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面之外
2021-11-06戴萌邱炳坤
戴萌 邱炳坤
摘要:纸张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纸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是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衍生出来,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智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宝库,值得我们自豪。但随着现代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纸张逐渐被工业化,大量生产,传统纸艺的传承与发展日渐式微。纸张作为艺术与设计、二维与三维、传统与未来的媒介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语言和广阔的创作空间。如何让纸张回归现代生活,获得新的生命力,是纸艺创作者关注的问题,如何用传统纸艺承载当代艺术表达,带给观者全新的视觉感受,也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纸艺 当代艺术 材料特性 艺术表达
一、纸艺的起源与发展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文明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必要载体,是人类文明史中具里程碑意义的发明。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纸的使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传播,纸作为新型书写载体被人们接受并广泛应用,纸的使用也对造纸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人们对纸张需求的多样化,制作纸张的工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再一次促进了纸张的品种、结构以及功能等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些变化也正赋予纸张现代性,纸张作为文字载体的角色逐渐弱化,但其作为艺术载体的功能却得到拓展。现代纸艺早在20世纪的欧洲就产生并兴起。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都市的空气污染与噪音诱发了人们的怀旧感和“回归”欲。背离古典艺术和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术极端的审美刺激,让大众审美渐趋疲劳。一些艺术家开始将视线转移到东方的民间艺术,尝试去汲取灵感。有人便瞄准了古老的民间纸艺,在其借鉴的过程中掺杂了西方的“自我”“个性”的表达方式,把“大俗”赋予“大雅”。用传统的图式语言,注入全新内涵与思想。这便是现代纸艺的由来。现代纸艺极具可塑性与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暗合了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逻辑,激发人们丰富的五感体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二、纸材的特点
纸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是唾手可得,但纸张的卓越性深深隐藏于我们随处可见的纸张之中。纸张的魅力会激发艺术创作者的艺术灵感,使之成为一件件艺术作品。例如在服装设计、舞台设计、橱窗陈列设计、礼品包装设计、家居设计等很多方面,现代纸艺以其丰富的种类和材质开创出多元化创造形式与表现领域。抛开纸上的其他装饰元素,纸张这种材料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觉抽象艺术。纸张本身所拥有的质感、肌理、明暗、光泽等特性展现出独特的自然内涵,激发了设计师丰富的创作灵感。
纸张作为一种原材料,其形式多种多样,在纹理、图案、形状、柔韧性、透明度、可塑性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开发性,我们可以全方位地去探索纸这种特殊媒介的材料属性,更直观地表达出作品的具体含义。一般来说,可以从平面形态、空间形态和肌理形态三个方面来表现。平面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纸张表现形式,不仅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也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平台。中国前卫艺术家徐冰,其作品《天书》是以汉字为型,创造出近四千多个“伪汉字”,通过活字印刷的方式印制在几十米的巨幅长卷上。整个展示空间连绵不绝,纸张从天花板傾泻而下。纸张的空间形态是纸张形态的变化,例如直线、凹凸、虚实等。一张普通的纸,通过折叠、切割、滚压和其他简单的工艺处理,呈现出三维的曲直、凹凸、虚实等。小到节日里人们互送的节日贺卡、贴花、装饰画,大到通过现代建筑中的地板、壁画、墙壁装饰等家居产品或者纸雕塑等,都是纸艺空间形态的体现。
兼具平面形态和空间形态的肌理形态是纸张较为特殊的一种特性。肌理能够丰富纸艺作品的表面形象,当人们看到这些不同的肌理时,会在心里形成一个感性形象,让纸艺作品有了生动活泼的“表情”和情感色彩。在纸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人的介入去改变其原本的肌理效果。若原材料不同、造纸方法不同,就会让纸张呈现出不同的肌理、色彩、柔软度,甚至造成触感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感知。现代人生活在冰冷的大都市之中,从而诱发出一种怀旧情怀,对传统文化以及纸张便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感。中国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对纸有着特殊的情怀。吕敬人先生曾回忆自己父亲是位收藏家,家中收藏了许多艺术品,包括各式各样的纸张。这些纸张在他眼中是有温度的,能够表达情感,看似平庸却又蕴含着无穷的潜力,这是其他材料无法代替的。
纸张的可塑性和轻薄性也使它在展示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容易受到损坏,对作品的展陈空间也有一定的要求。纸质艺术品要想在展示中突破制约条件,就要找到突破点,将自身最美的属性展现出来。
