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接触背景下水城区方言词汇变化研究

2021-11-06刘莉

参花(下) 2021年10期

摘要:方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词汇显得更加突出。水城方言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异、融合。本文从语言接触视角,将水城区方言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史料文献,将水城区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横向的比较,找出共性与差异,分析变化情况,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接触 水城区 方言词汇 语言变化

一、引言

水城区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城区方言正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胡家琼(1994)总结了水城区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肖永凤(1996)描写了六盘水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于2013年剖析了六盘水汉语方言中含有的古语词,2017年描述了六盘水汉语方言俗语词。胡明扬(2007)探索发现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和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语言接触。王远新(2007)讨论了语言接触对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的制约作用,分析了语言接触过程中影响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的主要因素。水城区方言词汇的形成受多种语言的接触影响,但是大多停留在对方言词汇的描写阶段,缺少对水城区方言词汇深层次的系统化研究。

笔者通过前期对水城区方言五十多年来词汇的历时分析,发现水城区老、中、青年人使用词汇存在代际差异。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城区涌入了大量的外地人口,加之国家普通话推广政策的深入,普通话作为强势语言不断影响着水城区方言。在前期历时比较的基础上,此次将653条词语与普通话进行共时层面的比较,根据变化情况,分为共存项、已变项、消亡项三类,观察水城区方言词语普通话的接触程度。

二、水城区方言共存项词语

水城區方言词中,老、中、青目前共同使用的词语有231条,占总词条比35%。该类词多为天文地理、时间、农事、植物、器具、身体类名词,普通动作类动词,介词和形容词。其中仅有11条词语与普通话词语表达一致,220条词语与普通话词表达不同。

老、中、青与普通话一致的11条词语显示其使用的共通性较大。而老、中、青使用一致,与普通话使用不一致的220条词语中,经研究发现与其他官话方言词多有相似,地方色彩浓厚。可见,这些词与人们日常生活表达紧密,表达具有地方本土色彩,传承性强,受普通话影响不明显。

三、水城区方言已变项词语

水城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使用不一致的词语有389条,占比60%。具体将其与普通话比较,发现存在以下几类变化情况。

1.中、青年与老年人使用不一致,却与普通话词使用一致的词语有117条,占已变项的30%。

这类词语产生是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不仅带动了水城区社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普通话的连续推广,使老年人使用词语部分与普通话构词方式差距较大,已不适用于日常交流表达。加之中、青年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更多地选择了与普通话表达一致的词语。

2.中年人、青年人使用词语一致,却与老年人和普通话使用不一致的词语有187条,占已变项词语的48%。

因水城区居住的中年人均为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人,他们的生长环境正值水城“三线建设”大发展时期,受外来人口语言影响较大。当地外来人口为了便于交流,会将所用词语与本地语言进行融合而发生变异,所以,中年人使用词语与当地长辈所用词汇不同。而青年人为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人,他们在使用该类词时受父母影响较大。加之这些为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口语化较重,人们习以为常,所以,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小。

此外,在中年人、青年人使用一致,与老年人使用不同的词语中,中、青年人使用的部分词语与普通话有相承关系,仅10条,占已变项词语的3%。因使用该类词的青年人语言表达受父母影响较大,同时,他们越来越多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逐渐吸收书面化的普通话词语。由此导致青年人既与中年人使用词语一致,也与普通话词语一致,两种词语表达同时使用。

3.老年人与中年人使用一致,与青年人使用不一致的词语,而青年人使用与普通话一致的词语有21条,占已变项词语的5%。

这类词中有动物类名词,有消极类动词、形容词、副词,在其他外来人中使用也较为广泛,因而中年人依旧使用该类表达。但因构词方式和文明表达的影响,受过教育的青年人开始选用相较文明的普通话词语进行表达。

