校长。据钱穆自述, “作文课亦令生活化,令诸生皆不啻如自其口出” ,是其半年中所得的一大教学经验,而研究者也往往将郊游写作看成是钱穆的创举,是其 “不拘一格、启迪心智” “个性教学”[2]77的典型事例。这则事例,自然有着钱穆自由发挥的成分在内,但从深层渊源观之,也是自清末新式学堂以来 “远足会” 教学传统影响下的产物。透过这样一个师生远足 “从游” 的小切口,观其澜而索其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晚清—民国—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在教育教法等方面的内在一贯性与延续性。
一、远足:一个具有本土基因的舶来理念
所谓 “远足” ,即步行远游,或凭吊古迹,或采访事物,藉以扩展心胸、锻炼体格、增长见识。个人或二三好友的远足,自然能够在这两个层面受益,但 “若以处于适当监督下之团体行之,则其所得之利益,当比此更大”[3]1447,那就是 “群育” (mass education)效果的获得。这种由学堂组织的集体远足,在清末文献中被称为 “远足会” 。 “远足会” 注重校外现地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考察社会实况和自然现象、采集动植矿物标本、绘图写生、即景写作或归来撰写 “远足记” ,从而进行具有通识意味的直观薰育。
在清末,有很多教育者一直撰文呼吁,新式学堂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活泼精神和体育素养,比较典型的便是蒋维乔《论学堂轻视体育之非》。在蒋维乔看来,当时的学堂教育 “务注入精密之知识” , “国民知识虽进而身体衰弱,不足以任艰巨,国力必为之消耗” 。[4]实际上,清末很多新式学堂颇注重 “以日本为师” ,同时糅合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面进行很多制度化的设计,其中比较通行的一个项目便是 “远足会” 。1900年,《绍兴白话报》记载《绍兴近事》,其中专列 “远足会” 一条: “山阴县学堂,于十二日,举行远足会。”[5]1908年,《申报》也详细报道了山阴县学堂的一次远足活动。[6]从清末报刊载记来看,很多与山阴县学堂类似的新式学堂(以江浙地区为主),已经将 “远足会” 作为学生教育的一项常例,绵历多年而不废。
“远足” 看似是地道的汉语词汇,倘细加查考的话,汉语文言中是没有 “远足” 这一词汇的。 “远足” 实际是从日本舶来的名词(遠足,えんそく),在江户时代指的是 “徒步出远门” ,到附近名胜游览或郊野旅游,而在明治时代则主要指学校的一种教育形式,比如1886年东京师范学校的行军训练便被称为 “远足”[7]。1887年,日本《官报》 “教育” 栏目曾刊载《生徒长途远足》,略谓岛根县寻常师范学校组织百名学生,分四小队举行为期两天的长途远足,途经十几处地方,把途经的学校全部巡视一遍,并且在路过山海各处时采集各种标本,最后还组织了对抗运动。[8]
日本 “远足” 教育方式的形成,一方面是在教育中嵌入军训的 “军国民” 理念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对欧美教育理念的正向受容。欧美的城市文明发展较早且成熟,城市儿童渐于大产生隔阂,不如 “乡村儿童,对于旷野、长流、四季变迁、动植物之逐渐发达,均有优悠领会的闲心”[9]42。因此,在19世纪的欧美,已经有呼声提倡让学生通过郊游(picnic)和远足(excursion)等, “恢复几分自然的境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界意识到,与其推行 “直观教学” (intuitive instruction),还不如引导学生与大自然动植物直接接触,于是便有了 “林间学校” (wood school)、 “户外学校” (out-door school)的设置,用意皆在摆脱学校生活的枯燥,多与自然环境相接触,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短期项目,如远足会(excursion)、郊游会(picnic)、童子军(boy scout)、女子露营生活(camp fire girls)等类型的修学旅行。[10]17更甚者,这一远足、郊游风气,在校内校外皆广为推行,成为欧美市民公共生活的日常版块。据王一之的游记:
美国各城,每值星期休假,尝有一天然相凑合之远足会。会徽炳列,旗色鲜明。翔步林间,别饶雅趣。……远足会最盛时期,即在西国清明前后。此时繁英如画,时鸟弄音。有以一永日之光阴消磨于林阴岚翠间者。旷野不可得食,往往执榼提筐以从。[11]95
