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邓小平南方谈话:黄钟大吕压倒了瓦釜之鸣

2021-11-05张鹏郭小戈

领导文萃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平试验田邓小平

张鹏 郭小戈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正遭遇着历史考验的艰难时刻。1992年,中国这艘巨轮驶进的海域,波涛汹涌,暗礁丛生。

88岁的邓小平于这一年的年初,毅然南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讲话高瞻远瞩,不啻为于笼罩在姓“社”姓“资”阴霾之下的中国扔下一颗重磅“原子弹”,其产生的能量冲破了历史的迷雾,冲破了前进的障碍。

顾不上舟车劳顿,迫切地想去走走看看

1992年1月17日,旧历腊月十三,一辆没有编排车次的绿皮车悄无声息地滑出站台,深夜出京。

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陈开枝,负责此次接待小平一行,在讨论接待方案时思量,“老人家提出到南方‘休息,就是要借到南方去‘休息之机,实地考察他亲自倡议兴办的经济特区,全面考察这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验田的成效。”

于是,陈开枝力主让老人多看看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人民怎么工作,怎样生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老人,听听他讲些什么。

轻车简从,不事张扬,这是邓小平外出视察一贯的原则。这一次,在出京之前,老人甚至提前打了招呼,不要專门汇报,不要陪餐,不题词,不见记者,不摄影,不报道。

在深圳国贸大厦——当时中国最高的楼,当邓小平参观完离开的时候,走廊里站满了自发前来一睹小平风采的市民。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自动自发地来了。人们尽情地鼓掌,掌声经久不息。邓小平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现场无人组织,却秩序井然。

广东之行,邓小平边走边说,用最简单、最朴实、最通俗但又铿锵有力、不容争辩的语言下达了继续沿着改革开放道路前进的指令。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特区姓‘社不姓‘资”。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陪同小平参观视察的人,都能听得出来,老人家是有备而来的。他总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在珠海视察生化制药厂时,老人看到企业醒目的标语“不求虚名,只求实干”后,停下脚步,轻声默念,然后赞许地说:“对,就是要实干!”

他甚至动用了言辞激烈的批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小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读懂了人民,读懂了

他所处时代的人民诉求和理想

对自己亲手缔造的这块“试验田”,邓小平视察之后说,“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特区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特区姓‘社不姓‘资”。他在给这块“试验田”肯定、鼓励、打气。

“小平南方谈话传达之后,立即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震动。黄钟大吕的声音一下子压过了‘左的声音。”以政论文章著称的凌志军在《交锋》一书中这样形容南方谈话带来的影响。

历史视野里的1978年和1992年,成为30年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有一段精彩的概括:“如果说,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那篇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是标志着新时期开端的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书,那么,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则是标志着新时期的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南方谈话结束之后的2月28日,中央将小平谈话以中共中央2号文件的名义传达全党。

有历史学家注意到,小平在1992年春节的这次南方之行,正好发生在全国已经开始准备党的十四大之际。小平谈话如一记重锤,在关键历史时刻一锤定音。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

当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周期。

(摘自《南方日报》)

猜你喜欢

小平试验田邓小平
众说港大深圳医院“试验田”
思埠康尔 微商+直销的试验田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该如何帮你,我的爱人
最高法巡回法庭实实在在搞改革——司法改革“试验田”精耕一年硕果累累
红色读物
上城区:打造可持续发展试验田
邓小平“怕”回老家
难忘小平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