另外,在消极类动词、形容词、副词中,还有一些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使用表达均不一致,青年人使用表达却与普通话词一致的词语。因这些词义表达较为简单常见,且构词有相似或相同语素,不影响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年人保持了各自原有的表达方式。但经过普通话的强势推广,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青年人开始运用“文明”的表达方式,使得青年人使用表达与普通话词逐渐一致。

4.老年人与中年人使用表达一致,与青年人使用表达和普通话表达均不一致的词语,而且青年人的使用表达与普通话也不一致的词语有13条,占已变项词语3%。

我们可以发现,老、中、青年人使用的一些形容词多为单音节词,而普通话表达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普通话作为强势语言不断影响着地方方言,青年人使用的词语有向普通话词靠拢的趋势,但这些词在向普通话变异的过程中发生了终止,成为青年人独自使用的语言,口语化较强。

5.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使用与普通话均不一致的词语有21条,占已变项词语的5%。

水城区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的老年人在60年代之前,他们生活的地方还归属于水城临近地区,受到临近地区方言影响而使用的词语。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人,他们的生活习惯、日常表达已经受到了外来人口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相应的语言变异。而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人,因水城区经过前期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涌入,他们所使用的词语有向普通话词靠拢的趋势,或音节一致,或构词方式一致,或具有相同语素,或其中一个含义,表明这些词语是在向普通话变异的过程中发生了终止。

此外,在所调查的已变项词语中,还有少量词目前还无法判断其变化的原因。比如,存在老年人与青年人使用一致,中年人使用与普通话一致的词语;老年人与青年人使用一致,与中年人使用不一致,与普通话均不一致的词语;老年人、青年人使用与普通话一致的词语;老、中、青年人使用均不一致,中年人使用却与普通话一致的词语等现象。待后期对其他方言进行深入调查后再进行对比探究原因。

四、水城区方言消亡项词语

水城区老年人依旧使用,中、青年人已不再使用的词语有33条,占总调查词条比的5%。具体包括两类:

1.老年人与中年人使用一致,与普通话不一致,且青年人中已不再使用的词语仅有4条,占消亡项词语的12%。

这类词是老年人和中年人生活期间比较常见的动物,词语表达口语化较强;普通话中的动物类词语较为书面化,与水城区老年人、中年人表达也不一致。而青年人生活成长的年龄段已很少接触到,所以在青年人中已不再使用。

2.老年人使用,中、青年人中已不再使用,且与普通话不一致的词语有29条,占消亡项词语的88%。

老年人使用的一些动词、形容词表达属于本土老方言,且构词方式与普通话不一致。随着普通话和其他外来方言的强势影响,中年人和青年人已不再接受原有的表达方式,不再使用这些词语。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水城区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人,他们的生活习惯、日常表达已经受到了外来人口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相应的语言变异。而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人,因水城区经过前期的飞速發展,新鲜事物的大量涌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导致普通话对水城区方言产生了强势影响。水城区方言不断借入普通话的语言成分,方言词也不断地向普通话词靠拢,变化的阶段性和方向性特征明显。由此,受社会发展影响的水城区,其方言词汇也因语言接触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都成为影响水城区方言融合、发展的因素。通过对水城区方言词汇在语言接触背景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共性与差异,明确水城区方言词汇的变化情况,可以透视水城区的社会发展情况,丰富语言接触理论的方言词汇案例。

参考文献:

[1]陈保亚.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胡家琼.浅谈水城汉语方言[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55-58.

[3]肖永凤.六盘水方言概述[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6(1):69-81.

[4]肖永凤.六盘水汉语方言中的古韵遗风[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4):74-79.

[5]肖永凤.六盘水汉语方言俗语分析[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29(01):1-3.

[6]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薛才德.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六盘水师范学院“2018年语言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编号:LPSSYjxtd201807)的阶段性成果;六盘水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师范基地专项课题“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水城方言词汇研究”(项目编号:LPSSYSKL03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莉,女,硕士研究生,六盘水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