这样的远足风气,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形成的。事实上,19世纪的英国绅士阶层崇尚 “自然主义” ,有着户外漫游的传统,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也盛行以梭罗为代表的 “自然文学” 流派。无独有偶,1899年,德国教育家卡尔·费休(Karl Fischer) “提倡一种远足会,称为‘征鸟’……这班青年穿着短裤,系着领巾,常于星期日作远足旅行” 。[12]74随着这样的 “征鸟” 团体的涵育以及相互的思想碰撞,最终形成了 “自由德意志青年要用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命运”[12]74这样的共识,以此来对抗帝国的国家威权和军国主义。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史料来证明,日本教育制度中的 “远足会” 设计是受英、美、德等西方国家的影响,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 “远足” 理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达国家里,俨然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共识度。
有意味的是,清末民初的教育者在检视清末新式学堂 “远足会” 的教育制度源流时,也曾同时关注到欧美和日本的潜在影响。例如《青年》杂志刊发《童子远足队》一文,便曾点出 “近今欧美教育童子之法,渐趋自然,不假勉强,故有所谓‘童子远足队’者”[13]。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大量引进日本和西方制度、学说的 “以日本为师” 时期, “远足” 教育理念的引进,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詹麟来清末曾留学日本,他深有见于日本近代基础教育的成绩,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应重在振作学子的精神, “精神愈奋发,则校务愈起色;最能振作精神者,除体操唱歌而外,莫如远足会、运动会等” 。[14]98清光绪季年,贾丰臻与杨保恒等留学日本,就学弘文学院。贾氏结合对日本教育的闻见,大力撰文提倡 “军国民” 教育和体育精神,认为 “小学校之主旨以留意儿童身体之发达为重要” ,主张 “学科宜少,时间宜多,体操、游戏间而行之,而学级远足会、全校运动会等亦寓此意” 。[15]158而杨保恒则在日本悉心访求模范小学校的规章制度,编成《日本模范小学校要鉴》,分为《施设状况》《规则》《细则》三编,在第三编《事务内规》中,便包含了《远足内规》。[16]816黄炎培曾专门撰写《远足之趣旨》一文,细致分析了远足的益处,并介绍 “日本学校,每于春秋二季大远足,每月小远足”[17],主张应学其所长,以作育新民。
由上可见, “远足” 是一个自日本输入的舶来词,其词义所附带的教育理念,也是来自欧美、日本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前沿理念。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就没有与之相通的教育基因。首先应拈出的,便是 “从游舞雩” 的书院风度。在《论语·先进》篇中,曾点言志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引发了孔子的喟叹: “吾与点也。”[18]5430朱熹与门弟子讲学时,很欣赏这段言志文字的 “从容洒落” ,并将其概括为 “曾点气象” 。[19]1036另外,《论语·颜渊》篇中有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 的记述,也开启了后世儒家教育的 “从游” 之风。宋儒胡瑗认为, “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则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 。他主持安定书院时,倡导游学,带学生遍游名山大川,见识四方名儒学者。又曾自吴兴率门弟子数人游关中, “至潼关,路峻隘,舍车而步” ,上至关门后,坐门塾少憩, “回顾黄河抱潼关,委蛇汹涌,而太华、中条环拥其前,一览数万里,形势雄张。慨然谓滕公曰:‘此可以言山川矣,学者其可不见之哉!’”[20]51在登山临水、仰观俯察的体验中,师生体会山川壮阔,会取得一种生命教育的效果。