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下的新城规划——以深汕枢纽为例
2021-11-05张学东
张学东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6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快速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这些枢纽也成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1]。如何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建设,使其与城市中心区功能相匹配,需要从理论至实践中加以总结[2]。本文以深汕站及其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探讨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下的城市中心区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内容,希望对我国同类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应参考。
2 研究背景
2.1 区位条件
深汕站位于深圳的“飞地”——深汕特别合作区,随着广汕、深汕的引入,将与深圳形成半小时“飞地+同城”生活圈(见图1),是合作区面向湾区乃至全国的联系纽带,也肩负着带动城市中心集聚、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门户作用。
图1 深汕站在湾区层面示意
2.2 基地现状条件
基地位于深汕合作区中心组团北城区枢纽片区,西临赤石镇,由赤石河与规划的次干六路围合而成。深汕站协调区范围为260 ha,其核心区范围为80 ha(见图2)。现状主要为农田用地和自然水体,传统村落散落在山麓河边,其中新城村、下陂村有较完好的人文景观资源,具有保留价值。基地内外山水资源丰富,需考虑未来轨道线建设和区域开发对原本完整的生态本底的影响。
图2 基地位置及范围
3 规划理念与定位及策略
3.1 规划理念
整个规划设计深度对接深圳,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尖端资源,构建集总部商务办公集群、会展文化交流平台、科研创新孵化基地、体验型商业中心为一体,配套高品质社区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深汕高端商务区。极力打造围绕湾区人群,与城市和自然生态共生的智慧枢纽综合体。将深汕综合交通枢纽构建成绿都核心和共生枢纽,形成湾区东进动能转换的桥头堡、持续生长品质城市的未来城以及多元活力生态共享的会客厅。
3.2 规划定位
项目总体定位为“共生枢纽·智荟核心”。规划构建了城市未来门户形象与门户效应,同时实现了站城产交互融合协调发展,并结合周边现有资源要素塑造山水共融的高品质城市空间与场所,形成以深汕站位枢纽核心组织高效多模式共存的地区交通。
3.3 规划策略
站区规划结合TOD规划设计理念,提高高铁站周边城市混合用地比例,注重控制高铁站核心区绿化景观地块规模,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合理分配周边地块建筑容积率和密度,同时控制建筑的高度以及开发强度,实现空间集约利用[3]。规划需注重深汕站区周边的产业定位,将站区核心与周边区域进行有机联系,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4]。
(1)策略一:融站城
站城融合促使新一代铁路客站的功能使命发生改变[5]。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圈,构建六大产业板块,促进站城一体化发展基于片区定位与产业规划,以深汕站枢纽为核心构建六大产业板块,结合基地周边条件与区位特点,明确片区功能发展重点,促进城市功能联动,推进深汕站与周边区域的融合,构建一站式产业生态格局[6](见图3)。
图3 产业布局示意
(2)策略二:强联动
中轴串联城市主次双核心,激发全域活力,将协调区外原东西方向布局商业用地集中布置在城市中轴南部,配合轨道交通系统打造北城片区次级功能核心,形成城市空间的全域功能覆盖。同时,次级核心的引入延长中央轴线的空间感,协调优化城市板块的密度布局,在立体界面上打造疏密有致、更具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见图4)。
图4 发展结构示意
(3)策略三:引山水
基于站区周边的生态基底,以生态环及三条主要的景观廊道将站区周边的赤石河、里坑溪生态公园、桃花源山地公园以及里坑水库进行有机联系,将周边环境的山水景观引入到城中,从而构建围绕枢纽核心周边的蓝绿色系,打造出山水之城(见图5)。
图5 山水格局示意
4 车站片区城市设计
4.1 规划结构分析
以深汕站为枢纽核心,结合周边资源要素构建成“两轴一心一廊六组团多节点”的城市空间结构(见图6)。“两轴”主要指深汕站通过南北城市活力中轴连接区域北组团与中心城区南部,东西公共文化轴串联各重要公共节点;“一心”指以深汕交通枢纽为区域功能与景观核心;“一廊”指通过滨河生态廊北连赤石河、南至里坑水库,串联重要公共空间节点;“六组团”主要指六大各具特色功能的城市组团通过多层级的广场与空中连廊紧密串联,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图6 城市空间结构示意
4.2 交通体系构建
