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道整治工程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2021-11-08艾志猛江西省赣中航道事务中心临川航道所

珠江水运 2021年19期
关键词:底泥航道水域

艾志猛 江西省赣中航道事务中心临川航道所

作为重要的国家工程,航道整治工程的合理建设能够有效预防洪涝灾害给航道及周围环境带来破坏,从而发挥改善生态的作用。但实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整治航道将给水域环境带来影响,引发工程施工区水文环境变化,未能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甚至会严重破坏水域生态链。因此应加强航道整治工程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为航道及周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航道整治工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不同河段航道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的整治方案也并不相同,主要包含疏浚、导流、筑坝、护岸等多种措施,为避免受水位影响,多选择在枯水期建设主体工程。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抛石、沉排等各种涉水作业,容易给水体带来较大扰动,导致悬浮物浓度增加,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航道整治容易给生活在周围水域的鱼类带来影响。如江豚等鱼类围绕特定水下环境活动,依靠回声定位觅食和游走。但开展水下作业将产生大量噪声,直接导致鱼类正常活动受到干扰,因乱闯盲撞大量死亡。另一方面,航道整治将引发水中淤泥、悬浮物的流动,导致水下环境浑浊,引发藻类、菌类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而作为水域食物链底层,浮游生物需发挥为水下植物提供养分、生存气体等作用,并为水下生物提供基础生存环境。浮游生物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将导致水下环境恶化,给整个水域动植物生存带来威胁。此外,沉排等作业将阻隔水流,引发局部水域环境变化,导致水生生物进入其他水域或发生搁浅,造成原生物链失衡。

2.航道整治工程的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2.1 建设绿色航道

按照国家要求,在航道整治过程中需要加强水域污染防治,通过生态补偿、修复等措施减少给水域生态带来的破坏。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需要提前对工程的环境影响开展评价,避开核心区域及缓冲区域的同时,提出有效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建设绿色航道,在开展整治作业时加强污染控制,能够降低鱼类损失率,加速生态恢复,有效维持航道生态环境平衡。

如表1所示,为生态航道建设标准。其中,弃土去污染水平需要达到100%,具体可以按照式(1)计算:

表1 绿色航道建设标准

式中,D为底泥和水体污染去除率,V0指的是受污染水体体积,Ci和Si分别为i种污染物在底泥中的浓度和水体中扩散度,ρi为重要性系数,V为航段水体总体积。通过采取去污染措施,要求弃土区底泥和水体污染比工程建设前小,能够达到国家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疏浚、清渣作业过程中,应避开鱼类产卵、洄游等特殊时段,摸清底泥纵向分布,精准确定疏浚深度。将外部污染源切断后,利用先进耙吸挖泥船精准挖泥,避免出现超挖情况,削弱施工作业给周围水体带来的扰动。严格按规范作业,实时检查泥门是否存在污染物泄漏问题,并加强满舱溢流等时间控制,可以避免产生大量悬浮泥沙。布置防污屏和隔泥幕等设施,能够避免污染物迅速扩散。针对疏浚泥沙,在围堰形成后可进行弃土吹填,通过在泄水口布置拦污栅等防止悬浮物排出。在围堰内侧铺设防渗布,对吹泥场尾水进行多级沉淀处理,并加强泥浆浓度监测,确保排水达到标准要求。底泥应实现无害化处理,并在堆场布置土工布防止二次污染产生,做到有效保护周围环境。

2.2 生态改良措施

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应加强生态改良技术运用。针对航道两岸环境,可以通过建设生态护坡、护岸等实现环境改良。如图1所示,通过铺设混凝土垫层和防水土工布,能够削弱表层土壤流失,并有效保护岸坡下层土体。通过种植植物,需要选择耐淹植物,如狗牙根等本土植物,确保植物能够适应河道周围环境,保持快速生长。在根系达到深层土壤后可以与护坡结构形成牢固整体,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

图1 植被型混凝土护岸

开展炸礁、沉排等作业,容易引发底质环境变化,为加强生态保护,可以对底质地貌进行改良,为水下生物繁衍提供更好条件。如在河道底部地形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打造成深潭和浅滩地形,前者可以减慢水流,为鱼类等生物繁育提供场所,后者可以增加曝气量,促进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针对施工引发的底泥扰动、水质恶化等问题,可以建造生态坝体等工程实现水域环境改良。生态坝主体为多孔结构,可以促进水域产生背涡流、上升流等流场,构成生态浮床,发挥絮凝吸附等作用,加速水质净化。如图2所示,采用块石抛设成W型堤坝,与河岸保持20~30°夹角,能够形成多样流,改善局部水流结构,起到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对整个河道区域生态环境进行改良,规划建设垂直鱼道、导墙式鱼道等多种鱼道,能避免筑坝等活动给水生动物活动带来阻隔限制,维持水域环境生态平衡。

图2 生态堤坝

2.3 生态修复措施

在航道整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在工程建设后期,应采取一系列修复措施,尽可能消除施工带来的环境影响。首先,需要将临时用地清理干净,复原表层土壤和植被。通过景观造景,采用草种喷射方式可以大范围复原植被。在造景期间,应从当地生态系统中选择丰富本土物种,避免因物种过于单一出现存活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弃土进行浅滩吹填,可以构成湿地,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在河滨岸一带,应打造不同生态环境,弥补施工给浅滩、湿地等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考虑到工程建设给鱼类等水生动植物带来的影响,应在开展生态调查基础上建立补偿机制,在与当地渔业行政部门积极沟通基础上适当投放幼苗。结合历史资料对区域水生生物演变规律展开分析,可以在典型河段创造适合水生动物栖息的场地,加速鱼类资源恢复,促进底栖生物恢复,使区域受损的生物链得到修复。如在保护区浅水区,可以投放人工鱼巢创造繁殖条件,如图3所示,依靠浮动框架适应水位涨落,为鱼类产卵提供场所,达到辅助水生动物繁育的目标。此外,应通过修复围栏、监测水生态等措施及时发现和救治受伤动物,日常通过加强巡视、拦截等措施避免栖息地被打扰,逐步消除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图3 人工鱼巢

3.结论

综合分析航道整治工程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阶段不仅需要考虑航道运行效率提升问题,还要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合理建设绿色航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下污染产生,维持水下生态平衡。此外,需要引进生态护坡、生态坝体等各种生态改良技术,采取植被复原等手段修复生态环境,做到全方位保护航道周围生态,维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底泥航道水域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新航道
底泥吸附水体中可转化态氮研究进展
幂律流底泥的质量输移和流场
德兴铜矿HDS底泥回用的试验研究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
锦州港拟定增逾十四亿元扩建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