从教育理念来看,也蕴涵着浸润式教育之意旨,民国时期,梅贻琦明确提出了 “从游论” ,强调教师的 “示范” 对学生的教育起到关键作用,老师不但要 “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 ,而且要为学生的 “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 树立榜样,在特定的场境下,学生浸润其中,教师更能自然发挥引导作用,从而达到 “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的教育效果。在传统的书院和私塾里,有一组《四时读书乐》,颇为传诵。其中有两句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王一之认为这就是一种 “远足” 时的观察视角, “可知昔贤教人,原不任令呆读死书” 。[11]95一位笔名 “炳华” 的作者曾撰《远足发轫记》,试图追溯 “远足” 的本土传统曰: “忆昔我国,向有踏青之举,今已久不行。”[21]当也是有见于 “远足” 与 “踏青” “春游” 在很多方面是神理相融的。
二、 “远足会” :清末新式学堂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
“远足会” 等活动改变了晚清师讲生受的刻板知识传授模式,变教育训诫、惩戒为过程性引导与示范。实际上,清末的文化界,对新式学堂所举行的远足活动,给予了颇多的关注,并常以新闻、简讯的形式予以报道。1906年,《新闻报》登载了两次 “远足会” 活动,5月9日 “举行远足会” 条下记述曰:
浙省下城蒲场巷高等学堂去岁附设师范传习所,今岁又添开师范完全科,学生众多。本月十一日举行远足会,全堂学生七点钟在操场会齐,八点钟排队启行。出清波门,诣西湖灵隐寺午膳。二点钟后,复从天竺旋绕一周,进钱塘门而回。是日共计四百余人,行路七十里左右。[22]
10月7日 “举行远足会” 复载曰:
浙江高等学堂并附属之高等小学堂,均于14日举行远足会,排队出凤山门外三郎庙等处,游玩一周而回。[23]
四天以后,《新闻报》复载《学堂举行远足会续志》,记述杭州府中学堂、鹾务两等小学堂、公益学堂、振华学校、工艺传习所等学校的学生,均于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看潮日至江干观潮, “即名为远足会”[24]。有意味的是,《新闻报》的这种报道模式,和上节所附明治二十年(1887)日本《官报》第1110号剪报《生徒长途远足》的文本模式如出一辙,很有可能曾加以借鉴过,由此亦可作为清末日本对中国影响的一例实证。不过,这类报道有其局限性,即难以很明晰地呈现出 “远足会” 前前后后的一些制度性细节,故而还需要佐以他种文献进行勾稽。
夷考清末的教育文献,可以注意到,凡在学校或教育部门提及有组织性、计划性的远足活动时,往往称作 “远足会” ,这其实恰与自由散漫的、偶发性的 “远足” 活动相区分。可以说,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稳定的组织管理、规范的程序流程等保障了 “远足会” 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得以载入校史,成为 “大事记” 。 “远足会” 在清末的新式学堂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并且也引发了不同观点的交锋。
首先, “远足会” 通常是一个学堂的大事,会被以记史的方式载录到校史的 “大事记” 之中。查检龙门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校事纪略》,可以看到: “(三十三年,1907)四月中旬,高等科三、四年生,至苏州修学旅行(往返四日)。” “(三十四年,1908)四月上旬,高等科三、四年生,至无锡修学旅行(往返三日)。高等科一、二年生,至松江大远足(晨往夕返)。”[25]249-250这类记载,凸显了 “远足会” 在学堂管理层意识中的重要性。
作为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出行计划和规约很重要,各地学堂在远足之前都会重点讨论。黄炎培主政的浦东中学堂在远足时,会专门印刷远足规则、远足地图和队员名单,让学子随身携带。[26]宁波府中学堂在前往天童寺远足之前,提学使预先拟定了远足简章,同行教员的组成也有明确的分工,如监督冯子藩、监学张申之、博物教员王晚梅、体操教员石井旭溪等。王晚梅负责沿途风物的讲解,石井旭溪则负责整理队形,维持队列秩序。[27]民国初年,中等商业学校在组织 “远足会” 之前,也 “先将规约八则,使学生谨守,然后出行” 。[28]
