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笔记小说(五题)
2021-11-08纪洞天
纪洞天
高看写诗人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就连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也在《从军行》中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其实,不要小看舞文弄墨的本事,读书人如果会写诗,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很顶用的。
话说朱滔原本是安禄山旗下的将佐,跟随安禄山作乱,安禄山兵败后,他又投降了唐朝,摇身一变成了藩镇,拥兵一方,成了说一不二的大人物。有枪便是草头王,他大举扩充军队,抓来不少平民,一律编入自己的军队。一天,朱滔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校场检阅自己新编的军队。他忽然看到一个仪表儒雅但却身形单薄的新兵,抱着一杆长枪在风中哆嗦。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能打什么仗?
朱滔问那白面书生:“你是做什么的?”
那人回答说:“读书人。”
朱滔又问:“讨老婆了吗?”
那人说:“讨了,在家里。”
朱滔再问:“你会写诗吗?写一首《寄内诗》给你老婆。”
那人念道:“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著,回日画眉看。”
朱滔说:“好诗,看来你确实是读书人。你这首诗也不用寄了,我批准你今天就回家和老婆一起睡鸳鸯被了。”
那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这事是真的?
朱滔又说:“既然是寄内诗,你能不能再替你的内人写一首回应诗?”
那人忙说:“可以,可以。”他立即念道:“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收,合是归时底不归?”
朱滔说:“不要再诉苦了,老子说话算数,让你归你就会归,赶快去收拾行李吧,趁老子还没有改变主意,滚回老家去收胡麻吧!”
那人说:“谢大帅!我走了。”便直奔营房收拾行李,当晚就赶回老家了。
这首诗的作者没有留下名字,《全唐诗》收录这首诗,只称他是“河北士人”,能不能留名对他来说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回到老家与老婆孩子炕头热了。
汪伦情的含金量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写的,李白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有谁不知?这首诗又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是诗中的汪伦又是谁呢?他是如何攀上李白的高枝的?说来有趣,汪伦在当时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令,他很想在全国出名,于是他想出了个奇招。他写信给李白,说他家乡有桃花十里,酒店万家,欢迎李白到此地做客,一定盛情款待。李白一听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便心动了,于是他不远千里来到汪伦的家乡。到了这儿,汪伦才向他和盘托出,原来十里桃花,不过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潭的地名,并无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则是开酒店的老板姓万,并无万家酒店。
李白是什么样的大人物啊,他是唐玄宗请到宫中的贵宾,他作诗时让杨贵妃为他磨墨,他敢让太监高力士为他脱靴捧靴。
李白是什么样的大人物啊,“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官算什么?有多少達官贵人想巴结李白却被拒之门外。
李白是什么样的大人物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钱算什么?有多少巨商豪贾向李白求诗,他理都不理。
要让李白到我家乡来,我汪伦不耍点小手段行吗?
李白倒也大度,他被愚弄了并不生气,反而欣赏汪伦的聪明机智和一片深情。李白在汪伦的老家开开心心地玩了几天,临走时,汪伦倒也不含糊,出手大方,送给李白八匹名马和十段织锦,这些东西折合成钱是多少呢?按照当时唐朝的价格再折算成今天的价格,每匹马的价格在三十万左右,而这些织锦也在数万元,也就是说,汪伦一次出手就为偶像送上了价值两百多万的礼物,放到今天也是土豪一个。
汪伦靠打赏成了名人,如果没有李白的名诗《赠汪伦》,如今又有几个人会知道唐朝有个小县令叫汪伦呢?靠给偶像打赏成为一位名人,汪伦如果说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给李白送礼容易吗?汪伦送给李白的厚礼,绝对是值了!
七步、五步、三步成诗
曹植是三国时的文学家,他的哥哥曹丕当了皇帝后,有一天对他说:“子建,听说谢灵运为人清狂,恃才傲物,可他却在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可否有这回事?”
曹植不以为然地说:“嘴巴长在别人的脸上,他想说啥我也没有办法。”
曹丕说:“既然你才高八斗,那么你要走几步才能吟出一首诗来?”
曹植想了想说:“七步吧。”
曹丕说:“这儿可是皇宫,殿中无戏言,你说话算数?”
曹植说:“如果走了七步还吟不出诗来,陛下想怎么处罚都行。”
曹丕说:“好,你就以‘兄弟为主题吟一首七步诗吧。”
曹植在殿中走了七步,便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羞愧难言。从此,“七步成诗”成了赞人才思敏捷的成语。
大唐开元初年,有一天,唐玄宗慨叹:“大唐的诗人浩如星海,可是像曹子建这样七步成诗的捷才还是太少了。”
诗人史青便说:“陛下,曹子建七步成诗算不了什么,微臣只要五步就可成诗。”
唐玄宗问:“你真有这个本事?”
史青说:“请陛下出题吧,吟出的诗就是证据。”
唐玄宗说:“好,那就以‘除夕为题,你吟一首诗吧。”
史青走了五步,便吟道: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唐玄宗一听,赞道:“好诗,确是好诗,史青捷才胜子建。”
于是,唐玄宗当即授予史青左监内将军之职。
唐文宗时,有一天,唐文宗对随驾来未央宫的柳公权说:“朕今日遇上一件喜事:过去,戍边将士的衣服总是不能及时送到,但是今年二月朕终于把春季的军服及时送到了。”柳公权听了,连声恭贺。哪知此时唐文宗心情特别好,兴致也极高,说:“卿可贺朕以诗?”