三、光影传达空间叙事
纸有二维的本质和三维的潜力,很多艺术家会基于此特点进行创作。在剪纸与雕刻纸张之外,这些脱离了二维的作品介于雕塑、装置与绘画之间,艺术家会将空间与光影这一因素加入创作之中。例如,立体书籍设计中,空间的拓展和秩序的重构极大地丰富了书籍原本平面的设计语言,让书籍设计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艺术家Sachin Tekade受当代极简主义建筑启发创作的纸艺装置作品《Absence》(图1、2),将极简主义表现手法应用到作品中,探索介质固有的诗意、立体感和偶然性的独特表达,在光影的传达和空间的叙事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他在纸张表面使用雕刻和折叠等方法展现出精致的细节,加入光影的元素后更加表现出纸材的特殊质感。这一系列作品看似单一,但其中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心而复杂的设计,而且其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失误,结合光照产生的投影以产生更多维度的观感。
纸和光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元素,纸是躯壳,光是灵魂。纸张的肌理是天然植物纤维经过多重精细加工而成,是自然所赋予的,静静地表达着时间与情感的积淀。加入了光影元素的艺术表现手法,所具有的美感是立体的,艺术家用双手雕刻出光与影的空间叙事,将特殊的光影表达通过纸艺装置定格在我们面前。朴实的质感和可塑性的空间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对象。寓“意”于“象”,纸作为承载内容与情感而又有温度的载体,是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
四、刚与柔——创作的维度
纸张具有一定的可塑造性,但一张轻薄的纸张是纤细的,有智慧的艺术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天赋,立足于自己的创作领域,让纸不再是手工制品,而是他们手中的艺术品,让它的存在更有意义。通过其他的手法进行加工叠加,纸张就会变得像木材一样坚硬牢固。建筑艺术家坂茂(Sakamoto)与德国建筑师弗雷·奥托(Frei Otto)合作打造了汉诺威世博会中的日本馆设计,其拱筒形主厅的结构由再生纸筒交织成网状,并用织物和纸膜进行内外部围护。在历经半年的世博会中,建筑经历了烈日暴晒和刮风下雨,仍然很好地完成热量和雨水的阻隔。待世博会闭幕后,這个薄壳建筑的所有材料都会被运回日本,制成小学生的练习册。在坂茂眼中,纸筒作为建筑材料具有极高的环保价值和广阔的艺术前景。坂茂用精妙的结构,将纸张这种材料应用到建筑之中,将纸质艺术“刚”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其作品无论从材料上看,还是从结构上看,都令人惊叹。
艺术家韦德·卡瓦诺(Wade Kavanaugh)和斯蒂芬·B·阮(Stephen B.Nguyen)同样使用纸和木头,制作出了巨大的纸树雕塑作品“White Stag”(图3)。绵延不断的纸张构成整个装置,它们被扭曲、弄皱,使柔软的纸张被赋予橡树树根和树干的形态、质感。观者置身于作品之中便会发现,这件作品将一个室内的展览空间构建成一个壮观、幽闭的白色森林,让宏伟作品充斥着幽闭恐怖的压抑感,人们好像被恐怖笼罩而感到窒息。但在远处看会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体会到纸张的柔美、静谧。兼具刚与柔,纸张的创作维度更是在他们的作品之中体现。
从文字的载体到坚硬的建筑材料,从材质的转化到情感沟通的语言,这便是纸艺的魅力。纸张作为一种非常规的艺术材料,通过折叠、揉搓、褶皱等途径将部分变为整体,将二维变成三维,从柔软变成坚硬,赋予纸艺术当代性的三维形态与内涵。在此过程中,人们也惊诧于纸艺表现的新颖形式和多重的创作维度,也在不断挖掘纸质艺术表达的各种可能。
五、结语
长久以来,传统纸艺产品不受重视,愿意购买者少,究其原因是传统的造纸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未能做出相应的改变,传统纸艺产品的功能和形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旧时的审美无法与现代生活美学同步。纸艺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从民间纸工艺的立体空间转化,到国外各种纸艺立体化形式,再到当代艺术、行为、空间等新媒体艺术的主角,我们已经看到,纸作为单纯平面媒体发展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艺术家正在努力寻找新的表现形式。极具可塑性和多变性的现代纸艺,蕴含着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逻辑,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与纸材广泛的应用一样,纸艺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也逐渐得到了各个设计艺术领域的跨领域创作者的认可。纸张能成为二维和三维世界之间的纽带,承载光与影的艺术,并有着多重创作维度,故纸张能在商业广告与多种艺术领域产生丰富的实践,但纸张作为材料的潜力还远远未被完全发掘。纸艺,作为人们找寻美、回归本真的选择,一定能找到更多属于它自己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方明.纸艺与中国当代都市文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84-88.
[2]田文华.纸艺设计在现代装饰绘画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3.
[3]许黎雯.纸艺的全新视觉表达[J].设计,2016(13):42-43.
[4]邓伍英.走出平面——现代纸艺创作方式的考察研究[J].装饰,2014(03):120-121.
[5]王圆圆.纸艺空间表达的多样化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美术学院科研课题“古法‘连四纸制作技艺传承”(课题编号:SGY-201904)。
(作者简介:戴萌,女,硕士研究生,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书籍设计、图形设计;邱炳坤,男,本科,湖北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图形视觉)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