清末新式学堂组织的 “远足会” ,一般统一着装,比如浦东中学校的 “远足会” ,师生一律校服,布鞋草帽,在旅途之前和行进途中,职员还会交替进行 “演讲”[29],让学生了解上海松江府形势大略,或者 “讲徐家汇七宝泗泾故事,并方正学历史”[26],颇有游学的兴味。也有学校如福建泉州中学校、绍兴禹门乡辨志初高等小学校的 “远足会” ,全体学生统一穿着军装。至于队伍的行进,则往往采取军事化队列模式,据《张棡日记》,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月十五日, “下午大晴,二点钟诸生举行‘远足会’,由体操教习在操场排齐,为首二人肩荷大旗,次二人击鼓,再次四人各引风琴,口唱《远足之歌》” ,至师范学堂操场内与师范生汇合。出行时, “师范生各穿黄操衣操帽,中学生则均穿白色衣帽,教习唱口令排齐,遂按队而走,师范在前,中学在后” 。[30]133-134其中详细呈现了 “远足会” 的程序安排。1909年,《教育杂志》 “学堂消息” 栏目刊载《纪府中学堂举行远足会》一文,详细记载了纪府中学堂远足队列的方案: “分四小队,计学生一百二十八人,各置队长二人,总队长一人(即体操教员)。前系军号,军鼓一队,军笛一队。”[27]山阴县学堂在举行 “远足会” 时,特别注重队伍的仪容:出行时 “中分四队,第一队车乐,第二队兵式,第三队器械,第四队游戏,编制甚为合度” 。[6]甚且还有的学堂会将远足学子按职能分队,如负责采集昆虫标本的便称为 “昆虫远足队” 。[26]整齐着装,分队前行,最显声威,从实际的队伍组织而言也最能形成有效的管理。
“远足会” 随队有清政府的龙旗以及校旗,有时也专门打出为 “远足会” 准备的会旗。山阴县学堂的 “远足会” , “前导远足会旗,次国旗,次校旗” 。[6]此处所言国旗,即黄龙旗,1909年,湖郡中小学校全体远足时,也是 “导以龙旗” 。[31]
远足的进程中,一般会有军乐演奏,或唱《远足歌》,清末最为流行的是《四时远足歌》。1908年,《浦东中学校杂志》还曾刊登过一首题为《远足》的歌词,署名 “士辛” 。[32]歌词采用《楚辞》体, “士辛” 很有可能是学校的教师。1913年,江苏省立第二师范附属学校与沪北求实小学联合举行了 “远足会” , “沿途高唱《远足》等歌,声韵悠扬,观者称羡”[33]。山阴县学堂在举行 “远足会” 时,将 “合唱旅行歌” 的环节安排在返程, “缓急悠扬,均合节奏”[6]。1909年3月,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校组织了一次前往会稽山石屋塔的远足,途中唱了一曲自编的远足歌曲,歌词是:
等闲春满越王台,整队游行野望升,万壑双溪柳絮飞,鼓角声中残照里,六千君子锦衣归。[34]
有组织的远足队伍,是向社会大众展示教育成果的一个窗口。1907年9月,湖州的各个中小学堂组织了一次集体 “远足会” ,各教员分队督率自己学校的学生, “前导军乐,继以校旗” “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颇见整齐” ,围观者交口称赞。《申报》笔名为 “白” 的记者,尤其注意到队伍中有十几名八、九岁的学生,也能远行二十余里,毫不倦怠,故而感叹曰 “足见湖郡学堂体育之发达云”[35]。上海的龙门师范学堂在奏着军乐远足的过程中,也常常吸引 “观者甚众”[36]。进入民国以后,学堂的远足活动,仍沿用清末学堂的仪式。《皖校远足会补志》提到,1914年旅浙皖校在远足时,也是 “导以校旗,唱《远足》歌” 。[37]
学堂师生远足行进过程中,会有前期的探路工作和用具准备环节,有的学校会派出教师 “先期分往各路探访地势” ,并且为学生准备 “教材绘具图说”[38],方便学生在远足游览的过程中查考资料、现地写生或者书写游记。行进过程中,往往 “行十五分稍憩” “行三十分稍憩”[26]。在预设的景点,会组织合影,并在远足结束之后将其载于报刊以作宣传。《教育杂志》即曾刊载泉唐宗文学堂远足队合影、兰溪云山学校壬子春季 “远足会” 摄影(在紫霞涌雪二洞)等照片。当然,也有学堂在出发前,会预先和远足线路上的友校取得联系,进行参观访问。校址在上海的锡金旅学的师生举行 “远足会” ,返回无锡,无锡城北小学、商余体操会到车站迎接,无锡模范小学举行欢迎会,翌日宾主一同出游惠山、太湖, “教习、学生兴致倍佳,到校时两校各奏军乐而散,犹觉余勇可贾” 。[39]据贾观捷《法华远足记》,他所在的高等科同学往上海远足时, “行至宝昌路口,有漎溪小学堂职员、学生列队来迎,两队对立,行敬礼毕……至漎溪小学堂食点充饥” 。[40]龙门师范学堂的高等一年生集体远足出游,等他们返回时,会发现本校三四年级学生 “携国旗军乐,在月台守候” 。[41]这样的环节,增加了整个远足活动的仪式感。
就史料可考者来看,各地学堂也会尝试童子军露营及长途旅行,但毕竟程序繁琐,不易经常性举办,不像远足会、远足队那样属于中短途旅行,可以当日或几日内往返。远足活动很多是当天往返,也有经过详密计划,出行一周以上的,浦东中学校便曾组织了一次由10名职员、42名学生组成的 “远足会” 。队伍远游天马峰、青浦、淀山湖等地,用时7天。[29]这样长时段的远足出行,需要进行的制度化设计就更多,比如住宿问题以及教员的 “更番值宿” 。[26]