轨道交通枢纽站是以高铁、地铁、长途客运、BRT车站、公交、社会车辆换乘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7]。根据深汕站覆盖区域内人口分布情况和路网结构,并基于全出行链时间最优考虑,站台层设置高架落客匝道,服务小型车、旅游巴士和快速公交,提升枢纽效率。通过城市规划和客流特征拆解,形成“南人北车”的差异化理念,将对城市景观有影响的高架落客匝道布局在北侧并紧靠铁路线,通过环状外立面进行消隐;同时,将更为便利的接驳场站、地铁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布局于枢纽南侧,靠近城市主要开发方向。核心区内以高铁站房为核心,多层级的广场与空中连廊将不同标高的站房和配套设施串联在一个可洄游的路径之中,并与四通八达的城市慢行系统相连接,增强各地块可达性。
(1)构建“品质高效+弹性可生长”的枢纽综合体
枢纽周边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近期合作区小汽车接驳占比较大,结合跨线城市客厅布局“上进下出+地面快速进站”的进出站模式,为旅客提供高品质候车体验,重点服务中远距离到达及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旅客;同时设置地面层快速进站厅,为公交到达旅客提供快速进站条件。远期以地面及地下到达的“轨道+公交”客流为主,预留地面进出站厅合并,并进一步拓展条件,为未来轨道客流进站预留充足的弹性和合作区的发展预留充足的想象空间;同时预留“深圳-深汕”城际公交化运营条件,支撑两地半小时“飞地+同城”生活圈打造。
(2)打造“南人北车+集散高效”的配套设施体系
基于“公交优先”理念,打造“南侧服务人、北侧服务车”的整体配套设施布局(见图7)。遵循需求优先度分层次考虑设施布局,优先考虑将轨道站、公交场站、大巴场站等接驳量大的公共交通设施布置在南侧。基于便捷换乘、站城融合、分期实施等因素,轨道南广场地下L型空间集中布局。以站城融合和集散高效为功能导向,紧邻北侧站台层设置高架落客匝道。基于“公交优先+快速集散”理念,进一步细化接驳场站布局和畅通道路节点。
图7 “南人北车”示意
(3)构筑“公交主导+慢行优先+内畅外达”的片区综合交通系统
延伸轨道线网、加密轨道站点,片区共设轨道站6座,支撑枢纽片区TOD开发和打造城市北部中心。构建“交通分离+南北融合+品质街区”的畅达街区。集散东路调整为集散性支路,次干七路调整为次干道并下穿创智二路,增加枢纽北侧主干道,分离片区交通。8条道路穿越国铁,5条道路穿越创智二路,缝合国铁和主干道对城市南北割裂。增加平行铁路线的支路用于枢纽和片区交通集散。加密南侧城市中轴两侧支路网,打造“小地块+密路网”的开发模式。
4.3 城市景观设计
深汕枢纽站前高效集散空间,提供大规模绿地与公共配套设施打造站前公园。将中轴绿地公园功能复合,联动东西板块,构建北城轴心公园。贯穿城市内部的河道,提供亲水休闲空间,形成城市亲水空间。连接产业办公、居住与休闲公园的交流休憩空间。串联不同公共文化节点的立体公共景观。空中城市公园正对城市中轴,视线开阔,形成良好的景观视线通廊。
4.4 站房设计
高铁站点的布局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站点城市空间扩张的现实需求,也成为站点城市推动郊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8]。站点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是城市客流集散中心,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
深汕站站房设计采用大鹏展翅的造型,象征着深汕之翼——创建地区发展的双翼。建筑通过层叠韵律的屋面形式描绘出展翼高飞的建筑形态,以激情飞扬、积极向上的神韵向世人展示深汕合作区的时代面貌和城市精神,同时契合高铁时代速度的主题。方案以“迎风腾飞,扶摇直上”的气势,寓意深汕地区将抓住历史机遇,以区域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契机,谱写新的城市华章(见图8)。
图8 站房效果图
5 结论
高铁站区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发挥高铁站区的触媒作用,带动整个片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深汕综合交通枢纽的实际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下的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应从用地布局、开发容量调整、城市空间与景观系统营造、交通体系构建及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建设怎样的城市、塑造怎样的整体形象、配置何种城市功能、采用何种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怎样的城市交通体系、塑造怎样的景观环境等都需要在设计之初认真思考。车站周边的规划应努力实现用地集约、功能复合、便捷高效,从水平、垂直两个维度促进功能与空间的融合发展。
(2)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枢纽的交通优势,梳理城市交通与进出站交通、车行交通与人行交通,打造完善的、立体的、多层次的交通系统。应通过一系列高效的、可兼容的、创新的交通策略针对不同枢纽构建相应的综合交通体系。如本项目所提出的“品质高效+弹性可生长”“南人北车+集散高效”“绿色生态+智慧创新”等策略,具有较强可实施性与前瞻性,可供其他类似项目参考与借鉴。
(3)应依托枢纽在城市中的门户位置,打造具有标识性的特色站房形象,并充分利用城市既有资源,结合当地的用地及区域条件,建设高效持续的现代城市陆路交通枢纽。通过对枢纽片区的改造与更新,重塑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枢纽车站的形象应当充分体现城市特色,成为城市地标,并结合周边用地开发形成站房综合体,从城市的中转地转变为城市的目的地,打造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