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及其农业技术推广建议
2021-11-08宋娜
宋娜
摘 要: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原料之一,通过分析大豆产量发现,我国大豆的栽培技术有所欠缺,导致大部分大豆原料都需要依靠国外进口。提高当前国内大豆粮食原料产量已成为一项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对此,农业管理者需要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运用到大豆粮食的种植工作中,并将高等农业栽培技术向国内各地进行推广,有效提高我国大豆生产能力。通过分析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表现,探讨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技术分析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6-004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志码: B
由于国内对大豆粮食以及相关产品的需求增加,且国内大豆产能、产量较低,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大豆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为了减少进口,提高国内大豆的产能,国内农业领域正在不断扩大大豆种植规模,提高大豆生产量。为了尽快实现此目标,现阶段大豆的种植工作必须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实现高产量发展,因此,农业工作者必须合理地运用大豆高产农业技术,并将其进行推广与普及。
1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表现
1.1 依据气候选择优良大豆品种
我国主要种植的大豆类型从种皮、播种期及颗粒等因素差异划分约600种,而大豆的高产栽培农业技术要求大豆品种的选取需要考虑种植环境、种植周期等多种因素,提高产量的前提是保证大豆生长不会受到阻碍。
高产栽培技术要求种子选取应考虑其特性及种植环境,优质的大豆品种具有高产、抗虫、防高温、低温等不同特性,根据当地农业种植环境选取具有相应抗性的大豆品种,能够有效提高豆苗的存活率,以此来达到高产的目的。比如,古浪县定宁镇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该地区的农业种植条件得天独厚,无论是降水量还是年温差变化等,都十分适宜大豆生长。考虑到大豆种植的时间段,该地区可以选择具有高产特性或高抵抗能力的大豆品种作为种植品种,以此来提高该地区大豆的总产量[1]。
1.2 大豆高产整地技术
合理翻耕土地有利于大豆豆苗生长,耕地能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且起到熟化土壤的作用。大豆作为直根系农作物,其根系对土壤的结构与状态有一定的要求。从多种大豆的栽培环境中可知,种植大豆的土壤需要保证土壤密度,土壤的容重率一般控制在较低的标准点,从而保证土壤内部含水量稳定,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此外,大豆种植地土壤的整地工作需要农业管理者依据前茬植被的类型选取相应的整地技术,定宁镇大豆种植的前茬作物为大麦或小麦,所以大豆种植前土壤一般处于内部紧实且含水量较多的状态,对此,应采用浅翻深耕的整地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内部缝隙,以此保证大豆豆苗根系的发育。同时,深耕的整地方法能够将土壤内部的杂质去除,例如石块、金属物品等,起到熟化土壤的作用,从而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防止土壤中的肥料流失。
1.3 大豆高产栽培播种方法
1.3.1 合理密植法
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同面积耕地内部大豆植物的产量,以此来缓解大豆种植耕地不足的问题。合理密植能够保证大豆根茎、花叶间的透光性及透风性,以保证大豆能够顺利进行光合作用。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减少大豆豆苗水分流失,合理密植技术需要考虑大豆的品种特征及土壤肥力条件等关键因素。例如,定宁镇山川大多数土壤资源的土壤肥力较强,蓄水性等能力较为突出,且当地的年降水量达到250 mm,在此地区运用合理密植技术种植大豆,大豆植株的行间距能够控制在30~40 cm,且不会影响到大豆豆苗的发育生长。从大豆豆苗类型分析得出,该地区可以选择植株较为矮小且具有一定高产量特性的大豆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将大豆植株的行间距控制在30 cm左右,田地的播种量能够达到7 kg/667 m2,以此大幅度提高当地产区大豆的产量[2]。
1.3.2 等距离播种法
等距离播种法以机械等距离穴播为主,多用于土地土壤能力较为均匀的地区,通过应用机器定向播种的方式,其播种效率高,大豆播种的效果好。由于土地肥力、含水量等多种因素较为均衡,等距离播种不会影响到大豆生长的质量。大多数具有相应特征的地区,在等距离播种法的影响下,大豆的播种及收获等工作的耗时都大大缩短,实现当地一年三循环及四循环的大豆农业生产,从而提升约20%的大豆产量。机械的定向操作能够将大豆豆苗进行等距离播种,因此,在同一片大豆耕地中,每一株大豆个体都能够均衡发展,使大豆的生产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1.3.3 窄田密植播种法