《浙江教育官报》于1910年刊布的《本署司袁通饬各学堂限制举行旅行远足等会文》指出, “各班学生年齿长幼不一,若旅行、远足等会,漫无限制,非但荒废学业,亦且妨碍卫生” 。[42]实际上,各地学堂对此是有预案的,教员会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状况,制定相应的远足方案,比如澄衷学堂便曾 “依学生年级高下,规定路线之远近” 。[38]总体而言,相对低年龄段的学生,远足活动主要以 “活泼之精神” “流览胜景” 为目的,旅行距离稍近;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远足之行则会加入一些研究、思考的环节,实现 “野外教学” ,使得远足活动与各科的教学相绾合。1907年,会稽县学堂便于五月初二日举行 “远足会” ,游会稽山, “下午回校并沿途采取植物,回至堂内研究种法”[43]。同年十月,浦东中学远足旅行期间,也是 “采各种标本以广见闻”[29]。山阴县学堂在举行 “远足会” 时,上兰亭,过大狮山灰石岩,以便于考察 “灰窑实验制灰之法” ,其他所经之处, “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6]。1910年,澄衷学堂的 “远足会” ,则明确出行目的是 “为历史、地理、理科上之实地教授”[38]。尽管师生远足,多涉山水名胜,但也会去一些文化、教育场所,据贾观捷《法华远足记》所述,他们到徐家汇教堂后, “该处教士,甚为谦和,导观藏书楼,图书满架;导游博物院,见各种鸟兽之骨骼标本;导登天文台,四野远眺,地势了如指掌”[40]。1908年,《浦东中学校杂志》的《大事记》记载: “四月初五日,职员率生徒远足至徐家汇,游李文忠祠,观邮传部立高等实业学堂运动会,游博物院,观土山湾贫儿工艺所……八月十五日,职员率生徒为松江、青浦间远足。”[44]博物院、天文台、工艺所等处的参观,自然会给学童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会成为他们以后走上科研、实业等道路的触媒。就个体学生而言,也会在远足行程中把新的见闻和既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整合印证。宣重华在《春日远足会记》中提到,之前读到 “日中塔影圆” 之句,心中存疑,等到远足参观雷峰塔, “始悟古人用词之确切也” 。[45]下表是浦东中学校远足之后,黄炎培对此次 “修学旅行” 收获的归纳,从中可见 “远足会” 的 “天地大讲堂” 属性。
表1 浦东中学校远足收获表[26]
正如清末浙江省学务所指出, “远足会” 有 “为儿童运动精神、活泼身体”[46]之用,颇肯定其价值。至民国时期,以丰富知识、增广见闻为目的修学旅行作为教学辅助活动,成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史地、博物二部本科学生肄业期间,规定有两次国内旅行,藉以访历史古迹,探地理名胜,调查动、植、矿各种产物。因为教育者相信自然和社会的资源都可以为教育所用,共同承担着教育的功能,像陶行知组织的新安儿童旅行团和西南联大校史上的湘黔滇旅行团,应该都是在这种理念背景下产生的。进入新中国,远足活动被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广义范畴中,在不同学段和不同地区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开展。通过 “远足” 视角,我们能够理解户外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三、 “远足会” 利弊之反思
在 “远足会” 的氛围里,同学们可以舒展体格,增长见识,同学之间也可以联络感情, “借旅行以活泼天性”[47]。《浙江教育官报》于1910年刊布的《本署司袁通饬各学堂限制举行旅行远足等会文》也指出, “(远足)旅行以资实验及考察一切” “远足会不过为身体运动、精神活泼起见” 。[42]诸如此类,是比较易于总结到的,因此也容易让人想当然地轻视远足活动,认为远足与游戏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要举行 “远足会” ,可能首先要回应这样的疑问: “远足会” 的趣旨与益处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在学堂举办 “远足会” ?
