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陪伴成为奢侈品

2021-11-04张书愿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3期
关键词:老两口空巢老李

张书愿

前一阵,一条“老人立遗嘱,百万房产赠保姆”的新闻被顶上了微博热搜。有人问,保姆拿一份工资,照顾老人不过是尽了本分,如何能担得起这样的馈赠呢?老人的赠予行为,站在子女的角度来看,确实任性糊涂,甚至是自私。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难道老人不知道保姆拿了工资吗?不是的。只是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下,他没有办法做出在旁人看来最理性的选择。对于耄耋老人来说,最珍贵的不是钱,而是陪伴。而这最珍贵的陪伴,是保姆给予的。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越来越明白,有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老人用一生的身外之物,来换取生前最看重的东西——陪伴。

老人的孤独,远超你的想象。作家弋舟花了1年的时间,走街串巷,聆听并记录下了二十多个垂暮老人的故事,写成专栏,名为《我在这世上太孤独》。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老李夫妇的。老两口都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有两个儿子,都毕业于名校,且都定居北京。世俗意义上,他们功德圆满。可是,两个儿子远居北京,老夫妇的空巢生活过了将近十年。老两口收入不低,但他们不敢去北京打扰孩子们的生活;而两个儿子,谁也没主动开口接老人去住,媳妇们甚至在老人面前“开玩笑”说:“现在国家人均居住面积的小康标准是30平方米,如果咱们谁家再挤进两个人去,立刻就生活在小康线以下了。”跟儿女一起住成了奢望,两位老人相伴还能勉强过着,但随着年岁渐长,万一哪个先生了病,日子不堪设想。

事情不会因为担心就不会来。2017年年初的一天,老李心脏病突发,幸亏邻居帮忙,送去了医院。老伴儿被单独留在家里,可就在当晚,老太太突感眩晕,倒在地板上。那一刻,她认为自己要完了。老李說:“人之暮年,对于亲情的渴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老两口最后决定搬进养老院。相比之下,那位赠予保姆房产的老人是幸运的,子女不在身边,却能有个人知冷知热。

就算给了工资又怎样呢?这样的陪伴,不是给钱就能买来的。有很多老年人被保健品推销员诱导购买的案例,而诱骗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陪老人们聊天。十几二十天之后,有的老人甚至认了干儿子、干女儿,死心塌地地相信他们。有人说,年纪大了就糊涂了。其实,他们不是智商下降,只是面对一件渴求太久的东西,他们失去了判断能力。

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丧偶式”婚姻泛滥的今天,有些人总是抱怨工作、生活太难兼顾。“我只有一双手,用来搬砖,就不能抱你”,这句话成了他们最温情的挡箭牌。果真如此吗?其实陪伴不一定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那只是一种状态。你吃饭的时候,是跟家人拉拉家常,还是一个劲儿地刷抖音?你出门的时候,跟伴侣和孩子拥抱一下,需要几秒钟?每天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电话,需不需要2分钟?出差的时候,早晚给家里报告行程,关心一下家人,只需要编辑2条信息的时间;下班回家,陪孩子下盘棋,只需要20分钟;洗漱时,跟爱人说说话,只是件顺便的事,并不需要额外的时间……

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只要你愿意,即便两地分居,也能过出小团圆的滋味。作家秋小愚写过一个女企业家的故事:她因为工作原因,跟丈夫一周只聚2次。但是,每个周末,他们都会早早地规划去哪里玩;每个生日、节日前,两人都会加班,然后在节日那天调休共度。两人从来没有因为距离遥远、打拼事业而疏远。工作忙,上班累,统统都不是无法陪伴的借口。一件事情,只要你想做,就一定有时间去做。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生之年,别让陪伴成为你和家人最贵的奢侈品。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老两口空巢老李
百变“老李”
给老李过生日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狡猾”的老李
拍拍手,灯亮了
清道夫