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体与流动空间研究
2021-11-05施静一
施静一
[摘 要]文章以沈阳市沈北地区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实地研究方法,透视大学生群体如何运用消费构建一种生活方式使之成为生活的主体,并进一步塑造其在社会进程中的位置。研究认为,大学生在具体空间中的消费行动逻辑偏向自目的性和部落主義,而网络空间中的消费特点表明大学生经历的社会变迁过程,也即消费抽离具体的时空背景并且可以为消费者所运用。大学生的消费行动逻辑促成了过渡性社会化群体的流动性与偶然性,即对当下生活有所变革的品位生产。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动;自目的性;部落主义;社会变迁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9.005
1 研究框架:具体与抽象空间的整合
随着全球劳动分工、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全球性市场的兴起,消费主义便成为学界经常提起的话题,生产所主导的支配性地位逐渐为消费取代,并从经济学进入社会学领域,无论是社会分层、社会化,抑或是社会价值观等都离不开“消费”二字。
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学界出现消费转向的特点,古典社会学理论中消费被理解为生产的后续环节,马克思将消费作为工人劳动力再生产的环节,韦伯认为消费是构成身份特征的一个要素,齐美尔认为货币经济是构成时尚消费的基础,时尚背后的上下层群体的趋同与区分奠定了消费与分层研究的取向。
凡勃伦的“炫耀消费论”是第一个经典的消费分层论,享有闲暇和消费的虽然不是行动者本人,但却同样能够为主人或行动者本人增进荣耀。由此消费体现结构性的权力特质。
布迪厄延续了经典社会学家的消费分层路径,邹华华和于海(2016)将其概括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消费论,来自于凡勃伦的符号竞赛的消费观,在布迪厄这里赋予了阶级再生产的含义。
伴随西方社会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决定论被一种消费文化决定论所取代,列斐伏尔认为是“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而布希亚正是沿着列斐伏尔的消费主导的思路,认为消费逻辑的强化与资本主义逻辑完全契合,社会急剧转型之下,从一次性用尽一样产品中的价值的意义上来谈消费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需要是作为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生产出来的。
正因如此,满足永远也不会得到实现,而消费者被传递给了需求和需求生产的动力机制,它同时是一种经济系统、一种文化,以及一种政治控制与整合的技术。
消费社会学正是象征着学科制度性地位的形成以及经验研究的兴盛,同时亦有不同学科的参与与融合。对大学生消费的研究基本持有两个方向:一是偏向社会行为和心理学,探求大学生消费倾向及其社会影响;二是指明消费贷款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
1.1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关于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面的研究,如罗琦(2017)、顾天竹(2017)等将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置于研究的首位,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有效途径;还有相关研究侧重于消费行为和态度的某一具体方面,如文化消费(高健,2017),享乐主义消费观(贾常遥,2017),炫耀性消费(刘丹、王俐萍,2019;夏云,2019),基于互联网的消费行为(彭鑫,2017;汪明霞,2018),符号性消费观(孟庆宁,2016),互联网信用贷款(毛能,2016;王红谕,2017)。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消费研究,崔缤予(2017)将“90后”大学生视为研究对象,认为广告引导着大学生的消费;邵智怀(2017)将高校贫困生作为切入点,问题走向是近年频出的裸贷事件。
1.2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对于国外研究,大学生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具体的消费品以预测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控制与规范(Seung Eun Jung和Crystal Bice,2018;Matthew M. Graziose, Randi L. Wolf, Pamela A. Koch, Heewon L. Gray和Isobel R. Contento,2018),关注学生群体饮食营养与食物浪费的问题(Matthew M. Graziose, Randi L. Wolf, Pamela A. Koch, Heewon L. Gray和Isobel R. Contento,2018);比较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的购买倾向(Bettina von Helversen,Katarzyna Abramczuk,Radoslaw Nielek,et al.,2018);评估大学生对消费者保护法的了解,强调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Gulden Gok,Ufuk Ozen和Erdal Yoruk,2013)。
尽管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综观已有的研究,大多研究仍偏向消费对于大学生群体消极的一面,而鲜少从消费作为社会行动对于大学生群体整体处于社会进程和生命历程的双重含义,同时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高校大学生消费行动的合理性,尤其以群体过渡性身份去研究和讨论高校学生消费的行动逻辑。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对5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问题起始于笔者2017年针对沈阳市沈北新区十所高校“95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调查。在本次调查中,重点研究内容是大学生如何购买外卖以及对堂食和外卖之间的选择采取的行动;大学生如何看待聚餐消费以及对不同聚餐活动采取的行动。
此外,半结构式访谈过程中,笔者根据被访者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问题询问。访谈对象主要采取滚雪球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沈阳师范大学的学生,访谈的主题有:对网络购物软件的使用、对网络支付软件的使用以及对于个人偏好的消费(关于旅游、演唱会和线上兴趣消费)、对食堂和外卖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态度,以及对聚餐形式的集体消费的选择和态度。
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主要围绕着大学生群体消费这一核心内容,群体在本研究中是具有伸缩性的抽象概念,群体因素与个体因素相互联系,同时又与社会因素相互联系,因而本研究将群体消费建筑于可视的消费行动逻辑和虚拟的网络消费之中,并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影响因素,从而勾勒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动及其为何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