柳公权说:“回陛下,当然可以。”
唐文宗说:“三国时,曹子建七步成诗;唐玄宗时,史青五步成诗。不知卿需要走几步才能成诗?”
柳公权说:“三步即可。”
唐文宗说:“三步就能吟一首诗,真是闻所未闻啊!”
柳公权不慌不忙,走了三步,应声成诗: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唐文宗大喜,说:“士兵春日得春衣,朕喜得诚悬的三步诗,真是双喜临门,可庆可贺!”
听音律识凶手
宋沇是唐朝开元名相宋璟的孙子,精通音乐。他的爷爷宋璟就是一个羯鼓演奏高手。
有一天,宋璟与唐玄宗讨论羯鼓的演奏。唐玄宗问他:“广平啊,你说说羯鼓手的最高水平是什么样的?”
宋璟说:“有一首《唐人羯鼓歌》是这样写的:
手如白雨点,头若青山峰。
牙床不动花楸急,太蔟震越凌高空。
小殿风清日初旦,云母屏开烟雾散。
千葩万卉浅含春,一曲未终俱焕烂。
花奴秀莹玉无瑕,砑光帽子红槿花。
绝伦之艺谁得似,梨园弟子空咨嗟。
苑中正奏春光好,如何翻作秋风早。
沉香亭畔走妖狐,凝碧池头宴芳草。
长安月冷夜沉沉,旧曲听来思不禁。
耶娑色鸡短无尾,却忆开元泪满襟。”
“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就是说演奏者要做到头部像巍巍青山那样屹立不动,双手要像大白雨的雨点那样急急落在鼓面上。
唐玄宗说:“这恐怕做不到吧?”
宋璟说:“你大哥宁王李宪的儿子汝阳王李琎就做到了。他有一次击打羯鼓,将一支红槿花放在帽子上,这帽子是用轧光绢料制成的,表面光滑,头部稍微一动,放在上面的红槿花就会滑落。李琎演奏的曲目是《舞山香》,一曲奏罢,帽子上的红槿花还在原位。”
宋璟的孙子宋沇自己也是一位羯鼓高手。更有意思的是,宋沇精通音律,而且他竟然能从乐手的演奏中识别出隐藏的凶手来。
有一次,唐德宗让宋沇和自己一起到宣徽殿去观看皇家乐队的演出。演出完毕,唐德宗对宋沇说:“刚才演奏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只管提出来。”
宋沇:“乐队的演奏非常美妙,但是有的乐手是很有问题的,他们不适宜留在皇家乐队,必须清除出去。”
唐德宗大吃一惊:“乐手怎么会出问题呢?他们都是经过严格审核才进来的。”
宋沇指着一个琵琶手说:“这个人曾经杀死过自己的亲人,犯有大逆之罪,就不应该留在圣上身边。”他又指着一个吹笙的乐手说:“这个人的神魂正在离开他的身体,也不适宜再伺服圣上了。”
隐藏在皇宫里的杀人犯!这个事情的性质就相当严重了。于是大理寺拘捕了那名琵琶乐手,调查后发现那人的母亲七年之前上吊身亡,至于上吊的原因一直没有定论。大理寺的官员进一步审问琵琶手,他最终交代出是自己勒死了母亲并伪造了母亲自杀的现场。而那个吹笙的乐手则是在十天之后因病死亡。
宋沇听声音就能听出如此深层次的问题,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确实是太神了。
战神高龄仍征战
孔夫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八十是什么,孔夫子没说,显然七十就到顶了。
诗圣杜甫写了一首诗:“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诗不出名,但诗中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却是名句。
在唐朝,规定官员七十岁致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退休。
武則天时期有一位兵部侍郎叫侯知一,年龄到了七十岁了,朝廷就下发了关于侯知一致仕的文件,文件上盖着皇帝的大印,这就说明武则天已圈阅了。可侯知一却不愿意退,他给皇上写了一个奏章,表示自己欣逢盛世,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再干上几年也不成问题。为了证明这一点,侯知一在百官上朝时当着圣上的面展示自己的身体状况,史书上是这样形容他的这一举动的:“踊跃驰走,以示轻便。”依照当时朝堂的空间推断侯知一这一番“踊跃驰走”应该是直来直去地走走而已。
有的官员年龄到了七十岁、八十岁还不退休,不是他们不想退,而是国家还需要他们发挥余热,作出贡献。
郭子仪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大历十四年(780年),唐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那时他已八十二岁。建中二年六月十四(781年7月9日),郭子仪实在顶不住,去世了。
令人惊叹的是,大历八年(774年),吐蕃十万之众强攻径、邠(今彬县),郭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出兵宜禄(长武),结果首战失利,遂召诸将检讨战败原因,再兵分三路,连克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吐蕃败退。当年郭子仪已是七十六岁高龄了,他可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可以了,他是要横刀跃马、驰骋沙场的。
杜甫诗赞郭子仪:“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郭子仪是当之无愧的“异姓王”。
另一位战神李勣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唐高宗总章元年(668 年)九月,已在辽东征战了两年多的李勣终于攻克了高句丽的国都,此时他已经是七十四岁了,第二年他就去世了,在异国他乡为国家浴血征战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这样的名将是应当为他树碑立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