早在1907年,黄炎培已经遇到过这类问题,并且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向不明其理的学生家长解释远足的趣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黄炎培主编出版了《浦东中学校杂志》。在这本杂志里,刊载了三篇与远足教育有关的文献,分别是署名 “韧之” 的《远足日记》《远足之趣旨》以及署名 “伯初” 的《五日记程》。 “韧之” 即是黄炎培的笔名。《远足之趣旨》实际撰作时间是1907年8月前后,收入文集时改题作《致学生家长远足之趣旨书》。[48]1-2黄炎培在《远足之趣旨》中总结了 “远足会” 的十二条 “效益” :
一、旅行最适于少年活泼之天性。
二、整队徐行,于体育上得自然之发达。
三、观山川之壮丽,物产之美富,最易激起爱国心与爱乡心。
四、备尝风雨险阻、艰难困乏之况味,为习劳耐苦之唯一善法。
五、师弟同行,苦乐与共,善激起其爱校、敬师、爱群种种观念。
六、计程而进,必达目的地然后已,易养成坚忍强毅之概。
七、多吸新鲜空气,大有益于卫生。
八、可获无限之见闻,以广其心境。
九、行于野,观渔樵农牧勤苦之状态,可以知生计之艰难。
十、所至观古人遗迹,教师演讲轶事,易发生崇拜英雄之观念。
十一、采集标本,随地研究,于理科上扩无限之知识。
十二、服食器用完全准备,养成独立自治之精神与绵密之思想。[17]
如果归类分析的话,第一、二、七条探讨的是远足活动对学子体育、性情的影响,远足多安排在春天,而春天是一个生机发抒的时节。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的宣重华,在讨论春日远足的效果时,便曾援引博物学家的解释: “据博物学家言,春回大地,动植各物,咸具生机,而人亦以是时发展其精神。”[45]
第三、五、九条则重点探讨远足对学子家国情怀、乐群意识的影响。远足能够使学子观览这片土地上的自然与文明、普通民众的希望与苦难,从而获得一种壮游归来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远足会” ,关系到 “团体生活” 的训练。在远足过程中,师生同心,互帮互助,能够让学子切身体验到小共同体并长增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 “乐群” 意识。 “远足会” 毕竟是融合了现代文明精神的一种现地教育形式,在一些细节上也表现出一种新国民的 “文明” 。
第四、六、十二条重点关注了远足活动对学子坚忍强毅、吃苦耐劳品格的锻炼,而这一教育目标也和清末对国民性 “文弱” 的反思有内在联系。清末主张 “军国民” 教育的代表人物张謇,撰有《师范章程改定例言》,尤其推重教育中对学生 “武备精神” 的培养。[49]155在张謇创办的各级学校中,军事训练和体育与其他科目并重,秩序比赛、运动会、远足会、避灾练习等常规活动,皆是 “药文弱” 的针对性设计。同时期学堂的教师,也会将来自日本的先进理念在课堂上原原本本地讲出,以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一听到 “文弱” 的评价便生出逆反心理,认为是妄自菲薄。毛泽东《讲堂录》 “药文弱” 条所记杨昌济《教育学讲义》便有如下的陈述: “其在日本,学校最重运动,其运动之法有诸种:庭球、野球、蹴球、弓拔、击剑、柔道、短艇、游泳、徒步、远足会皆是。西国亦然。如远足会之事,以期举校远行,先择佳地,既至,则集众演说,莫敢不至者,凡此皆所以药文弱之道也,勉矣后生。”[50]16-17远足的很多准备工作、现场应对都要求学子独立完成,这一方面要求学子摆脱对家人、师长的依赖,自我规划,周密安排,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子的勇气与担当,诸如此类,皆与 “药文弱” 的理念是契合的。
第八、十、十一条则关注到学子在远足活动中知识见闻的习得,各学堂也很有意识地将远足活动安排成户外教学的教室,诚如黄仲苏所论, “天地也,真吾人之大讲堂”[47]。但从远足活动常会安排的游记写作而言,古人便有文章 “得江山之助” 的说法。诚如四川灌县县立高小的廖士斌所论, “古之学者,静处以求渊深,纵游以征宏富,故每习道庭帷,而必助以江山之胜” 。[51]在论及远游对文风的造就时,廖士斌也举例曰: “孔子周游列国,《春秋》发正大之文;孟轲寄迹齐梁,七篇宏列圣之学;史迁览天下名山大川,其为文奔放肆大,雄辩淋漓;柳子厚喜游,得山水奇气,其文清雅秀丽;大小苏均以词赋擅名,要皆取助于山水。”[51]综合以上诸般趣旨,黄炎培总结说,能够综合收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效的,便是旅行远足。
黄炎培《远足之趣旨》并非凿空立说,他曾亲自带队,率领浦东中学校的学子前往松江一带远足,并札记了详尽的《远足日记》。在日记中,黄炎培不但关注本校学生的仪容举止,也颇为留意友校学生的教育效果。当他们的远足团体参观新民学堂时,导引者为徐家汇高等实业学堂的李景馥、杨学材。黄炎培记录他们的导引举止, “从容进曰” “飒然让立道左” “肃然举手” “为礼别去” ,故在文末点评曰: “不卑亦不亢,得交际之道,诸生识之。”[26]在清末很多学子的 “远足记” 文章里, “远足会” 常被冠以 “渴盼已久” 等词汇,从杜威的观点看,使儿童与自然环境、社会事物常接近,则能于不知不觉间习得社会所需的知识。如雷通群所评, “此言实显浅而极寓深意” 。[10]17