窄田密植播种法适用于多种耕地环境,其耕作特点表现为不影响大豆生长,缩短耕地田垄的距离来增加耕地的行数,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此栽培方法的前提是全程都需要采用机械化作业,随着当前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窄田密植播种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地区。比如,定宁镇部分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且大豆耕作的时间段会与其他作物的耕作发生冲突,使得部分地区在大豆播种时间段之内的可用耕地面积较小。为了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并保证大豆的年产量,当地农业管理者应引导农户采用窄田密植播种法扩大大豆种植耕地的范围,同时借助高新的机械化耕作技术来加快播种、管理及收割的工作进度,从而有效提高当地大豆的年產量[3]。
1.3.4 种植后大豆田的管理
播种后对大豆生长的管理是决定大豆产量以及质量的关键因素,高产栽培技术的管理模式细化为多个模块。首先,调控大豆生长的温度,利用灌溉、搭建农业棚等方式对大豆的生长环境的温度进行升高或降低的调控;其次,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管理者应选取最有效的化学防虫药剂,并合理控制化学药剂的药性强度,以防止化学农药对大豆的生长产生危害;最后,做好大豆田种植后的管理工作,保障管理工作力度,确保当前大豆高产量的成果有效。
2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2.1 推行农业技术
地膜种植农业技术是一项具有农业特性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土壤水分流失,且优化大豆种植土壤的环境。将此项技术推行到干旱少雨的地区,不仅能够缓解当地土壤水分流失的问题,还能够实现保温、存肥等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干旱少雨地区大豆原料的产量。
定宁镇虽然属于年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大豆的生长不会因为降水不足的原因而受到影响,但是定宁镇10月的大豆种植阶段会受到当地气温的影响,且由于该地年蒸发量较高,耕地水分流失较快,影响了大豆的产量。随着地膜种植技术的普及,定宁镇在该阶段的大豆种植中运用地膜种植技术保障土地温度及含水量,从而保证了大豆产品品质稳定[4]。
2.2 加大宣传力度
现阶段,大多数农户并没有丰富的科学种植技术,因此,在一些自然灾害面前无从下手,此现象不利于大豆高产目标的实现,对此,我国各地区农业管理者都应当加强大豆高产农业技术的宣传及推广力度,向当地农户普及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掌握新型的大豆土壤保温技术、物理防虫技术等管理技术。除此之外,政府与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户的扶持力度,比如,定宁镇农业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大豆高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派遣专业人员下乡向农户推广机械化农业技术,并引导农户使用机械设备辅助农业生产工作,例如,推广定点播种机、滴灌管道等相关设备。在新技术的普及下,定宁镇大豆的农业种植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户也从专业人员的推广介绍中学习到了更多的新型农业种植技术,使当地农户将闲置低效的土地进行了改造,并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实现了大豆高产种植的目的[5-6]。
2.3 开展相关活动
擁有农耕保护意识与相关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者与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减少土壤恶性化现象的发生。例如,当前土壤沙化与流失的问题,应通过提高农业管理者的相关耕地保护知识以及技术水平,促进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长期发展,因为当地的农业长久发展提供专业的条件保障。在“三变”改革的影响下,定宁镇农业部门要积极参与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开设相关的农业示范基地,培养农户保护农业耕地的意识与技能水平,这一行动能促使当地的耕地质量得到保障。
3 结束语
大豆高产的农业技术发展是当前集中研究并推广的一项技术,每一个农业生产者与管理者都需要认识到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效性与可行性,并且将切实有效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并普及到全国,提高我国大豆产量。
参考文献:
[ 1 ] 张启强.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2):205-206.
[ 2 ] 谢书玲.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家参谋,2019(18):42.
[ 3 ] 王琳,赵广辉.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42.
[ 4 ] 高树育,刁春妍,武文琳,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0):91.
[ 5 ] 张筱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及其农业技术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8,(20): 168.
[ 6 ] 陈晓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及相关技术推广[J].新农业,202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