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帝犯错也要“检讨”

2021-11-06迪/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21年10期
关键词:魏徵虚心唐太宗

吴 迪/文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是区别于凡人的“天子”,甚至被当作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神化”只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皇帝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可能出现大意松懈或者判断失误的时候。同样,皇帝也是人,作为群臣的“大老板”,朝廷的“CEO”,这份高强度的工作,也许就曾让他在无数个加班批阅奏折的夜晚感到疲惫,在若干重大事件的决策中感到纠结,甚至在国家遭遇灾祸、政权出现危机时,开始怀疑人生。皇帝的烦恼,普通人可能体会不到,但在难免会犯错这件事上,不论是什么身份,相信我们都是一样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普通人犯了错,可以大方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但皇帝犯了错,应该怎么办?认错吗?皇帝难道不要面子的吗?

其实在历史上,越是励精图治的君主,越是善于纳谏,敢于承认错误、改正过失,进而更好地治理国家。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皇帝,他能够虚心地接受魏徵的批评,听取他的意见。唐太宗在位期间政通人和,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但是,人都是不完美的,即便是像唐太宗这样的“帝王楷模”,在执政晚期,也难免在政务上出现了懈怠。魏徵见到皇帝似乎有志骄意满之态,就写下了《十渐不克终疏》一文,列举了唐太宗从执政之初到当下,在为政态度方面的10 个变化,批评他没能始终不渝地保持当年的优点,也提醒他要做到居安思危。唐太宗读了,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是全盘接受,据说,他还特地把魏徵的奏章写在屏风上,以此来让自己时刻保持警惕。魏徵病逝后,唐太宗悲痛落泪。《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了唐太宗的感叹:“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意思是说,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整齐;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不仅是他对魏徵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也体现了唐太宗作为皇帝的可贵品质。

到了晚唐时期,还有一位皇帝,和他的祖先唐太宗很相似,也是一位肯虚心认错的明君,他就是唐宣宗李忱。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渐衰退,唐宣宗尽心尽力治理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政绩。唐宣宗有一位舅舅,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知法犯法,偷税漏税,被当时一位刚正不阿的京兆尹韦澳发现,并且秉公办理了。皇帝舅舅不甘心,找到了当时的太后,也就是自己的姐姐说情。太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唐宣宗,希望他能够网开一面,唐宣宗就找到韦澳询问这件事。韦澳详细陈述了皇帝舅舅的手下作奸犯科的罪行,唐宣宗问能不能宽恕他。韦澳对皇帝表现出了刚正不阿的品性,唐宣宗无话可说,不禁感到惭愧。他回去后对太后说,韦澳这个人,不可冒犯。那之后,不仅皇帝的舅舅赶快把赋税都交齐了,其他的权贵听闻这件事也都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可以说,韦澳这样正直忠良的大臣非常难得,而唐宣宗这种能够虚心纳谏的君主更是十分可贵。

除了由别人当面指出错误,有些皇帝还会自己发现错误,主动承认错误,甚至是写下“检讨书”。皇帝所发出的这种自省或是检讨自己过错的口谕或者文书,被称为“罪己诏”。据统计,历史上下过罪己诏的皇帝有80 多位。其实,别说是皇帝,即便是一个普通人,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错误,也需要一番心理建设,这是人之常情,大多数情况下,皇帝当然是不愿意做这件事的。因此,如果一个皇帝下了罪己诏,很有可能是遇到了比较危急的情况,一般是国家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或者是政权已经处于危险之中。

古人认为,君王罪己,最早从禹、汤时期就开始了。据记载,大禹登上王位后,有一次,无意中看见了犯罪的人,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左右之人问起缘故,禹说,尧舜为王的时候,百姓能够团结一心,而我做君王,却民心涣散。禹认为自己没有当好君王,所以感到愧疚难过。《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商汤罪己的故事,其中“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也成为后代罪己诏的常用语。历史上第一次明确颁布罪己诏的皇帝是汉文帝,而许多我们熟悉的著名帝王,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崇祯皇帝、顺治皇帝等等,都曾下过罪己诏。实际上,大多数皇帝发布罪己诏,并不只是简单地“认错”,而是当权者的一种手段,他们希望能够借此笼络民心、扭转局势,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猜你喜欢

魏徵虚心唐太宗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虚心和心虚
虚心和心虚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以诚相待
巧布阵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