不过,随着 “远足会” 在各个学堂制度化地存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学堂上下为了筹备一次 “远足会” ,会花很多时间精力,比如1909年3月,萧山的高等小学堂、广益两等小学堂举行 “春季远足会” 。到了秋季,萧山高等小学堂又于9月开 “远足会” ,目的地为临浦, “该校平时对体操甚不注意,为此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其他学科停课数日,专门重视体操一科,并在前一天在城内举行试足会,绕城一周,进行排练” 。[52]89这样规模的准备活动,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这样的准备活动,应当是各个学堂远足准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鉴于此,1908年10月,浙江教育部门下发了《本司支通行各学堂非假期内不准举行旅行远足会文》(下简称《会文》)[46],提到 “兹查省外各学堂每有举行旅行、远足等会” ,可见 “远足会” 在清末的新式学堂教育中蔚然成风。《会文》认为,大小各学堂的定章,上课时间有厘定钟点,出去假期,全年的有效上课时间不过二百四十天,而新式教育 “课程繁密,岂容再为旷误” ?因此颁行《会文》,规定: “嗣后无论大小各学堂,只准于例假或星期内,由教员带领学生,整队旅行,以广眼界,然每学期亦只能举行一两次,不得过劳,致伤儿童体力而旷授课钟点。”[46]对于这份公文,《申报》也加以全文转载,并拟题作《学务举行旅行远足会之限制》。
《会文》曾将远足活动与学堂既定的活动作比较: “(远足会)为儿童运动精神、活泼身体起见,然每星期已有体操钟点,远足过劳,殊于卫生有碍。”[46]当时确实也出现过意外情况,有学生在远足途中受伤,甚至意外死亡。到了次年(1909),《浙江教育官报》又发文重申前旨。应该说,这两份申饬起到了一定效果,从1909年以后,报章、校刊上有关 “远足会” 的记录明显减少,但仍有学校未完全遵照《会文》,且仍有为了准备 “远足会” 而 “先期托言预备,后期托言休息” 而要求停课的情况。于是《浙江教育官报》于1910年第三次专门刊布《本署司袁通饬各学堂限制举行旅行远足等会文》。从落实效果来看,这些 “会文” 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民国建立之后,浙江各地区春秋两季远足的传统也得到了继承,时间也大都选在假期。杭州刊行的《教育周报》曾于1913年刊载了中等商业学校、临安小学校、启明初等小学校等多校的 “远足会” 消息。
除却浙江省学务对各学堂 “远足会” 的制度层面的约束外,清末民初的教育家经亨颐在《余之远足会观》一文中,也对 “远足会” 张扬又刻板的条条框框提出了批评。经氏首先肯定了师生远足前往 “青山绿水活泼之地,洵足以奋发精神,不可谓非及时之举” ,但同时又指出:
学校旧习,皆醉心军乐,凡旅行远足,一若有定例必不可少。整队而来,鼓号之声,洋洋盈耳,耀武扬威,犹如出战。方且谓军国民教育,原当如此。[53]
经亨颐认为,从具体操作层面看,让低龄的学生吹号嘘气,容易损害肺脏,并且军容装备购置耗财,练习费时;从抽象理念层面看,举行远足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活泼精神” ,整队行进当然是必要的,但只要有秩序即可,实不必通过军乐以统一步伐,反而禁锢了学生自由的天性。
四、远足记:远足学子的 “心史”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远足行进过程中,或者 “远足会” 结束之后,一般会有一个规定性动作,那就是命参加 “远足会” 的学生撰写 “远足记” 。教员批阅之后,会择优推荐至校刊或社会报刊发表,比如清末的《龙门师范学堂校友会杂志》专门辟有 “学生科学成绩” 栏目,登载学生的作品,其中便有多篇远足归来后的游记。而诸生的 “远足记” ,往往也在开篇说明缘起,比如上海龙门师范学堂高等二年生贾观捷《法华远足记》的写作缘起是 “丙午九月四日,本校高等科同学往法华远足”[40]。
清末新式学堂,有予学生银钱奖励的风气,陆瑞清颇持反对意见,认为 “奖给实物,诱以利欲” ,不如 “教员职员,时时以高洁诚笃、实事求是之学理训练之” ,并且可以通过 “学艺会、谭话会、运动会、纪念会、远足会等时间内,以启其爱群爱国爱名誉心。锲而不舍,性质自变” 。[54]那么,如何示以 “高洁诚笃、实事求是” 之学理?又如何通过远足活动来启迪学子的 “爱群爱国爱名誉心” 呢?
