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水仙碱导致全血细胞减少1例及相关文献分析

2021-11-06周桂庭陈楚瑶褚庆民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秋水仙碱血细胞本院

周桂庭,唐 娜,陈楚瑶,康 亮,褚庆民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广州 510405;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3 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州 510406)

秋水仙碱是急性痛风发作期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白细胞趋化及吞噬作用,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1]。全血细胞减少主要是指血常规化验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秋水仙碱,以避免出现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2]。本院于2021年2月14日收治1例因服用秋水仙碱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现将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李某,男性,80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3年,加重1个月余于2021年2月14日入住本院。既往有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支架植入术后)、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病史。

2021年1月18日~2021年2月2日患者曾在本院住院治疗,期间因心房扑动反复发作,行电生理检查+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前查血常规:白细胞(WBC)5.19×109/L,红细胞(RBC)2.07×1012/L,血小板(PLT)63×109/L,血红蛋白(HGB)68 g/L,中性粒细胞(NEU)4.01×109/L;生化8项:钾4.15 mmol/L,钠131.9 mmol/L,肌酐170 μmol/L,尿素20 mmol/L;脑钠肽(BNP)4941.5 pg/ml;肝功8项:谷草转氨酶(AST)57 U/L,谷丙转氨酶(ALT)77 U/L,白蛋白35.8 g/L;心酶5项、心梗定量2项、感染4项、糖化血红蛋白、血脂4项等未见明显异常。予以扩张冠脉、抗凝、控制心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抑酸护胃、利尿消肿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2021年2月7日患者至本院门诊复诊,诉偶有双下肢红肿热痛,考虑急性痛风发作,门诊予以口服秋水仙碱片0.5 mg,qd,嘱患者规律门诊复诊,如有不适,门急诊随诊。

2021年2月14日患者因胸闷、胸痛复发,加重半天至本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WBC 2.40×109/L,RBC 1.39×1012/L,PLT 50×109/L,HGB 43 g/L,NEU 1.79×109/L;生化8项:钾4.34 mmol/L,钠133.6 mmol/L,肌酐185 μmol/L,尿素11.2 mmol/L;BNP 1763.2 pg/ml;大便检查3项:隐血试验(-)、转铁蛋白(-);心酶5项、心梗定量2项等未见明显异常。急诊拟“胸痛查因”收住入院,入院后考虑患者在服用秋水仙碱片后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立即停用秋水仙碱片,完善相关检查,予以抗感染、控制心率、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止血、抑酸护胃、利尿消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生化、凝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1、表2和图1。

表1 患者血常规的变化情况

表2 患者生化、凝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A:白细胞;B:血小板;C:红细胞;D:血红蛋白图1 血常规变化情况

2 讨论

秋水仙碱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抗痛风药,对于预防和治疗急性痛风发作具有较好的效果。该药本身毒性较小,但是会在肝脏代谢转换为二秋水仙碱,产生毒性。由于该药的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非常接近,所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长期大剂量服用甚至会出现秋水仙碱中毒,严重者会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3]。研究显示[4],临床使用秋水仙碱所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最长为23天,最短为大剂量服用后即刻出现,以2~3天较为多见。因此,在此期间应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以判断有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本例患者在服用秋水仙碱1周后至本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与该药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符。

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肌肉骨骼神经损害、泌尿系统损害以及皮肤黏膜损害等。其中,以胃肠道损害最为多见,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细胞损害、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出血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达到80%[4-6]。血液系统损害较为少见。肖章武等[7]研究报道5例急性重症秋水仙碱中毒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以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进行性下降最为明显。张伊莉等[8]研究报道3例急性秋水仙碱中毒患者在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情况,其中2例在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合并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救治无效死亡。邱伟伟等[1]研究报道1例89岁男性患者因服用秋水仙碱后出现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建议高风险人群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应及时监测血常规变化情况,避免因骨髓抑制造成严重后果。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放射以及药物因素等;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感染、遗传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1]。结合本例患者病史,其在服用秋水仙碱之前白细胞无明显下降,在停止服用秋水仙碱后白细胞得以逐渐回升,因此考虑秋水仙碱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可能性大。

秋水仙碱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受剂量、联合用药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中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均不如青壮年患者,并且药物的吸收、分布以及排泄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更高[4,9-10]。本例患者80岁高龄,既往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不排除在服用秋水仙碱后出现抑制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趋化以及吞噬作用,从而使得中性粒细胞大幅下降。相对于胃肠道不良反应而言,秋水仙碱导致骨髓抑制的情况较为少见,容易被忽略。患者长期服用秋水仙碱而又未能及时监测血常规变化情况,甚至不少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自行增加服药剂量,往往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生开具药方时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可能存在骨髓增生低下的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慎用秋水仙碱等可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药物,同时重点监测血常规变化情况。对于已使用秋水仙碱治疗的患者,应嘱咐其不能擅自加大剂量和延长药物使用疗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就医,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危害。

猜你喜欢

秋水仙碱血细胞本院
秋水仙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与争议
秋水仙碱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秋水仙碱在冠心病中应用的新进展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小心,半熟的金针菇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