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的境界
2021-11-06尹广
尹广
小时候,常听大人讲,“吃饭只要八分饱,凡事只求八分好。”年近耳顺之年的我,方才领悟这句话的内涵。
“凡事只求八分好”,体现知足常乐的人生哲理。为什么有人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苦恼,就是缺乏自知之明,以至心累死磕的自残结果:用禅宗来解读,凡事在不尽处——势不用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事不做尽,意味最长。
“甘苦”应适度。苦茶啜后,再饮白水,水是甜的;啖过苦瓜,再嚼白馍,馍也甘甜爽口。蜜水饮多了,不仅没有甜意,反会生出涩味;食盐过量,齁住嗓子。热恋中人,过度的耳鬓厮磨,会生出厌倦。小别之后,才会找回对方的可爱。大旱的土地顿遇大雨,会生板结之态,反而拒绝渗透;大饥之后,反有饱意,没有进食的欲望;大富贵者,往往淡化物欲,心存素朴;贫寒之士,反倒张嘴是钱,追慕奢华……生活就是一张网,打捞起来的有幸福,也有痛苦,苦与甜是推动人前进的两个轮子,只有善于把握航向,善于把握“进退”的度,才能长久航行,不致覆舟。
“进退”当适度。《周易·蒙卦》指出:“以亨行,时中也。”它主张人立身行事应该权宜时中。正确的事,由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和场合来做,就可以达到“时中”状态。孔子阐明了“过犹不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认为做事须適度,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其实,“难得糊涂”,难在真正地懂得糊涂,知道在什么时机、什么场合下不卖弄聪明;难在大智若愚,大巧似拙,把握好糊涂的“度”。
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与“度”打交道:理想目标要适度,标准低了,变成鼠目寸光;高了,成了好高骛远的空想。工作强度要适度,低了无法完成任务;高了人会晕倒,进而无法再工作。营养要适度,高了,营养过剩得不偿失;低了,人会营养不良,无法健康生活和工作。锻炼要适度,运动量小了,达不到锻炼效果;大了,反而对人造成伤害。在现实生活中,要将“度”的哲学活学活用,达到庄子所说的“合于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