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一起吃午饭吧
2021-11-05王彤乐
王彤乐
西安的天气好像一下子就很热了,四月的尾巴上,暖黄色的光总会洒在宿舍阳台的干花上。虽然我知道每个季节来临时常常让人措手不及,但溜走的时光难免让人怀念。就像我还怀念过去的那些中午,吃完午饭之后,偷偷用被妈妈淘汰下来的老年机听着歌入睡,五月天的《知足》伴着厨房洗碗的水声:“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风……”
阳光充足的时候,学校水果店里的菠萝就会卖得火热。我喜欢在买午饭的时候顺带买个菠萝当作饭后的水果。那天举着菠萝和朋友边吃边聊天,她突然跟我说想吃家里的饭了,我也才发现,来西安这么久了,最难忘的还是高中那会和爸妈一起吃饭的日子。每天打开饭盒,总会意外地多出一些排骨,或是一只鸡腿。尤其在那些有风的日子里,爸爸给我做的菠萝饭,那种香甜软糯、清爽可口的味道,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味觉记忆里。
那时候,夏天总是被风扇吹出甜甜的味道,以及中午放学后小跑回到家,推开门的一瞬间,总是看见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与水果。
为了方便我上学,爸妈在学校附近的厂区家属院租了个小屋,那是一栋老旧且狭窄的楼房,我们租住的房子只有两间卧室,没有客厅,爸妈就把大的那一间让给了我。推门进来,窄小的房间里挂着一个颤颤巍巍的电风扇,摇啊摇,吹来了厨房里香喷喷的午饭味道,吹来了一夏天的风,吹走了那些苦中作乐的日子。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想在推开门的一瞬间大喊一声:“爸,我回来了,今天午饭吃什么呀?”
关于吃什么,那也是爸爸每天都会思考很久的问题,常常是我在学习,他在盘算着第二天的饭菜。我后来甚至在爸爸房间看到过他列出的食物清单,周一吃砂锅烩菜,周二吃鱼丸汤,周三是菠萝饭……有一段时间我喜欢上韩料,他为此买了年糕、辣白菜之类的食材,往往是做好之后,先用勺子舀一勺让我尝,小心翼翼地问我怎么样,我说好吃,他就也尝一小口,抿抿嘴:“还是欠一点火。”或者说:“下次得少放点料……”而后匆匆给自己下点挂面和青菜吃。
夏天好热好热,可是厨房里没有风扇,更不会有空调。每次爸爸做饭的时候,厨房的门紧紧闭着。我回来早的时候,就坐在外面看书,透过那个带木头框架的老式玻璃窗,看爸爸在厨房里忙活,没多久一阵爆炒的刺啦声便会响起。很多时候我推开家门,饭菜、水果已经摆好,爸爸就坐在餐桌旁边看当天的报纸边等我回家……那些最平凡的日子,让我长久地怀念。离开家后,我越来越明白,那些日子是多么难得的美好。
以至于现在,我喜欢上一个人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里穿梭,走很远的路,然后随便坐进一家小铺子,吃着极家常的午饭,看老板娘忙里忙外地张罗,小孩子趴在门前玩弹珠。
在学校偶尔也会抱怨一下食堂的饭菜,譬如没有家里的新鲜啦,盐又放多了啦,或是排队总要等好久,也常常会和舍友站在窗口前,为吃什么而纠结小半天。不过尽管这样,也不妨碍我们吃遍了整个食堂的饭菜。我怀念过去那些回家吃饭的日子,却也喜欢食堂里被人流拥上来的烟火气息。卖酱饼的大叔每天都乐呵呵的:“来点酱饼吧姑娘,多吃点,多了算你的,少了算我的。”以至于时常让已经买了饭的我再来点酱饼做辅食。每次我跟卖土豆片夹馍的小姐姐说“你笑起来真好看”时,她总是对我眨眨眼睛:“今天偷偷画了眼线哦。”卖重庆小面的小哥已经记住了我的口味:“多点辣椒,葱花、香菜都要的。”他边忙着给碗里的面条放辣椒,边低头碎碎念。
学校对面有一家包子铺,开在一个有些偏僻的角落里。第一次去是去年冬天,那天大概是下了一场雨,或者是飘了一些雪,我看到雾气糊住了包子铺的整个窗子,暖黄色的光里隐约飘着氤氲的热气。外面实在是太冷了,我推开门,老板一家人正围坐在里面吃火锅,两岁的女儿穿着围兜坐在地上把积木搭好又推倒,大一些的端着蘸料小碗被辣得直吸溜鼻子。我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子,要了一笼小笼包和一碗粥,有一搭没一搭地听老板和老板娘用方言拉家常。老板娘边吃边招呼我:“姑娘,窗子旁边太冷了,快往小太阳这边坐,我们这儿没有暖气,全靠这个取暖啦。”她说着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把小太阳往我这边推了推。
在高中的那些日子里,周末的时候,我和爸妈也是这样吃火锅的。那会儿,哪怕学习再紧张,我也会在周末抽出点儿时间挽着妈妈的胳膊去菜场买菜,然后回家等着爸爸把它们清洗干净,煮给我们吃。我喜欢看菜场上每一个人的喜怒,喜欢听他们用极其市井的方言讲价,或是聊着那些远不可及的国家大事,更喜欢在午饭的时候听爸妈拉家常,说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遇到的人、看过的景。我还喜欢把嘴巴塞满甜甜的水果,手舞足蹈地讲起那些微不足道的事……
后来我常常去老街那家包子鋪,他们一家四口在里面各自忙活。小店人不多,老板娘总会笑面相迎:“姑娘来啦,南瓜包和鲜肉包刚刚出炉,今天蒸得可好了,快来尝尝呵。”
我偏爱一切带有烟火气息的事物,它最让我感到踏实,时间流淌的时候,许多往事与味道早已不知被压在那些锅碗瓢盆的下面落上了多少层的灰,但味蕾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平凡日子里的美好。
所以什么时候,一起吃午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