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2021-11-04吕梁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32期
关键词:管廊管线施工

吕梁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向着全面实现城市化的脚步迈进,近五年城市人口数量每年都迈向新高。留给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对有限,所以应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供暖设备、供电管线和供气、供水管路进行综合集成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能够对管路情况实时监控,保证城市供给,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城市地下管廊的概念最初由德国人提出,我国从二十世纪中期引进至国内,由于我国起步较晚,管廊在国内存留时间相对较短,国内多数三线城市都正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本文从建设地下综合管理管廊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出发,提出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为城市发展献言献策。

关键词:综合管廊;发展方式;地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地下綜合管廊是水路管线、电路管线、信号管线和燃气管线等基础设施的集存地,由于地上立交桥和道路的铺设,所以如今的线路多数都向下发展,为城市发展让步。通过地下综合管廊综合治理的方式可以进行集中化管理,便于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我国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起步较晚,地下连廊的建设技术大多从发达国家借鉴而来,缺少相对成熟的发展体系。在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资源和信息的需求背景下,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就是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率,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综合管廊在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城市地下的地质层厚度和地铁线路,往往初期投资大回报小,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科学规划和建设综合管廊能够将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加快地下管廊的建设速度。

1 地下综合管廊对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

1.1 保障城市运营安全

城市的繁荣程度是由城市物资需求决定的,石油、电气、信息资源每天都从产地运输到不同城市,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影响人群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会严重影响交通和公共安全。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头等大事,城市的人群密度往往是乡村人群密度的三至五倍,这就意味着同等危险的工况下,城市受伤的人数会比乡村人口受伤的人数多出更多。近年来,煤气保障和光纤挖断的新闻屡见不鲜,如果能进行线路介入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这些危险情况的出现。由于综合管廊是多种线路集合地,不同工种在进行检查时候,通过专业设备或余光也能检测到其他线路的老化情况,老化和破损情况出现后如果能及时上报,妥善处理就会保证资源的正常供应,保证线路的运输效率。

国内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光纤一断,损失千万”,信息供应和能源供应同样重要,信息线路也是政府之间进行沟通合作的重要途径,综合管廊的设计和修建就是让信息传递途径统一化管理,保证信息传递更加通畅和安全也是保障城市运营安全的有效途径。

1.2 地下管廊的设置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双碳双减战略的最终目标,城市发展不但要关注面子工程同时也要在乎里子工程,地下管廊是在群众看不见摸不着的隐蔽位置,但无时无刻都与群众需求紧密相连。如今城市留给地上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少,而在城市中也基本看不到由铁柱架起的电线和水路、燃气管线。将管线进行地下管廊布置将有效减少原料的浪费,让资源更好发挥功效。多数管路由于长期暴露在太阳下,由于雨雪和风霜的侵蚀,线路往往不能达到预设的工作寿命只能被迫退休,而进行地下管廊线路的铺设会杜绝风霜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合理科学延长使用时间。由于布设的高度有限,一些重载的货车和大型工程需用车辆极容易对水路管线和电路管线造成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提升人工的维护成本,选用地下管廊的布局将保证线路不受空间约束,减少技术工人维修开支。

1.3 地下综合管廊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措施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在传统管线构建中,多数管线都采用空中布局的方式,由于空中布局的高度和管线的横截面积都有极其苛刻的规定。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所以只能增加管线的数量。日益增长的管线的数量会增加支柱的压力,同时也会受到秋冬春夏季节的影响,不利于能源的传递。或许在地下廊道建设初期的投资较大,但是由于其超长的使用时间以及不受季节影响的使用特性几乎可以让管道免维修。由于地下管廊是埋设在地下的有效空间,不会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所以管道的横截面积也可适时增加,满足更多群众对资源的需求。资源是城市能够进行经济的活动的不竭动力,只有解决资源问题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飞速增长,而地下综合管廊模式正是解决城市资源运输管理和储存问题的最优方法。

1.4 有助于城市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便于统一管理

城市的能源供给问题的直接负责单位是城市的政府部门,通过地下综合管廊的设定可以让政府部门进行协同办公,地下管廊可以将所有管线进行统一集中化管理,传感器和监控的利用可以让技术监控人员直接通过后台就可以检测资源实时传递的情况。在没有实施地下管廊综合管理方案之前,由于管线架设方式较为复杂,出现问题需要乘坐专用的维修车辆进行抢修,中间还需克服堵车等客观障碍。地下管廊可以设置专用的抢修人员通道,可以实现点对点的维修过程,有效提升了维修速度。统一管理一直是政府和中央工作的重点,实现统一管理可以让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努力提升各部门的运营能力。在统一管理的总体模式下,遇到问题可以群策群力,可以分工明确解决问题,人多力量大也在统一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体现。