通观清末的远足游记,我们可以注意到,教员在规划的路线中,多有登高之处,而学生对此普遍印象深刻,如顾文顺《大场远足记》: “经过烽火墩,登其巅,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37];王业昭《松江远足记》: “及登楼,凭栏远眺,见浓阴满径,暖烟薰麦,游云一片,摇曳山水之间”[41];姚元鑫《龙华远足记》: “登塔眺览,西望一山高耸,东见黄浦,心旷神怡”[55]。这样一种登山俯瞰的视角,对精气神的提振作用,可以概括为 “吸新鲜之空气,豁胸襟如汪洋”[56]。另外,正如本文开篇所引述的钱穆之例,清末民初时期,国文教育特别重视写生文,即带领学生远足,进入自然实景之中,让学生用文字来 “写生” 。这一文学教育的思潮,在现存的 “远足记” 中多有体现。教师会以身作则,用笔墨详尽记述远足的见闻,比如黄炎培描写清晨出发的场景曰: “时皓月西堕,赤日方升,草际露光与衣裳争白,村鸡四鸣,如送行也。”[26]学子的 “远足记” 普遍重视对远足旅程所见景致的摹写,他们一般随身带着 “铅笔、手簿”[26],随时记录,远足结束后再将 “文字写生” 而来的词句段落整合成一篇文章。王业昭《松江远足记》写道: “在车四眺,见麦秀青畴,春草碧色,甚可观也” ;参观钱氏复园,则对假山进行了细致的描摹: “所叠之石,或凸或凹,若奔若堕,惊心动目。”[41]周恺《浦东远足记》摹写浦东田野之间的木棉曰 “其花黄,其实青,其棉白”[57],皆非功底深湛者不能道。这样的远足中写作,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对天地万物的同理心和关爱意识,这其实是一种深入自然的生命教育,所谓 “高洁诚笃、实事求是” 之学理,就在这样的远足环境中得到陶冶煦育了。
清末时期的 “远足记” ,有一个共通的体验,便是对国力不振的焦虑。这种焦虑所包含的情感非常复杂。首先,他们凭吊古迹,对近代中国的式微国难颇感痛心。一位署名为 “狂” 的学生,在远足吴淞炮台后,在《远足吴淞炮台记》中写下了 “登炮台之燬址,吊忠愍之战死,诚所谓风景未殊,举目有河山之慨焉”[56]这样的句子。其次,远足的学子对外国人在中国占据租界颇为不满,比如贾观捷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感慨说: “呜呼!上海乃吾国之土地,何外人居于斯、游于斯、往来于斯焉?且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40]《龙门师范学堂校友会杂志》于这一段议论右侧皆加圈点,表明编辑对此观点是颇为欣赏的。关于这个问题,顾文顺在《大场远足记》中也提到过,他们在上海市内行进时, “奏军鼓,吹军笛,何等威武” ,但经过上海的割地时,却被禁止奏乐,因此他在文末感慨: “今因外人治之,而不由自主。”[36]周恺《浦东远足记》则自述从陆家渡登舟时,最 “触目” 的是 “各国军舰,皆国旗高悬;而我国之国旗独寥寥” 。[57]再次,远足学子亲临现场目睹了中国底层社会的种种沉疴,更有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之感。姚元鑫参加高等三年级远足上海西南部的龙华塔,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景象是乞丐乞讨,而乞丐的组成, “苍头白发者有之,妇女缠足者有之,小孩裸体者有之” ,甚至有的乞讨者 “随西人之马车而求乞” ,被车上的人嗤笑鞭打,这些情景让姚元鑫在文中慨叹 “此等耻辱” 。[55]周恺《浦东远足记》的主体,是他亲历亲见后的 “感触” ,一是乡间孩童 “赤足蓬头” ,二是道路 “粪秽狼藉” ,三是军制仍是 “绿营旧习” ,四是寺庙 “房屋黑暗,真如地狱” 。[57]在周恺看来,上海在清末已经是文化中枢,而仅隔一浦,发展不均已甚。顾文顺在远足上海远郊江湾及大场镇时,也关注到小儿 “蓬头赤足” ,道旁 “坑厕林立,臭气薰人” ,在这距离上海仅仅几十里的地方,却仿佛另一重天地。顾文顺由之联想到: “由此观之,中国欲实行立宪,当先实行地方自治矣。”[36]
总体而言,远足活动之后的 “远足记” ,既是 “远足会” 制度规定下的课业任务,也是学子们在清末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的心史记录,从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新式学堂学子们的精神气度、价值观、问题意识等都已经有了新面貌——清末新式学堂在 “作新民” 层面已然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效。
五、余 论
诚如钱锺书先生《谈艺录》所论: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58]序有一些教育规律,本来就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正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里也有重视 “曾点气象” “从游舞雩” 乃至 “壮游” “踏青” 的基因,方能与欧美、日本的 “远足会” 理念声应气求,融汇无间。并且,倘若这一教育规律是合理的,也会超越时代,具有恒久的存在价值。远足既是一种性情教育,也是一种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实际是对夏令营、修学旅行、郊游野游、春游秋游、参观访问、实践教学等活动的整合,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整合学科活动。职是之故,进入民国, “远足会” 的活动方兴未艾,直到今天,春秋郊游还被许多学校列入教学计划,承担着作育人材、涵养性情的通识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