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策略

2021-11-07王路彬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策略

王路彬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生活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此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调动起来,使之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这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会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获得这种能力的关键是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理解数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根據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出示大小比较接近的两个画框(面积分别为9平方分米和8平方分米),请学生观察比较面积的大小。起初学生意见发生分歧,发现仅靠前面学习的观察法已经难以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提出:“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探索欲望被激发了,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有的说:“可以用尺子量,因为我发现爸爸在计算房间大小的时候是用尺子量的。”有的说:“我把两本本子重叠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可以把这两个画框也重叠起来比一比。”有的说:“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摆一摆,看看可以摆几个。”教师则抓住学生回答的闪光点,把握时机,把画框反过来,呈现出画有小方格的一面。在观察法、测量法、重叠法的基础上,数格子法应运而生。同时,学生们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历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数学的方法。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通过不断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使学生不断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认知过程,自主总结发现了比较面积大小的多种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学习,享受到了自主探索和个性发现带来的乐趣,使知识形态的数学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冰冷的美丽”,而是“火热的思考”。教师则因势利导,“该出手时才出手”,通过知识内化的教学过程,增进学生理解数学和用多种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二、运用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体验数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例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在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他们在不同的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图书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500米处,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1千米处,车站在正西方向800米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应位置。教师再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又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教师问:“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学生回答:“零下10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学生的模仿中,出现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了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三、运用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客观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应通过学生比较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例如,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估算,笔者就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长时间,以免迟到;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等。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切身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

四、运用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巩固数学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作业设计生活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了合作意识、社会交流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的转变,使数学学习活动向社会拓展、向生活延伸。

例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时,笔者让学生设计一个用方砖铺地面的方案。(教室长是7.5米,宽是6.5米)学生经过小组的研究、计算后,设计出用30 cm×30 cm、40 cm×40 cm、50 cm×50 cm、60 cm×60 cm等规格的方砖铺地几种方案。学生再经过思维的碰撞,最后选出50cm×50cm的方案,理由是:选用这种方案,可以全部都用整块的方砖,既美观,又便于铺贴。还有的学生说:这样不用浪费方砖,比较经济实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认识到数学来自身边的生活,是认识、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了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远山启.数学与生活(修订版)[M].吕砚山,李诵雪,马杰,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