2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措施

2.1 应用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管线的重量,方便进行资源运输。例如电力部门在输电线路上采用新材料就会使得输电线路的电阻有效下降,降低了电能的损耗。燃气运输管道和自来水管道采用新型材料将会提升燃气和水的传输效率,实现能源和资源的快速供给。新型材料的选用过程并非只局限在无机传统材料选取上,应更多关注有机人工合成材料的选择,化学合成领域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材料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人工合成的材料都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和实际需求定向改造。由于地下综合管廊是埋设在地质层的空间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震和塌方等地质灾害的作用,提高材料的抗冲击特性,确保资源正常运输。新型材料也会促进整个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国家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低碳发展就是将绿色发展践行到底的有效做法。城市内部的管线相对复杂,材料需求较大,如果能保证每米管路材料用量都节省一克自然资源的浪费,那么聚沙成塔,累计下来就会让整个行业减少更多不必要资源的浪费。

2.2 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普及

地下管廊往往都是通过浇筑的形式进行施工的,首先应进行地下泥土清空,清空过程会导致粉尘弥漫,破坏了大气环境,改变大区域范围下的空气质量标准值。在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下应普及绿色施工技术,利用小型盾构机进行地下空间的挖掘将会减少粉尘情况的出现,施工过程也应注意对噪音的控制,减少大型设备的使用,可以选用多个盾构机两端打通的方式进行长距离地下管廊施工,提前预设固定的排土轨道,让施工废物更快排出。由于一些城市存在地铁和地下水的情况,所以在施工过程开展之前应与地铁施工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如果能实现工位的提前预留就会减少施工任务。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期,在施工团队招标时,可以选用具有绿色施工资质的施工团队,在地下管廊施工中也需借助先进的环境测量设备进行环境动态的实时监控,确保污水和废气的排放标准符合国家总体要求。绿色施工技术的普及需要整个行业的支持和环保意识的有效提升,施工技术的普及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应从小的施工过程做起,逐步将绿色施工技术覆盖在整个管廊建設过程中。

2.3 创设先进管理运营模式

地下管廊需要更加先进的管理运营模式进行统筹管理,现存的以控制塔台的管理模式缺少管理灵活性,相关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西方管廊管理经验借鉴,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方式的专业制定,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工作正是先进管理运营模式的关键所在。政府和其他主要负责地下管廊的部门应进行群众治理方法的借鉴,同时主管部门应与相关工程管理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互换管理成功经验,努力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先进管理模式并非管理主体仅局限于员工,更重要的是地下管廊主体。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和监视设备对管线进行全天候的检测,由于人眼具有工作疲倦性,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疲倦。往往危险就在这个情况发生,而先进传感报警设备正是弥补了这一缺陷,实时监督实时报警,避免危险情况的出现及产生。安全永远是科学先进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管理过程的重中之重。任何先进管理模式都不应脱离安全这一重要主体,只有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环境才能让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2.4 提高相关工人施工维护意识

维护工人也要实行考核淘汰制,定期进行安全维护考试,提升施工维护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在上岗之前应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创新性进行多种管路安装维护工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的多面手。施工维护意识的提升首先需要员工自我意识的转变,员工只有肯学习,肯下功夫进行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背诵才能有效让自我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有效结合并联系得更加紧密。施工维护意识的提升应永远伴随员工,让员工学会技术反思,找到每次抢修的工作遗漏处才能切实提升员工的维护意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管廊的修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施工过程应注重进行新材料及新施工方法的利用,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相关工人施工维护意识,努力保证地下管廊资源性供给,为城市发展及经济进步贡献更多力量。我国正加快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地下管廊的修建工程,有了国家力量的介入,地下管廊修建就会容易得多,管理工作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构建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相关地下管廊管理部门共同打造绿色化宜居城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晓丽.绿色施工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框架[J].居舍,2021(23):73-74..

[2]黄建华.浅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及其要点[J].四川水泥,2021(7):242-243.

猜你喜欢

管廊管线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探究
湖北: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
发达国家综合管廊建设超前
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探讨
济南将建全国最长综合管廊
关于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